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5 20:16 作者:盛夏和初秋
7月进出口增速创年内新高,暑期消费活跃,下半年经济如何走?,七月外贸进出口总额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
下半年的第一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7月总体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上提到,7月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及国内部分地区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影响,经济运行遭遇短期冲击,但在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作用下,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
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9102亿元,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
下半年顺利实现“开门红”,但仍要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接下来该怎么做?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次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下半年工作,明确要稳就业扩内需,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展望下半年,多家机构认为GDP同比增速有望维持在5%左右,政治局会议也表明,我国宏观政策空间充足、工具箱丰富,整体可控。
进出口增速创年内新高
下半年开局,我国出口保持韧性,外需成为经济回升的重要支撑。
7月份,我国外贸数据超过外界预期,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6月加快1.5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同比增长4.8%。今年前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图源:图虫创意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尽管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充分体现出出口韧性,尤其在产品升级方面成效显著,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7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1.7%,降幅较上月扩大了5.5个百分点,对我国出口增速形成拖累。不过,对非美地区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撰文指出,7月我国对非洲、拉美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欧盟等地贸易往来增多,出口增速分别较6月份提高7.6、9.9、1.7个百分点,贡献了出口增速回升幅度的超九成,是本月出口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我国对东盟、中国香港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继续录得高增长,分别为16.6%、10.7%,对我国出口韧性形成支撑。
反观7月的消费数据,虽有政策提振,增速却较上月放缓。
数据显示,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下降0.14%。其中,商品零售额34276亿元,增长4.0%,但餐饮收入仅实现1.1%的增长,为4504亿元。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仍旧明显,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20.6%、13.8%。不仅如此,在暑期假日效应带动下,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速加快,由9.5%上升至13.7%。
服务业支撑作用继续显现
7月份服务业保持积极恢复态势,继续发挥支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当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5.8%,保持较快增长节奏。
具体来看,重点行业表现亮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1.9%、8.7%、8.0%,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7月份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继续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7月我国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二是新兴服务业培育成长,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拉动增强;三是旅游出行相关服务活跃,暑期旅游出行活动增多,带动相关行业增长。
此外,金融服务也实现较快增长,7月份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
图源:图虫创意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方面。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从数据来看,2013—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由5246元提升至1.3万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从39.7%提升到46.1%。其中,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达63%。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稳步提升,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以优化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为目标,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需求。此后多个文件及相关会议也持续对服务消费发展作出部署。
近日,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两项政策出台,分别从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消费。其中,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助于为相关经营主体提供更多支持,扩大优质服务供给,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
展望下半年,付凌晖分析指出,我国服务业发展具备多重有利条件:比如工业升级发展对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对文化体育休闲等生活性服务需求增多,加之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带动,将有利于服务业持续增长、提质增效。
从企业预期看,7月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56%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对发展预期总体看好。
1、钙钛矿光伏:十年磨一剑,产业化突围路在何方?,钙钛矿光伏技术
2、张本智和是咋赢的,孙颖莎又是咋输的?,2021 张本智和
3、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我们不能指望日本举国反省忏悔,永远用强大实力把日本镇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