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5 14:30 作者:面对墙角.QD
“特朗普关税不划算,还是从东南亚回到中国造”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美国总统特朗普延续第一任期的做法,继续挥舞“关税大棒”,试图以此迫使中国作出让步,然而这一策略并未奏效。随着上周“对等关税”税率的敲定以及对“转运”的新限制,中国制造“更香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4日报道,近年来,许多公司采取了“中国+1”战略(China plus one)。所谓“中国+1”战略,是指美欧日等国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集中投资于中国的各产业“转移到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其他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希望借此避免供应链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
许多中国企业曾在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高额关税时增加了海外投资,如今他们表示,东南亚关税的提高让他们措手不及。
报道称,这种不安的情绪已经蔓延至买家身上。总部位于比利时的采购服务商龙源(Dragon Sourcing)首席执行官劳布(Richard Laub)表示,美国客户最初一周因急于在东南亚寻找新供应商而“陷入恐慌”,但这种情绪已经消退,许多客户选择继续从中国采购,“直到尘埃落定”。
总部位于香港的玩具和电子产品制造商 Wynnewood Corp总裁布莱恩特・陈表示,该公司今年已开始与合作伙伴洽谈,将部分订单从中国东莞的工厂转移到印度尼西亚,以“降低供应链风险”,但这样做的好处正在逐渐消失,该公司仍需从中国运输大部分零件。
据报道,对“转运”商品的征税意味着该公司还得将更多生产流程转移到印度尼西亚,而此时买家希望他们分担新关税的成本,这将显著增加成本。
“这有点像双重打击,我们两边都在受损。”布莱恩特・陈说。
不过,在浙江东部经营一家采购企业的纳文・贾表示,在高端面料和纺织品等行业,附加关税对中国的主导地位影响不大,因为很少有国家能与中国的技术能力相匹敌。“没有竞争对手。没有人能拿出和中国一样的东西。”
《金融时报》指出,一些早前选择留在中国的生产商现在感到庆幸。
在东莞拥有四家玩具工厂的赵芬(音)说,她的许多同行都在越南开设了工厂,但现在“他们都后悔了”。不断上涨的房地产成本、效率较低的劳动力以及更高的关税增加了许多企业的成本。
美国家居用品制造商 Lay N’ Go 的运营主管法扎克利(Adam Fazackerley)说,他今年已将订单转移到柬埔寨,但牺牲了灵活性、效率和物流便利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罗杰·卡玛:在混乱的否认中,人们察觉到特朗普的一丝绝望,罗杰与卡普在狱中的对话
3、一个比赛,成了十万工程师改变世界的第一步。,一个比赛,成了十万工程师改变世界的第一步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