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代币化规模激增410%,真实世界资产或成加密领域下一个风口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2025年,金融科技的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这场变革远不止于技术创新,它关乎美元霸权的未来走向和中国在数字金融时代的战略选择。
当美国试图通过宽松监管扩大美元稳定币版图,中国也正以香港为试验田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
8月6日,一场聚焦金融科技前沿的高端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次沙龙由金砖财经CEO、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副秘书长尤优主持,汇聚了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刘胜军、上海技术交易所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徐彦尧、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CTO杨光等业内专家,围绕稳定币、区块链技术应用及数据资产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揭示了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挑战。
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美元稳定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刘胜军透露:"目前全球99%的稳定币以美元为锚定物,远超美元在全球支付中50%的占比。"美国正积极利用这一优势服务其美元霸权战略,财长耶伦曾公开表示,由美债支持的稳定币有望将美元全球使用规模扩大至2万亿美元。
对中国而言,稳定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刘胜军坦言,人民币国际化面临SWIFT系统制裁风险、美债资产安全等困境,而人民币稳定币可能成为破局关键。"香港是推行人民币稳定币的最佳试验场,"他分析道,"既能规避对内地金融体系的冲击,又能探索国际化新路径。"不过他也指出,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规模仅约1万亿元,且港币与美元挂钩的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
在监管方面,中美采取了不同路径。美国实行功能监管,门槛较低(如纽约州仅要求100万美元资本金);香港则更为严格,要求2500万港元资本金、每日审计并实行全链条实名制。香港与美国在稳定币监管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模式。美国采用功能监管思路,允许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发行稳定币,仅要求1:1美元或美债储备,采取季度报告制度,最低资本金门槛仅100万美元,允许稳定币与其他加密货币自由兑换,但禁止科技公司将稳定币业务与主营业务数据互通。
相比之下,香港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慎监管:要求100%储备资产独立托管,禁止资金混用;强制每日提交第三方审计报告并实时公开链上数据;实缴资本门槛高达2500万港元;实行全链条实名制,与数字人民币监管体系兼容;建立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仅限实体经贸用途。刘胜军认为,中国稳健的监管路线虽然可能减缓发展速度,但在风险防控方面更具优势。
杨光博士的分享将焦点转向支撑金融科技变革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作为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CTO,他详细介绍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树图公链系统。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台不属于任何个体的虚拟计算机,"杨光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道,"它解决了数字经济时代的信任问题。"树图公链的最大突破在于破解了区块链领域的"不可能三角"难题,在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之间实现了平衡。其独创的树图结构共识算法使系统吞吐量达到每秒3000笔交易,是比特币的428倍、以太坊的75倍,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30秒内,性能已接近Visa支付系统。
数据资产化: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核心
徐彦尧总经理将讨论转向数据要素这一新兴领域。作为参与多个国家级要素平台建设的专家,他分享了数据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演进路径。
徐彦尧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华鑫-鑫欣-数据资产1期"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实现1.337亿元融资,开创了数据资本化的先河。"数据与区块链的结合将催生全新商业模式,"他介绍道,上海技术交易所已通过区块链实现知识产权和数据确权存证,构建了包含评估机构、金融机构在内的完整交易闭环。
1、现在中国已经完全具备30亿人口的资源,可以大规模增加人口,中国现在要多少人口
2、柬泰达成停火执行及监督安排,外交部:对话协商是化解纷争的正确之道
3、三哥这一次,终于还是被山姆大叔打了一巴掌!,山姆大叔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