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风口引爆TIDES业务,药明康德中报净利翻倍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7月28日晚间,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82亿元,同比增长26.47%。
业绩公布后,二级市场给予了积极反馈。7月29日,药明康德A股涨幅超7%,收报91.69元/股,港股涨幅更是超11%。
从股价走势来看,在过去一段时间,药明康德股价已经呈现出上升趋势,年内A股涨幅达78%,H股涨幅达到了91%。此次半年报的发布,更是成为股价上涨的又一重要催化剂。
化学业务领跑,新兴赛道成增长引擎
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M)业务作为化学业务的核心部分,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17.5%。从管线扩张来看,该业务在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上半年合计新增了8个项目,使得D&M管线总数累计新增412个分子,达到了3409个。随着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的不断增加,该业务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而在新兴赛道方面,TIDES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尤为引人注目。2025年上半年,TIDES业务实现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41.6%,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TIDES业务包含多肽药物的生产,随着去年新增产能逐季度爬坡,其产能得到了有效释放。
全球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药物持续火爆,推动了对多肽药物原料药及CRO的需求,这成为药明康德TIDES业务增长的重要市场驱动力。药明康德在多肽药物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敏感度,使其能够迅速抓住这一市场机遇,不断扩大客户基础,提升市场份额。公司还在持续推进泰兴多肽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将提升至超100000L,为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产能保障。
相比之下,测试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26.8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21亿元下降1.2%。这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过,从公司整体业务结构来看,测试业务的波动并未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化学业务和新兴赛道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测试业务的下滑。
化学业务的稳健增长和新兴赛道如TIDES业务的爆发,共同构成了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化学业务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庞大的客户群体,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新兴赛道的崛起,则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展示了药明康德在应对市场变化、布局未来发展方面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
来自欧洲客户的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长9.2%。欧洲也是全球重要的医药研发和生产区域,药明康德在欧洲市场的稳步增长,表明其服务得到了欧洲客户的认可,在欧洲市场的业务拓展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司通过在欧洲建立本地化的服务团队和生产基地,加强与当地药企的合作,深入了解欧洲市场的需求和法规要求,从而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为31.5亿元,同比下降5.2%。中国市场的收入下滑,主要是因为中国仍未走出创新药寒冬,作为上游“卖水人”的药明康德也受到了行业环境的影响。不过,中国创新药近期出现了不少重磅创新药交易,不少从业者认为行业的春天或许不远了,这也为药明康德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希望。
在手订单的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订单的质量和结构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的订单占比逐渐提高,这些项目通常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长的合作周期,能够为公司带来更稳定的收入和利润。随着药明康德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型药企选择与其合作,这也使得公司能够承接更多高质量的订单。
随着公司在全球各地的产能逐步释放,以及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公司有望在全球医药研发外包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1、武汉大学做出了第一份正式回应,这个态度值得欢迎,武汉大学了解
2、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统一外呼号码,规范电话营销,外呼电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