押宝冻干,煌上煌借力翻山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本月8日,“卤味三巨头”之一的煌上煌发布了2025年中报,报告期内营收9.84亿元,同比下滑7.19%;归母净利润7692万元,同比上涨26.9%。这一忧一喜的成绩让投资者的心情五味杂陈。
年中业绩报告披露后没几天,煌上煌又发布了一份重大公告:基于多元化消费场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拟4.95亿元收购福建立兴食品51%股权。然而在消息发布的第二天煌上煌股价直接跌停,三天市值蒸发超10亿元。
战略收购一般来说都是利好,应该双手赞成才是,没想到煌上煌的股民们却不买账。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影响,煌上煌的业绩难言美丽。虽然多次进行战略升级,但依旧没有走出阴霾。如今再砸5亿,很多投资者担心煌上煌又是在“病急乱投医”。
卤味失宠,业绩低走
随着餐饮新时代的到来,以往只能在过节时分品尝到的熏鸡、酱鸭、卤猪蹄等卤味美食早就端上了日常餐桌。毫不夸张地说,国人对卤味的喜爱是刻入基因里的。正是因为这种热爱,造就了千亿级别的大市场。
只是随着热度的攀升,卤味企业的日子却越发“难过”,煌上煌也没有逃过这一劫。2020年煌上煌迎来事业高峰,营收24.36亿元,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最佳。不过在此之后就进入了低谷,业绩逐年走低。
2024年营收降至17.39亿元,归母净利润仅为4070万元,“双降”成了煌上煌近四年来发展的主旋律。业绩变脸也不能全怪煌上煌经营不善,而是整个卤味行业发展进入了缓慢期。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测算,2024年国内卤制品市场规模为3332亿元,同比上涨4.8%,而2018—2023年复合年均增速为6.4%。为什么卤味不再备受欢迎了呢?原因很简单,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变了。
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对饮食消费有了新的追求,鲜香麻辣的卤味自然受到了欢迎。自2011年起卤味食品驶入快车道行业迈入爆发期。
再加上消费升级场景上新,卤味渐渐成为年轻人追剧观影、郊游野餐的最佳美食搭子。然而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兴起,卤味的高盐重油和年轻人喜欢的低脂减盐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外卖配送的火爆、冷链物流的日益完善让消费者对于休闲食品有了更多的选择。例如虎皮凤爪、蒜香小龙虾、卤香鸡胗等品类逐渐抢去了鸭脖、鸭翅等传统卤味的风头。
除此之外,疯狂涨价的卤味也让年轻人们直呼消费不起。以前50块钱就可以买一大堆,现在一斤鸭脖就接近50元。鸭舌更是离谱,一斤在百元以上,比一顿正餐还贵。
尤其现阶段经济下行消费降级,卤味这种非刚需的休闲食品销量必然会下降。今年上半年煌上煌酱卤肉制品收入6.17亿元,同比下滑11.65%。
当然除了卤味之外,煌上煌手中还有米制品业务。2023年再次以1.11亿元收购了真真老老27%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94%。很明显煌上煌是想将真真老老打造为第二曲线。
想法很好,但真真老老的核心产品粽子有着明显的节日和地域属性。况且在米制品赛道里还有五芳斋、知味观、诸老大、三全、思念等众多对手,真真老老能够维稳就已经不错了。若要走出低谷煌上煌还需另谋新路。
冻干能否解忧?
当鸭货开始卖不动了,卤味企业们纷纷跨界寻找新方向。例如周黑鸭入局椰子水、复合调味料赛道;绝味卖起了奶茶、开起了小酒馆。煌上煌也没有闲着,去年12月宣布拟收购广东展翠,跨界零食赛道。
据悉展翠食品在去年2月刚刚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休闲食品企业,产品涉猎糖果、饼干、营养食品等多个品类,并且还为小猪佩奇、小黄人等多个知名IP品牌代工。
可以看出,煌上煌转型思路很明确,通过收购成熟的老企业快速摘果子。不过这则收购在半个月后因双方意见不一致就此搁浅。遭遇失利后,煌上煌并未停下并购步伐,今年又看中了福建立兴。
成立于2006年的立兴食品,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分销推广为一体的专业食品公司,主要生产水果、速食方便品、乳制品、蔬菜等冻干产品,被誉为“全品类冻干大师”。在投资方向上,煌上煌有意朝着零食赛道靠拢,进而完善产业生态。那么收购立兴食品未来能换来多少发展空间呢?
先来看立兴食品的财务数据,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2.29亿元、4.15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4188万元,几乎和去年全年持平。无论是营收和净利润,立兴食品增速都非常迅猛。
这么好的数据,背后是冻干赛道的强大活力。冻干食品顾名思义是利用冷冻真空技术干燥后获得的食品。由于冻干工艺没有改变食物的物理化学结构,所以最大保留了营养成分,具有轻便快捷、耐存储的特点。
早期主要用于航天、航海、军事、医疗等领域,随着技术下放以及生产自动化的提高,开始进入民用消费市场。当下年轻人热衷于健身追求健康饮食,冻干食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煌上煌正是看重这一点才牵手立兴食品,毕竟国内冻干市场相较欧美还不够成熟,尚处于蓝海阶段。从战略发展角度,此次收购“百利无一害”,然而股民们并不这样认为。
4.95亿元的收购价远远高于立兴食品2.77亿元的净资产值,溢价率接近250%。对于高溢价,煌上煌表示立兴食品是国内冻干领域龙头企业,并且产品已经进入某大型知名商超。
为了确保此次交易物有所值,立兴食品还做出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股民担忧的是,当下市场环境多变复杂,以目前立兴食品的盈利能力恐怕难以完成 。
瘦身容易,融合难
长远来看,立兴食品确实是一只潜力股,但要在短短三年内实现蜕变难度很大。虽说有商超、军工等大客户订单托底,立兴食品也表示如果没有完成利润承诺将会进行业绩补偿,不过问题在于煌上煌不能只靠外部并购渡过难关,先把卤味主业稳住才是关键。
实际上,近两年煌上煌的战略早就发生了变化。2020年提出“千城万店”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千座城市开出1万家以上的连锁专卖店。彼时发展主旋律为扩张,向三、四线城市渗透,现在的煌上煌则以收缩为主,把店面运营放在了首位。
例如去年开设了两家国潮概念店,并且推出了“卤味随心杯”“爆辣手撕酱鸭”等一系列新品,还加速线上渠道布局,构建私域会员新业态。与此同时其肉制品加工专卖店数量由2024年的3660家缩减至今年上半年的2898家,大幅减少了762家,闭店比例超过20%。
通过提升单店运营效率、削减费用,再加上鸭副产品价格下行,煌上煌进入了“增利不增收”的状态。在卤味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加盟商数量的提升已经难以壮大业绩。闭店止损,降本增效确实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只是一味地瘦身同样失去了扩张的主动权。
例如缩减了促销宣传费用,虽说能换来漂亮的利润,但没有大量的曝光也就意味着品牌关注度的流失。尤其现阶段煌上煌把品牌焕新放在了首位,更应该由上到下将这种转变传递给消费者。
除了将卤味基本盘搞活之外,煌上煌还必须把产业生态打通。拿下立兴食品之后,煌上煌拥有卤制品、粽子、冻干三个支撑点。如何把这三条线拧成一股绳才是对煌上煌管理层最大的考验。
早在2015年煌上煌就以7370万元收购了真真老老67%股权,只是此后两个品牌的发展更像是分而治之,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直到市场遇冷,真真老老和煌上煌才想起抱团取暖。
2022年底煌上煌X真真老老首家融合店在沈阳开业。去年三月“煌上煌X真真老老”渠道创新战略正式启动,探索全新店面模式。虽然表面上鸭货和粽子有些不搭,但是不尝试怎么会知道结果如何呢?
当然现在也不晚,目前煌上煌的酱鸭技艺与真真老老的非遗高汤古法工艺相结合,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此前真真老老和立兴食品也有过合作,煌上煌未来必定会将冻干技术运用到卤味和粽子上,这样的奇妙结合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结语
卤味市场进入“战国时代”,随着众多新势力的涌入,煌上煌遭遇着史无前例的挑战。想要在赛道里守住地位,产品和渠道的创新必不可少,煌上煌虽然正在拥抱年轻和数字化,但手里的武器威力还不够强大。
立兴食品的加入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冻干食品应用场景丰富,并且可以和卤味、米制品组成更加完整的食品生态矩阵。战略方向清晰可见,至于煌上煌能不能借力跳出卤味江湖创造一个新天地,就要看管理层的手段了。
1、日本“平民皇后”超奢靡生活曝光!太子妃时期花13亿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