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贝鲁特大爆炸视频

时间:2025-08-04 22:52 作者:痴憨胖子

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贝鲁特大爆炸视频

  新华社贝鲁特8月4日电 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

  新华社记者申峰

  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间面朝港口的公寓内,丽玛回忆起5年前大爆炸的瞬间仍心有余悸——冲击波撕裂房屋,玻璃破碎,家具损毁,母亲和小儿子埃利亚受伤,美好的生活被彻底改变。

  2020年8月4日,贝鲁特港口因存放的近3000吨硝酸铵被引燃发生大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6500多人受伤。5年后,许多黎巴嫩家庭的心理创伤依然难以愈合,许多孩子的人生轨迹被改写。

  “埃利亚做了一年的噩梦,常常尿床,不敢独睡,上厕所必须有人陪伴。他变得易怒,也难以识字。”丽玛说。

  尽管接受了心理疏导,如今已经9岁的埃利亚始终没有摆脱焦虑。“他害怕黑暗,对突如其来的声音高度敏感。每次黎巴嫩发生冲突时,他的症状都会复发。”

  出生于黎巴嫩内战时期的丽玛早已习惯了毁灭与动荡。“这一次,我们的房子虽然得以重建,但记忆和安全感的裂痕却难以修复。”她说。

  黎巴嫩心理学家沙哈文认为,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有限,创伤对他们的影响更深远且隐蔽。

  当时仅10岁的亚斯米娜也在爆炸中经历了“童年的戛然而止”。她的父亲在爆炸中重伤昏迷,虽然经过脑部手术保住生命,却失去记忆。母亲妮科尔最初出于保护女儿的本能,只告诉她父亲去了山里。然而,这份“善意的谎言”很快被识破,反而带来更深的伤害。

  第一次在医院见到父亲时,亚斯米娜震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此后几个月,她拒绝在外过夜。每当学校谈及爆炸,她总会情绪失控,哭个不停。

  “她开始对我产生怀疑,变得异常紧张。”妮科尔回忆道,“她总是担心爸爸没有按时吃药,甚至不允许他一个人出远门,像个小大人一样,什么都想管。”

  “孩子们的这些反应是创伤尚未愈合的警示信号。”沙哈文说,“突然变得具有攻击性、回避社交、睡眠紊乱,或对游戏失去兴趣,都是内在创伤的外在表现。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长期干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爆炸发生时,护士杰茜正在医院值班,她的丈夫埃利正在家照看年仅两岁的女儿埃拉。埃利说,当时他还发信息给杰茜报平安,但没想到,杰茜已经在爆炸中遇难了。

  埃拉渐渐长大,开始提出更多关于母亲的问题。“她特别盼望妈妈能在身边,尤其是过生日的时候。”埃利说,“她常常抱紧朋友的妈妈或姑妈,像是在寻找那份缺失的母爱。”

  为了弥补女儿心中的空缺,埃利尽力让女儿的生活充实:游泳、唱歌、跳舞,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学校老师也给予温暖的支持,像家人一样陪伴她,参加她的生日聚会。”

  然而,并非所有家庭都能获得这样的支持。沙哈文说,黎巴嫩心理健康资源极度匮乏,一次心理咨询费用高达100美元,这对普通家庭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负担。“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由政府支持的公共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社工和教育工作者。”

  沙哈文说,儿童的康复离不开家庭的情绪支持,心理疗愈必须是一个家庭共同参与的过程。“如果父母自身未从创伤中恢复,情绪焦躁、易怒、疏离,甚至陷入自我封闭,孩子也很难真正走出阴影。”

  沙哈文说,心理创伤若长期积压得不到疏解,可能演变为攻击性行为、情感冷漠,甚至丧失建立正常关系的能力。

  站在丈夫和女儿身边,妮科尔的愿望简单却沉重:“我只希望女儿这辈子别再经历这样的事情了。”

  “房屋可以很快重建,”沙哈文说,“但要重建一个孩子的安全感与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才刚刚开始。”

Top

1、监管部门就算能够整顿市场中99.9%的规范旅游,也杜绝不了那0.01%那种低价游

2、搜狐Q2总收入1.26亿美元 净亏损同比收窄超40%

3、海南封关倒计时 一线、二线口岸准备得怎么样了?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KBS/detail/qnqemu.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痴憨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