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2 02:25 作者:红潮风暴
冒死拍下的,谁敢信……,冒死拍摄
作者 | Haruka
来源 | 视觉志
再小的孩子都知道,被烫到自然会松手。
但看下图——当滚烫的稀粥浇下来,一只握着塑料瓶的小手,只是条件反射后缩了一下,立刻定在半空中等待瓶子被装满。
不烫吗?肯定烫死了。
但比起烫,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才更重要。
图源:抖音@中国新闻社
这样的场景,每分每秒正在加沙发生。
屏幕前的网友看得十分揪心:“为什么要战争?这看着都不像人吃的东西,谁去救救孩子们,他们真的好可怜……”
无论男女,无论老少,即便被人群挤到将手里滚烫的粥,洒在了脸上、身上,被烫到嚎叫,他们也绝对不会放手。
因为这口粮食,实在太珍贵了。
图源:抖音@王美丽
为了这口吃的,很多人不惜步行好几个小时。
到达援助点后,还要在人群里疯了一样往前挤、争抢食物。
“没有食物,我们只能吃沙子活下去吗?”
有个男孩和父亲步行8小时,好不容易领到了两公斤面粉,结果瞬间被别人一抢而空。
绝望的他,随手拿起一把沙子塞进嘴里,哭诉着没有食物的无助与恐惧。
图源:抖音@央视频
为了粮食而大打出手,在加沙已经是家常便饭。哪里有粮食,哪里的人群就像是疯了一样。
图源:抖音@春风十里
每当联合国援助车辆驶来,就有密密麻麻的人从大老远,一路朝着车辆冲过来,争先恐后跳上车,哄抢物资。
图源:抖音@环球网
真的很难想象,这是2025年,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男女老少挤成一团,再也没有什么文明社会的排队秩序,更没有什么尊老爱幼的公序良俗。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可是,当基本的生存难以保障,一切,都会崩塌。
图源:抖音@环球网
加沙的儿童因为缺水少粮,哭泣时连一滴泪都流不出,孩子小小的身体饿成了皮包骨头,令人不忍直视。
图源:抖音@中新社
一袋在我们看来普普通通的面粉,在加沙却是真正的“奢侈品”。
有孩子抱着沉重的面粉往回家跑,即便摔倒在泥土里,也死命将面粉紧紧抱在怀里。
他怕面粉被抢,更怕回家途中被突如其来的炸弹夺去生命——有太多人已经这样死去。
图源:抖音@新华社
因为他们要守护的,不只有自己。
有个14岁的男孩,头顶着25公斤面粉走了接近两个小时。
他不敢将面粉放下来哪怕一秒钟,因为有了这袋面粉,他就能养活自己的弟弟妹妹了。
这是他们全家唯一的希望。
图源:抖音@央视新闻
对于加沙儿童来说,侥幸躲过枪林弹雨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抢到粮食,才是决定能否活下去的关键,他们害怕已故同龄人说出的那句:
“我们长不大了。”
图源:抖音@参考消息
而没有食物、被饿死,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
它不是一瞬间的,而是伴随着水肿、失明、幻觉、腹泻,发烧、抽搐、皮肤病、皮下出血等多种疾病,慢慢而至。
只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才知道那是怎样一番骇人的光景。
粒粒皆辛苦,到底有多苦?
我们在凉风宜人的空调房里,思绪万千地看完发生在加沙的惨象,放下手机,长吁一口气:幸好,我们有足够吃的;幸好,在我们这儿,不用为吃的发愁、拼命……
错了,我们不仅被困在了空调房,也被困在了信息茧房。
很多人不知道,今年河南东部、南部之前持续干旱,接近两个月没下雨,土地旱到了铁锹挖不动、裂缝能装进去一个手掌的程度。玉米不结棒只能用来喂牛,水库河道都干涸了,井里抽上来的水浑浊发黄……
粮食,无论在哪里都是人命关天的东西。
为了保证粮食产量,农民时刻准备着对抗可能存在的困难。
因为天灾随时可能降临。
图源:抖音@萧山发布
当地80、90岁的老人,都没见过这种天气——因为河南面对的,是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图源:抖音@辽宁老年报
据相关消息,河南全省的7月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少了五成以上,平均气温破了64年来同期的最高纪录。
图源:央视新闻
为了保证粮食产量,当地农民只能提升浇地的频率。他们舍不得让粮食,就这样烂在地里。
图源:抖音@央视网
因为浇地,他们累瘦了。
“40多年没见过恁旱的天,20多天没日没夜的浇地,俺都瘦一二十斤……”
图源:抖音@掌上驻马店
累到,直接睡在了农田里。
图源:抖音@趟过河
而40度的高温,更是让浇地的他们,皮肤被严重晒伤,甚至到了能轻松撕下来的程度。
图源:抖音@新闻大叔
浇一亩地,动辄电费需要20、30元。很多家里十几亩地的农民,浇一遍水下来需要付出几百块钱的昂贵成本。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相关部门专项拨款,抗旱保收……花费这么多代价,为了就是保证粮食产量。
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如此渺小。刚经受了旱灾的河南,最近又遇上了暴雨。河南北部郑州等地暴雨红色预警,4年以来的最大暴雨让这里停业、停工、停课、停运。
但庄稼人最忌大旱后大涝,干硬的土地渗水性很差,好不容易熬过大旱的庄稼,可能会在强降雨中被直接淹死……
图源:抖音@杭州网
河南不过是全国的一个侧面。
今年上半年,河北、山东、广西、陕西、甘肃等省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农作物受旱。后续河北、山东等地的暴雨洪涝,更是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即便如今科技如此发达,我们依然还是要靠天吃饭,随时要应对天灾可能造成的减产,甚至绝产。
有人汗滴入土,有人挥霍如土
讽刺的是,这边农民们为了守护一亩三分地的粮食产量,累死累活。
图源:抖音@宣的画记
可另一边,荒唐的价格差又不断让他们感到心寒。
一斤稻谷,收购价1.3元,甚至都买不到一瓶矿泉水。
图源:抖音@虾虾学种菜
但点外卖或者去饭馆里吃,一小碗米饭随随便便就能卖到4、5块。
图源:饿了么
一斤玉米,近十五年来的价格,在1块钱附近徘徊。
图源:抖音@黑松土活化肥
但到了早餐店,它甚至能卖到8块钱一根。
图源:饿了么
200斤韭菜,卖不到100块。
图源:抖音@恬小颖roy
但进了烧烤店,几根烤韭菜就能卖十几块、二十块……
图源:饿了么
以为农民们辛辛苦苦,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实际上,一大家人刨一整天地,累死累活刨出来的红薯,5毛5一斤,一整车只能卖1300块。
他们辛辛苦苦种的荔枝,到头来卖的钱都不够请工人。
图源:抖音@读嘉新闻
种一万斤粮食,只能换一个苹果顶配手机。
图源:抖音@木春
忙活一季种的玉米,算完帐,发现只赚了一堆剩下来的玉米芯。这些玉米芯用来烧炕,烧三五年都烧不完。
图源:抖音@鲜链云
只有家里种过玉米的人,才知道有多累人。可忙到最后,才发现根本没赚到什么钱。
农村出身的学生,只能看着家里的玉米叹气:
“原来一万斤玉米,只够9月份开学的学费。一斤玉米,换不来一根烤肠,也换不来一瓶矿泉水……”
图源:抖音@小言要努力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那个质疑蛋挞盖上半片玉米,变身“玉米蛋挞”卖出28元的女大学生。
图源:抖音@Mitree
因为她的质疑,人们才发现了这个甜品,甚至能被卖到48元。
图源:抖音@深视新闻
可又有谁注意到,一斤玉米的回收价近十五年来一直在1元左右徘徊?
这些背后,还有农民们一笔笔种地所要付出的成本——
农药,迎来涨价潮。
尿素、钾肥等肥料,价格一路上涨。
加上种子和设备成本不断上涨,全球农民面临利润下降的困境——全球粮价保持低位,农民利润跌至5年最低,小麦、玉米、大豆价格预测悲观……
种地,真的种不出黄金。
才吃了几十年饱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从小就背诵《悯农》,深知农民伯伯的辛苦与不易。
然后呢?
是社交媒体上,流行着把米饭全都吃完“很丢人”的社交基本准则。
图源:小红书
是将米饭当成吸油纸,吸完菜品的油之后扔掉的减肥小妙招……
图源:小红书
大城市的餐桌,看不见乡野里农民滴下的汗珠。
更可怕的是,我们已经将很多浪费看成习以为常的事,甚至是食品安全的保障——
外卖大战“0元购”后,懒得到店取,一杯杯“幽灵奶茶”被倒入下水道;
反正0元,没花钱扔了也不觉得可惜。
图源:抖音@湖南卫视新闻
同事、朋友请客,喝两口就实在喝不完的奶茶;
反正别人请客的,我没花钱,即便花了钱,喝两口倒了也没关系。
图源:小红书 下同
旅游时看到网红饮品,每一样都想尝一口,所以all in各样喝一口,扔在路边;
反正旅游就是要体验,我至少尝过味道了,接下来还要留着肚子去吃更多好吃的当地特色,没那么多空间装这些奶茶,还不好找厕所……
套餐里有明明不爱喝,却始终带一杯的可乐;
单点不划算,还是套餐最合适,反正我没有多花钱,觉得有点浪费,那么象征性喝一口也没什么关系吧?
熟悉吗?以上场景,是不是经常会在我们的生活里发生?
那再来看看下面这些呢——
在商家“不卖隔夜菜”的口号下,他们倒掉一盘盘凉菜。
图源:抖音 下同
一盘盘卤味、鸭货。
一盘盘诱人的小蛋糕。
一个个价格不菲的香酥面包、蛋挞……
这些视频被拍出来,看到了他们扔掉的过程,作为消费者,是放心了,觉得这些商家是的的确确不卖隔夜菜的商家,以后就认准他们了。
但这样,真的是合理的吗?
还有那些为了抽出联名套餐里的玩具,花一万多元买餐品只拆盲盒,造成大量餐品浪费。
图源:抖音@澎湃新闻
这样的事情,全球都在发生。
虽然看起来有点可惜,但商家制定的规则是这样,为了买到心仪的卡片、玩具,我只能这样做了。我花的是自己的钱,又没有花别人的钱,浪费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又是多少人的心声。
图源:抖音@看看新闻Knews、橙柿互动、淤泥啵啵
但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农民们拼上血汗,也要保产的粮食,就该被这样白白浪费吗?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团队调查,根据城市人数和人均食物浪费量推算,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总量约为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但吃不上饭的人不是我们,“粒粒皆辛苦”的也不是我们。
所以产生了多少浪费,似乎都与我们无关。
我们不在乎,今年国家的粮食进口量到底是多少,粮食保障是否稳定;
我们不在乎,一万斤粮食到底能换来一学期的学费,还是能换来一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我们不在乎,河南旱灾洪灾会影响谁,气候变异日渐常态化的当下,还有多少个省份可能遇到像河南这样的天灾。
我们只在乎,各种外卖大战让我们薅到了多少“羊毛”,联名套餐我们到底能不能抢到,“不卖隔夜菜”的食品安全报废机制是不是我们常买的那家店。
缺乏资源敬畏意识的我们,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回乡务农的如今,真的能这样无忧无虑,一直幸福地胡吃海喝下去吗?
加沙孩子们视为珍宝的一袋面粉,或许就是答案。
而当我们回过头,看向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从前,才发现——吃饱饭这件事,才实现了几十年而已……
我们,有资格浪费吗?
如果,这世上有因果,那么,暴殄天物的后果,又会是什么?或许历史,给过答案了。
监制:视觉志
编辑:Haruka
视频号:视觉志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1、从集体跑路到被迫低头,得州民主党认怂了?,得州发生枪击案 新闻
2、同样是资本入场,为什么韩国能“影视立国”,中国却盛产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