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6 00:41 作者:正在睡觉
日本战败日谈话为何“烫嘴”?
当地时间8月15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在东京出席“全国战殁者追悼会”时表示:“距先前的大战争已过去80年。如今,大多数人已是未曾经历战争的一代。那场战争的反省与教训,我们必须再次深深铭记于心。”
战败日的“首相谈话”之所以格外敏感,皆因其措辞常常左右日本国内外的政治氛围与外交走向。作为仅在特定年份发布的官方声明,它的立场被视为观察日本历史态度的重要风向标。而这种敏感,源自战后日本在历史认识和选民构成之间的长期政治博弈。
1995年8月,首相村山富市在二战结束50周年纪念日发表“村山谈话”,正式承认日本曾实施“殖民统治”和“侵略”,并代表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国人民表达“痛切反省”和“由衷歉意”。该谈话成为日本政府对二战历史认识的重要官方立场,并被历届内阁继承。
1996年,曾担任“日本遗族会”会长的桥本龙太郎首次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并在1997年、1998年持续参拜;2001年上任的小泉纯一郎也多次参拜。这些参拜行为均是自民党保守派为巩固派系势力并稳固传统保守选民而采取的策略,通过强化首相个人的所谓“民族主义形象”来实现政治目标。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鸠山由纪夫、菅直人和野田佳彦先后执政。期间,日本经济继续走低,财政状况未见改善,政策执行过程频频出现混乱。特别是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及福岛核事故的应对过程中,非自民党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质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日本民众对中左翼政党的执政能力产生严重动摇,大量选票转而支持保守势力,客观上为日本政治的集体右转创造了条件。
同时,安倍以“世代更替”为理由,强调“日本后世世代不应继续承担道歉责任”。这一表述很快得到日本社会广泛认同,政治精英与主流舆论普遍接受,民众中也较少出现公开质疑。自此,战败日谈话在政治层面逐渐变得例行化,对战后道歉问题的社会关注也随之下降。
一位网民评论道,“谁都不能阻止这个人(石破茂)吗?明明十年前安倍才结束了‘道歉外交’,你(石破茂)对安倍究竟有多大的怨恨啊?人都去世了你还要攻击他吗?干脆辞职吧。”该评论获得约4.6万点赞。
与此同时,据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15日,日本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率领其所属国会议员18人及地方议员88人,共106人参拜靖国神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透过五大关键词,解码2025年7月我国国民经济成绩单,2021-202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几个五年规划
3、“我们从来都不是朋友”:二战前夕的大屠杀仍困扰着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