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1 23:53 作者:斯人若彩虹
管理层频繁震荡,华发股份2025年遭遇近10年来半年利润新低,华发股份业绩大全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华发股份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今年前6个月,公司营业收入381.99亿元,同比增长53.46%。但这并没有带动利润的上升,相反,公司净利润降至7.59亿元,创下过去10年的新低。
同样下滑的,还有公司的各项盈利指标。财报显示,利润总额同比降幅达到51.07%,仅为12.63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更是降至1.72亿的“薄利”水平,同比大降86.41%,同样创下近10年来最低水平。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降至14.82%的低位。
截至期末,公司的在手现金余额约为286.36亿元,去年末325.65亿元近5年来最低的基础上,再降39亿元,现金流情况持续收紧。
增收不增利,投拓急遽收缩
公告称,公司营收虽较上年同比增长53.46% ,但受市场环境影响,房地产项目结转毛利率同比下降。同时公司结合市场情况,对部分项目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司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51.07%。
归母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受利润下降,以及结转项目权益结构变化影响。
实际上,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华发股份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自2022年至本次中期业绩,毛利率分别为20.25%、17.98%、14.31%和14.82%,整体呈现持续下跌的走势。
即便在行业内,这一毛利水平也难言优秀。虽然上半年毛利率较去年末有略微好转,但由于是半年的财务数据,长周期项目的实际财务表现并不能完整呈现,因此主营业务上毛利率也难言改善。
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下行趋势至今仍未出现扭转局面,因此行业的利润空间还会持续压缩,华发股份的“薄利”还有可能进一步受到削减。
现金流,是华发股份难以回避的问题。公告中显示,至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虽然较同期增长了约13倍,但从更长周期的阶段来看,从2022年开始历年期末金额分别为385.46亿元、505.44亿元和159.00亿元,在经历了2023年的高峰期之后,便出现迅速下滑。
而至本期末,公司的负债总额仍然高达2791.92亿元,合并资产负债率69.91%,虽然较去年末的70.26%的负债水平下降了0.35个百分点,但降债效果显然并不明显。
华发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公司项目拓展和开发策略,与销售回笼之间无法形成较好的匹配,可能对公司的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华发股份在土地市场的收缩态势颇为明显,虽然近年公司项目主要向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集中,但实际上公司上半年仅在成都锦江区权益新增两宗地块,权益拿地金额仅约20亿元,在头部房企中的投资额金额最小。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以44亿元被深圳收储的7宗商业地块。由此可见,前两年高位踏入行情的华发股份,又突然选择全面收紧,“只进不出”。
管理层人事“地震”
上半年华发股份令市场难以忽视的变动,便是从年初开始持续出现的高层人事“地震”。
先是在今年1月,公司独立董事张学兵、谢刚提出了辞职。之后在今年4月,公司常务执行副总裁俞卫国、执行副总裁张驰、财务总监罗彬在当月先后离职。
5月,华发股份的标志性人物、董事局主席李光宁辞职,之后公司原副总裁郭凌勇成为新的董事局主席。
进入6月,也是财报期末,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张延也提交了书面辞呈,之后董事会在7月选举刘颖喆、向宇为公司董事。
李光宁的辞职最令市场感到震动。自1998年就加入华发股份的李光宁,参与主导了华发股份在A股的上市,成为珠海首家上市房企,并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并最终将企业带进千亿销售规模。
华发股份抢眼的成绩,也让李光宁在集团内部一路直上,曾被视为华发集团的“第三代掌门人”。而在上述离职人员公告中,华发股份也只对里李光宁的履历和贡献进行了详细阐述,可见他过往27年中在华发体系内部担任的重要角色。
因此,当李光宁从华发股份董事局主席任上辞职,转而调任珠海科技集团总经理职务时,更让市场感到疑惑。就在近期,市场面对于他的传闻也尘嚣甚上。
俞卫国、张驰和罗彬,也都是华发股份的“老人”。其中,俞卫国进入华发股份有24年的时间,一直负责公司财务工作,最早出任华发股份财务总监,之后做到公司的CFO职务。
在李光宁主导公司上市的阶段,俞卫国在IPO期间负责公司的财务;在李光宁推行“立足珠海、面向全国”策略后,俞卫国是其中重要推手,推动华发股份在全国项目的落地,担任公司财务总监的同时,还在不同区域及城市公司任职董事长。
从履历上看,他和同期辞职的罗彬都是分属公司财务线。张驰虽然加入华发股份较晚,但也曾做到北方大区董事长职务。
张延在2010年加入华发股份之前,曾经在政府部门任职,是珠海市房产和规划建设局的总工程师。进入华发时已经42岁,之后主导工程技术管理,曾任首席工程官,主管招采业务,是工程业务线上的重要人员。
而刚刚担任华发股份新“掌舵人”的郭凌勇,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行情下,将带领企业走出什么样的曲线,现在还是未知数。
1、网约车平台集体下调抽成比例,行业监管提升司机权益保障,网约车平台抽成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