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1 03:20 作者:荒天帝
对话康迪科技崔广章:安防+高尔夫,中国机器狗“卷”到北美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康迪科技和云深处科技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们联合推出的四足机器人不仅可以在工业园区变身为全天候安防卫士,执行巡检、监控等安防任务,还将目光投向了高尔夫球场,化身智能球童,精准完成装备递送、地形分析和运动辅助。
这种创新应用,标志着四足机器人技术正式突破“玩具”定位,向“岗位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也让背后的康迪科技备受关注。
不久前,康迪科技宣布与云深处科技达成两项合作,双方将深度协同,整合制造、技术与渠道优势,共同开发面向北美市场的智能高尔夫装备及安防巡检四足机器狗,推进产品本地化落地与商业化扩张,加速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与全球化布局。
观察者网:康迪科技此前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后来拓展了“智能机器人”业务,这种业务转型背后,是基于怎样的行业洞察和公司战略考量?
崔广章:康迪科技跨界进入智能机器人领域是跟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的。现在,大模型能力越来越强,软件企业和硬件企业都在往软硬协同的方向发展。过去,互联网企业通常通过智能体集成硬件,而传统硬件厂商也开始集成软件,尤其是AI能力。
康迪在北美有工厂、仓库,并且合作一些中大商超的客户。由于北美的法律法规限制,工厂和封闭区域的安全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自由安装监控摄像头。康迪北美的园区目前使用的是简单的监控摄像头,每个月价格大约在1100美金左右,能够发现并记录一些异常情况,但它的缺点是仅仅记录和通知,等到报警时,失窃事件已经发生。
像国内的话,安防基础设施十分完善,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形成闭环,帮助找到嫌疑人。然而,在国外,这种安防闭环并不完备,很多时候只是发现并记录,最终无法追踪到失窃的物品。除了自用,康迪的许多合作伙伴,安防问题同样困扰着他们。
观察者网:过往的汽车制造技术经验有哪些可以直接应用到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中,实现技术协同创新?
此外,康迪还具备完备的销售网络,这将为我们的方案赋能,特别是在康迪及其前期客户验证后,我们将能够通过这个网络迅速铺开产品的市场布局。换句话说,技术研发和销售体系的协同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而非单纯的技术研发。
观察者网:除了安防巡检机器人,康迪是否在探索其他应用场景?
观察者网:康迪目前在智能机器人业务方面的进展如何?
这个实验室的目标是研发一套“云-边-端”协同的智算系统。我们的智能计算系统,将结合云端的大型AI模型与云深处的机器人,实现这两个核心部分的高度协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个系统的核心就像是躯干,连接并整合各个部分。
观察者网: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需要突破哪些关键技术瓶颈?
崔广章:单单从技术角度出发,挑战其实是系统性的,而不是单一的某个环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数据挑战。我们所需的符合安防场景的数据集目前还是相对缺失的,采集这些数据本身就面临着一定挑战。即便我们投入资源,也未必能够顺利采集到足够有效的数据。这个问题对于产品的后续优化和适配至关重要,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巨大的瓶颈。
第三硬件价格。目前终端机器人的价格相对较高,一台机器人价格在30万元到50万元之间。再加上我们需要的软件开发、云模型服务等配套设施,整体的价格就变得非常昂贵。硬件价格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行业的规模化生产尚未实现,因此价格相对较高。
第四行业标准缺失。行业标准的不统一是另一个挑战。同样是机器人产品,各家的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都不尽相同。比如,针对小模型和大模型的协议和对接方式也各不相同,这种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使得产品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差,给市场推广和应用造成了障碍。
从数据、算法、硬件、行业标准到软件生态,这些问题都是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性挑战。康迪需要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才能让这一技术产品线走得更远。
崔广章:康迪目前的主要市场在海外,尤其是在北美市场。我们在北美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产销渠道,并且在本土化适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我们的优势在于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用户习惯、文化,并且具备了本土化的团队和资源。这些经验和资源将有助于我们在安防领域的拓展。在面临中外政策、人才协同等问题时,我们会充分利用已经在北美地区建立的稳定框架,确保能够顺利推进相关项目。
崔广章:根据行业统计,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在2025年的规模约为26.1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119.6亿美元。对我们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与客户对接和试用反馈,产品在市场上的实际表现还需要通过客户现场试用来验证。我们目前主要依赖客户反馈来优化产品,而这些数据才是最有意义的。
崔广章:我们认为,机器人行业有两大主要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已经形成正向的投入产出循环。人形机器人仍在发展初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产品成熟度、成本和产业链方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1、【中国那些事儿】美媒:以中式美学和特色脱颖而出 中国消费者愈发青睐本土奢侈品牌
2、商务部:中方期待与美方进一步深化对话磋商争取更多双赢结果,中方与美方贸易让步
3、医学界对维生素D的看法发生了什么改变?,医学界对维生素d的看法发生了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