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美俄首脑峰会“如会”,拍完照得不到的依然得不到
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晤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核心议题在于俄乌冲突:双方如何谈判?如何解决这场战争?
2021年,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后立即赴瑞士与普京会面,当时所有人都在讨论所谓“联俄抗中”,讨论得像模像样。而在本次阿拉斯加会谈前,类似论调再度甚嚣尘上。而这类讨论背后的逻辑是一个经典难题:老鼠如何给猫系上铃铛?
所有人都能设想到铃铛系上猫脖子后会发生什么?但在外交实践中,永远卡在这一步:铃铛究竟由谁、如何系到猫的脖子上?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实事求是地说,对领土的有效控制,主要依靠军事手段实现,至少在西方社会的实践中如此。而非武力的和平手段——无论外交、法律或政策——其作用在于实现对领土有效控制后,对既成事实的追认。
当俄罗斯不想再打的时候,其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说服对方不打。何谓“说服”?俄罗斯打到所占领土已足够时,“OK,我就要这些地了,你需要同意我的方案”。但凭什么?
那么,特朗普手中的筹码是什么?目前看来较为清晰,就是他上任初期宣称能通过一个电话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的方案——所谓的“领土交换方案”。该方案要求俄罗斯在相关区域(不仅限于哈尔科夫和苏梅方向,还包括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方向)做出有限度的领土让步。例如交换核电站控制权、水坝控制权等。
其二,原定安排是双方派出5人团或6人团,先进行一对一会谈——普京与特朗普,仅加双方翻译共4人,采用交替传译。结果最后一刻,一对一改为三对三(实为四对四),原因在于美方不允许特朗普单独会见普京。若以8人参与计算,总时长约180分钟,平均每人发言时间仅约20分钟出头(扣除交替传译时间,实际每人发言约10余分钟),基本只够各自阐述立场。
首脑会谈最终以三对三的形式进行 视觉中国
普京展现出的外交主动性和对节奏的把控体现在多个细节,比如不介意与特朗普同乘一车。特朗普也费了心思:拉手上有一次小的较量,会场布置方面有红地毯和阿拉斯加元素,空中有B-2和F-22。会后虽举行了联合记者会,但取消了午餐安排。在记者会结束与普京登机离开之间,插入了一个环节:没有特朗普陪同,普京独自前往阿拉斯加一处纪念二战时期苏联阵亡飞行员的墓地,在每个墓碑前单独献花、单膝跪地祈祷,仪式感十足。
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附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理查森堡国家公墓向二战期间根据租借法案在阿拉斯加训练或运送美国制造飞机至东线时牺牲的苏联飞行员墓地献花。
总体而言,此次峰会在核心议题上未取得突破,但为美俄首脑外交打开了一个口子。从这个口子可清晰观察到:俄罗斯领导人在外交场合的驾驭能力、提出方案的能力、与美国博弈的能力,显然远高于其美国同行及其团队,差距相当可观。这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结论。
第二点,特朗普虽然强烈渴望与普京推进首脑外交,但其外交素养——对外交的认知与理解,若说不及格可能过于刻薄,但确实仍处于比较入门的阶段。他懂得如何营造气氛、摆排场、突显仪式感拍照“出片”、坚持举行联合记者会。这些宏大场面令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然而,就外交的实质内容层面而言,特朗普尚处于入门阶段。在第二任期内,他有多少时间来完成首脑外交方面的“入门”,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点,展望未来的美俄首脑外交,普京已表示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对特朗普而言,这将是一次历任美国总统未曾有过的风光之旅。但对于此类峰会外交,我们不应以常理揣度,也不能以中国学者基于深厚实践与研究经验所形成的、注重实质内容的首脑外交进行类比。本质上,对特朗普而言,此类首脑外交更侧重于拍照、合影、获取新鲜体验、彰显个人魅力,满足一位缺乏直接外交经验的地产商人对宏大外交场合的向往与憧憬,实现一种朴素愿望。其作用大体如此。
会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联合记者会
第三点,关于俄乌冲突:当前迹象显示,冲突已开始朝向收尾或外交解决的方向发展。尽管未能达成方案,但美国不愿在俄乌冲突中继续无谓沉溺下去耗散自己的态势已表露无遗。这种态度本身将对冲突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显著影响乌克兰与欧洲的认知。
从俄罗斯角度看,其目标显然在于坚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致力于将战场上的有利态势转化为实质性成果,并最终以书面条约形式稳定固化。
这个过程中,存在诸多比战场解决问题更为复杂的难题。坦率地讲,俄罗斯目前尚不具备足够能力、资源或优势地位,以诱导、压制或消耗美国完全接受其要价。因此,未来我们可能看到俄乌冲突继续以一种不符合美国、乌克兰甚至俄罗斯自身预期的方式延续一段时间。当然,俄罗斯可能在其中占据相对有利的战术位置。
至于乌克兰与欧盟,如同此次美俄首脑会议期间,他们只能远距离焦虑观望与等待,无法上桌,只能被动接受结果,或许可以有限度地约束美国,不要无条件出卖他们的利益。
这是一场大型地缘政治秀,显示了美俄双方都有清晰的地缘政治目标,两国对于达成各自目标所需要的实力依然不足。特朗普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总统,但他无法化腐朽为神奇。在本次会议之前,俄罗斯总统与我国领导人通话时,中方给出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判断:“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此言值得各方铭记、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