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论文称“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网友:该观点过于牵强附会
澎湃新闻
2025年08月03日 20:10:46 来自上海
近日,一篇2007年刊发于《武汉科技学院学报》的文章《与商汤关系新论》在国内高教界引起议论。
文章在摘要部分写道:“古巴比伦王国君主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上古文明的标志性成就。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同源追溯,可以考证汉谟拉比在位期间所做的功绩,汉谟拉比本人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人物能够跟《史记》所载的商汤王很好地吻合起来。由此,扑朔迷离的中华五帝史、夏史及商史,可以找到一条总的纲线。”
引言部分,该文表示:可能的推测是,在上古世界里,英国人的先祖曾经中华文明的洗礼,英语词是在用拼音的方式抄录上古单音节文字特别是古汉语文献,以致造成了英语与汉语词汇大量相通的问题(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根据历史考证,说印欧语系的英国人的先祖发源于欧亚草原,在小亚细亚及两河流域经受文明洗礼后,逐步迁移到英格兰群岛上的。以此推测,上古汉语亦曾是古代两河的主要语言之一,汉语可能是从两河流域迁移到黄河流域进而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汉谟拉比法典》所用的语言应该跟中国古汉语极为相近,或者汉谟拉比本人就是中华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帝王,只不过是由于英国人把巴比伦语翻译成英语,再从英语翻译成现代汉语,造成了极大误会,导致我们中华后辈“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内文部分,上述文章在罗列汉谟拉比和商汤在历史文献中的事迹之后得出结论:“所谓的《汉谟拉比法典》,其实是商汤让义伯、仲伯刻所俘苏萨城邦的宝玉而作的《典宝》……汉文献中记载的商汤与英语文献中记载的汉谟拉比是同一个人之后,中华夏、商、周历史问题就有可以牵引的总脉络。”
对此,有网友在社交媒体评论,该文内容过于牵强附会。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发现,上述文章2007年10月刊发于《武汉科技学院学报》,作者分别是李荣建、吴彬华,分别来自武汉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空军雷达学院。对于李荣建,文章在注解中介绍:李荣建(1958-),男,教授,研究方向:人类古典文明研究。
公开报道显示,李荣建先后留学埃及、叙利亚,曾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一等秘书、政治处副主任等职务,是我国知名阿拉伯问题专家。李荣建还曾以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礼仪学会会长等身份出席活动。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曾用名《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报》,2010年武汉科技学院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后更为《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深圳小孩暑期不玩手机,在华强北送外卖,这就是特区特色!,深圳华强北哪里卖儿童玩具
3、重磅!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亮相,残特奥会奖牌发布,第十五届残奥会的主场馆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