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麻醉领域首个院士,要来了?,麻醉学科的院士有谁

时间:2025-08-23 05:42 作者:洛水

麻醉领域首个院士,要来了?,麻醉学科的院士有谁

  近年来,麻醉学科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今年会诞生首位院士吗?

  撰文 | 燕小六

  责编丨汪   航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医学界”注意到,有2位麻醉学专家入围,他们是浙江大学方向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进教授,均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著名麻醉学家、徐州医科大学曾因明教授曾于2024年1月在《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发表《再论我国麻醉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文,文章提到,“麻醉科医师达10万之众,至今无两院院士……”

  今年,麻醉学领域是否会实现院士“零的突破”?值得期待。此前,在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指南中,麻醉学等被列为“优先支持学科”。

  需要强调的是,院士增选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纪律。今年两院院士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人,后续还将进行外部同行专家评选、院士增选大会选举,在1299名有效候选人中选出新增选院士。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表明,麻醉学科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图源:中国工程院

  再度入围增选人名单

  公开资料显示,方向明教授、刘进教授今年都是再度入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综合浙江大学官网等信息,方向明教授出生于1966年10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

  方向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急重症病人的围术期管理、脓毒症发病机制和防治、围术期器官功能保护。从事临床麻醉、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尤其在脓毒症致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她曾率领团队首次开展我国多中心脓毒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由她领衔制定的国际首个脓毒症麻醉救治专家共识,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等采纳、推荐;相关核心技术使我国45家医院的脓毒症住院死亡率从29.0%降至19.3%。她还在国际上最早报道重症脓毒症的高危遗传标志,为免疫防治提供了新靶标。

  作为课题负责人,方向明教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十二五”项目和“973”项目等资助;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系列文章刊登在AJRCCM、Critical Care Medicine、Chest等著名期刊,他引逾千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方向明教授资料图。/图源:浙江大学

  另一院士候选人刘进教授,亦是麻醉领域的知名专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显示,刘进教授出生于1956年8月,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首任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澎湃新闻”的报道称,刘进教授在全球首次提出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的个体化策略;在中国最早开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和检查;发明和推广趾脉搏氧指导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此外,刘进教授是国内住院医师规培制度的发起者之一。

  2021年,他还向华西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相关资金均来自刘进教授的科技成果转化所得。

  “四川在线”2022年文章称,刘进教授领导的华西医院麻醉科是全球最大的麻醉学科之一,在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上连续12年排名麻醉科榜单第一。该院麻醉手术的死亡率小于100万分之一,远低于20万分之一的发达国家标准。

  刘进教授资料图。/图源:四川大学

  麻醉学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其评选工作历来备受关注”。

  《南方日报》8月22日文章称,一方面,能进入候选名单的都是在各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顶尖学者;另一方面,院士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项重要制度,在重大科技决策、集聚创新要素、引领新兴领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该文提出,在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院士评选结果具有风向标意义,反映了国家分配科研资源的深刻考量。

  事实上,近年来,麻醉学科的地位和重要性愈发凸显。

  曾因明教授曾创建我国麻醉医学界“12个第一”,是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在2024年发表的前述文章中介绍,

  从2017年-2023年,国家为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共计发布6个文件,把麻醉学科的建设列入国家顶层设计,给予政策支持。

  “应当特别强调,为一个学科如此密集发文在我国医学发展历史上是罕见的。”曾因明教授表示,麻醉学同仁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按更高的要求建设好医院麻醉科,为医学学科乃至健康中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院2023年、2025年增选指南中,均提到了麻醉学。

  2023年中国工程院增选指南显示,麻醉学被列为“外科组”专业学科方向之一,被标注为“优先学科方向”;今年,麻醉学则被列为“外科组”的“优先支持学科”。

  这些支持措施均表示,麻醉学科作为一个具有重要临床特征的科室,在现代医学发展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枢纽性价值,其质量与安全直接关联着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危,甚至影响着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

  一句“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广为人知。

  不过,曾因明教授也在其文章中坦言,当今我国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仍不尽人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麻醉科的工作发展很不均衡,比较局限于手术麻醉”,以及麻醉学科在人才建设、科研与教育等领域存在挑战。

  “期盼能深入调查研究,正确研判问题与需求,凝聚集体智慧,抓住机遇、凝心聚力,把我国麻醉学科推向新的、更高的境地。”曾因明教授写道。

  资料来源

  1.中国工程院官网

  2.浙江大学医学院官网

  3.方向明:书写外科脓毒症麻醉救治“中国方案”. 医学科学报

  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

  5.华西医生刘进:捐出1亿元设“规培基金”,为了提高住院医生临床能力. 四川在线

  6.从两院院士增选看科技创新. 南方日报

  7.曾因明. 再论我国麻醉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4,45(1):2-4.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31115-00951.

  8.曾因明, 等.  我国麻醉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42(8):673-676. DOI:10.3760/cma.j.cn115259-20220303-00255.

  9.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国家麻醉专业质控工作会议召开:不忘临床初心,坚守行业规范. 医师报

Top

1、揭穿《美国保守派》颠倒黑白谬论:泽连斯基绝非和平威胁,八大事实还原俄乌冲突真相

2、外媒称星巴克或于两周内收到中国业务收购要约,买家身份尚不明确,星巴克收购了一家科技公司,要让全球门店都能移动交付

3、战败八十周年日本才知投降必须在核爆之后,日本投降就没事了?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LEQ/detail/wytdjs.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