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巨头逐鹿B端:蒙牛伊利们掀起千亿市场争夺战,在企业裂变中,蒙牛对于伊利,属于哪种形式?
中国乳制品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其核心特征是从过去依赖市场渗透和产能扩张的“规模扩张”模式,转向以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价值链延伸为核心的“价值提升”模式。
原创ⓒ新熵 新消费组
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樱木、九黎
中国乳制品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其核心特征是从过去依赖市场渗透和产能扩张的“规模扩张”模式,转向以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价值链延伸为核心的“价值提升”模式。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全球供应链面临调整、消费持续升级、国内奶源阶段性过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乳制品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C端市场作为乳制品企业的主战场,竞争早已白热化,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各大乳企在C端市场的竞争手段日益同质化,价格战、广告战轮番上演,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相比之下,B端乳制品市场凭借其巨大的增长潜力,逐渐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吸引了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的目光。这些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布局,将重心向B端餐饮渠道倾斜,一场瓜分B端蛋糕的激烈竞争已然拉开序幕。
B端乳制品进入国产化时刻
近年来,中国B端乳制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咖啡、烘焙、茶饮等行业的快速崛起,对乳制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为B端乳制品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根据行业分析,B端乳制品市场的总规模已扩展至千亿级别,成为乳制品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咖啡市场为例,各大连锁品牌如星巴克、瑞幸咖啡等门店数量不断增加,对鲜奶、奶油、芝士等乳制品的需求量巨大,艾瑞咨询发布的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现制奶咖销量预计为33亿杯,增速高达37.5%,并预测到2025年销量将达到50亿杯。
▲ 图/艾瑞咨询
华安证券据此推算,B端咖啡赛道为乳品行业带来的扩容在2025年有望达到265亿元。除了咖啡,烘焙和茶饮行业对乳制品的需求同样旺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已达6110.7亿元,同比增长8.8%,预计2029年将增至8595.6亿元,这为奶油、黄油等乳制品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这些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共同构成了B端乳制品市场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在B端乳制品市场快速扩容的同时,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长期以来,国内B端市场,特别是高端稀奶油、黄油、奶酪等深加工产品领域,主要被恒天然、安佳等国际品牌占据,国产化率不足30%。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乳企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和供应链管理上的不断进步,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
▲ 图/AI制作
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魏立华指出,目前国内B端市场70%至80%的份额仍由进口乳企占据,但国产替代的空间巨大。国产乳企的优势在于更短的供应链路径,能够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成本优势。此外,国内乳企更贴近本土市场,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反倾销政策则为国内乳企在B端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以往,部分国外乳制品凭借其价格优势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国内乳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了保护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反倾销政策,对部分进口乳制品征收反倾销税,有效遏制了国外低价乳制品的倾销行为,提高了国内乳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为国产乳制品在B端市场的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
原奶成本优势是国内乳企参与B端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近年来,由于国内奶源阶段性过剩,生鲜乳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4月,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07元/千克,同比下跌11.3%。2025年7月第一周,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进一步降至3.04元/公斤,同比下降6.5%。原奶价格的下降,直接降低了国内乳企的生产成本,使其在B端市场的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相比之下,进口乳制品需要承担国际运输、关税、保险等一系列额外成本,其价格优势被削弱。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的B端客户而言,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采购成本更低的国产乳制品无疑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选择。这种成本优势,使得国内乳企在与国际品牌竞争时,能够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从而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
国内乳企在生产技术上的持续突破和创新,是B端乳制品国产替代的根本保障。过去,在高端乳制品,特别是奶酪、黄油、稀奶油等深加工产品的生产技术上,国内乳企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B端客户的专业需求。
然而,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国内乳企在生产工艺、设备水平、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君乐宝、伊利、蒙牛等头部企业也纷纷建立专业的研发中心,针对B端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定制化开发。
一个现实的趋势是,在反倾销政策的保护、原奶成本的优势以及生产技术的支撑下,B端乳制品已经进入了国产化时刻,为国内乳企在B端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乳企布局的攻守之道
面对B端乳制品市场的巨大诱惑,蒙牛、伊利、君乐宝、三元等乳业巨头纷纷加快了布局的步伐,通过与餐饮企业开展合作等方式,积极拓展B端业务,寻求B端生意的扩大和创新。
蒙牛在B端市场的打法布局属于全面而深入。2021年,便推出专业餐饮品牌“蒙牛专业乳品”,并且聚焦于餐饮、咖啡、茶饮、烘焙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乳品原料和应用解决方案。
在产品策略上,蒙牛专业乳品没有盲目铺开产品线,而是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打磨出三款核心SKU:餐饮纯牛奶、稀奶油和厚乳奶基底,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专业需求。在渠道拓展上,蒙牛专业乳品与众多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伊利作为蒙牛的强劲对手,在B端市场的布局同样不遗余力。推出专业乳原料品牌“伊利索非蜜斯”,并与奈雪的茶、萨莉亚、沪上阿姨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服务B端客户,伊利在上海设立了专业乳品应用创新中心,并于2025年4月完成升级,以满足客户在烘焙、饮品、餐食、工业等多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伊利还通过京东企业业务等B2B平台,拓展企业级市场,提供定制化、组套化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宽了B端销售渠道。
▲ 图/伊利专业乳品上海应用创新中心升级仪式上的乳品产品
君乐宝相对来说具有一定差异化,更加聚焦于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领域。2025年5月,君乐宝与法国颂味佳集团旗下西诺迪斯合作,推出了“蔻曼纯净稀奶油”,填补了国内高端稀奶油市场的空白。与蜜雪冰城合资建设牧场,与霸王茶姬、茉酸奶等众多头部新茶饮品牌展开深度供应链合作等,也均是对B端业务的探索。
乳企纷纷扎堆进入B端市场,有着其深刻的逻辑和自身的优势。首先B端市场与C端市场相比,客户群体相对稳定,订单量较大,能够为乳企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同时,B端客户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且具有长期性,有利于乳企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通过与B端客户的合作,乳企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为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依据。
从优势方面来看,乳企在原料供应、生产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乳企拥有稳定的奶源基地,能够保证乳制品原料的持续供应,满足B端客户的大量需求。在生产能力方面,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成熟的生产工艺,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蒙牛、伊利等乳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B端客户更愿意与这些知名乳企合作,以提升自身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无论是行业前景还是当下各家乳企如火如荼的布局,似乎都应证了B端就是一个前景可观的方向,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蓝海市场也藏有暗礁
B端市场虽然被视为一片蓝海,但与C端市场相比,其竞争逻辑存在明显的不同。在C 端市场,乳企的竞争更多地集中在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等方面,通过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来占据市场份额。而在B端市场,产品专业性、定制化能力和高效的供应链水平成为了竞争的焦点。
餐饮行业客户往往对乳制品的品质、规格、口感等有着特定的要求,例如咖啡行业对鲜奶的脂肪含量、酸度等指标有严格的标准,烘焙行业对黄油的熔点、可塑性等性能有特殊的需求。因此,乳企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能够生产出符合不同客户专业需求的产品。
此外,随着餐饮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品牌方对打造差异化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他们希望供应商能够提供“独家”的原料或配方,以形成独特的品牌记忆点。这就要求乳企具备强大的定制化开发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从配方、风味、包装等多个维度进行个性化定制。这种“客户共创”的模式,考验的则是乳企研发团队与客户产品团队之间的合作默契。
对于拥有众多门店的连锁餐饮品牌而言,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是其生命线。任何原料的延迟或断供,都可能导致门店无法正常运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声誉损害。因此,B端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极其看重其供应链能力。乳企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管理,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同时,高效的供应链还能够降低乳企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除了打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外,乳企之间的竞争也不容小觑。
首先是技术壁垒,B端市场对产品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测试,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其次是规模壁垒,大型餐饮企业对供应商的产能和供应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新进入者如果没有足够的生产规模,很难获得大客户的订单;再次是品牌壁垒,在B端市场,品牌信誉同样是客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量因素,新进入者由于缺乏市场口碑,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客户的认可。这些壁垒共同作用,使得B端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新进入者想要突围并非易事。
此外,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乳企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导致市场价格体系混乱。价格战不仅会降低乳企的盈利能力,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不利于整个B端乳制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B端市场的崛起,为中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然而,这片蓝海并非坦途,其潜力与挑战并存。乳企能否在这片新战场上取得成功,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行业的格局。而哪家能脱颖而出,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华泰睿思, 《B端乳品:国产替代正当时》
乳业时报,《热辣滚烫!乳企角逐B端市场》 大方财经,《两大业务合并!这家乳业巨头在下一盘什么棋?》
中国乳业杂志,《伊利、蒙牛、君乐宝、皇氏、三元……乳企打响B端市场争夺战》
1、NBA官宣:董事会正式批准绿军61亿刀出售 湖人尚未批开拓者需明年
2、DeepSeek-R2在8月无发布计划;苹果计划推出安全摄像头等AI产品;“淘宝第一个程序员”离职
3、进展神速!佩杜拉:利物浦仅用8天就敲定了莱奥尼,利物浦双杀莱比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