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重塑未来陆战格局的新装备 —— 武装eVTOL

时间:2025-08-13 23:51 作者:踏云逐个鸟

重塑未来陆战格局的新装备 —— 武装eVTOL

本文重点之一:武装eVTOL可以有效打击已经成灾的无人机

在正式展开之前,我想先从当下仍在持续的俄乌战争说起:

战争初期,俄军试图依靠装甲部队实施大纵深突击,复刻冷战时期的大纵深突击模式,但现实却给了一记重击。大规模坦克会战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大量坦克被“标枪” 等反坦克导弹摧毁的场景。连卡 - 52、米 - 28 这类先进武装直升机,也频频被肩扛式防空导弹击落。然而谁也没想到,曾经被视作 “玩具” 的多轴无人机,却在这场战争中异军突起,成了改变战局的核心装备。

据不完全统计,双方投入的无人机已超过200 万架。装甲部队只要暴露位置,就会遭到无人机群的围攻。与传统反坦克武器不同,无人机可以从容搜索坦克的薄弱部位,实现精准打击。为了对抗电子干扰,甚至出现了拖着光纤飞行的无人机,这种胶着状态让人联想到一战时马克沁重机枪主导的堑壕战。当年坦克的出现打破了僵局,而现在,我们不禁要问:能替代传统装甲与直升机的新装备在哪里?

俄乌战争前,军事论坛上还在热烈讨论坦克装甲厚度与穿甲弹威力的博弈,现在这类话题已经鲜少有人提及。传统装备的短板在新型战场环境下愈发明显:主战坦克机动性受限、视野盲区多,面对无人机攻顶时防护能力不足;武装直升机航速慢、油耗高,在低空飞行时极易被防空武器锁定。这些问题催生了对新质作战装备的迫切需求,而作者认为,武装eVTOL 就是答案。

当然这个自然会引出质疑:eVTOL 不就是电动直升机么?没错,它具备垂直起降能力,无需传统跑道,电力驱动带来了低噪音、高安全性和环保优势,同时融合了直升机的灵活性与固定翼飞机的高速性。但正是这些特性,让它在军事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它可能成为未来陆军的普及型作战平台,替代大部分主战坦克和武装直升机,同时有效克制当前肆虐的无人机。

目前eVTOL 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多旋翼型、复合翼和倾转翼。其中倾转翼在航程、巡航速度和载重比上优势明显,但技术难度也最大。行业预测其发展将经历 2025-2030 年的导入期、2030-2035 年的爆发期,最终在 2035 年后进入普及阶段。全球已有 500 多家公司涉足该领域,虽然很多还停留在 PPT 阶段,但国内已有20家以上初创企业实现了项目落地。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分析三种技术路线的特点、传统装备的局限性,以及武装eVTOL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弥补这些短板。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对传统装备的全盘否定,而是探讨一种适应未来战场的新装备体系。如果有不同观点,欢迎在看完后留言 !

首先主战坦克已经失去原有作用,现在更多是作为突击炮支援步兵作战,一辆先进主战坦克的采购价动辄数百万美元,这还不算后期的维护费用。它的机械结构复杂,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在高强度作战中很容易出现故障,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和大量保障车辆支持。有数据显示,一辆主战坦克的持续作战需要20 多辆保障卡车提供油料、弹药和零部件,这种后勤负担对任何国家都是不小的压力,中小国家更是难以承受。

战场适应性差的问题在特殊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泥泞的地形,比如乌克兰的黑土区,“挑战者 2”“豹 2” 这些重型坦克经常陷入泥潭,即便全功率输出也难以脱困。这是因为黑土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黏土,吸水性强,积水排出缓慢,形成了厚厚的淤泥层,根本无法支撑几十吨的重量。在高原地区也是如此,像青藏高原的低氧环境会导致坦克发动机功率下降 30% 以上,速度明显降低,甚至出现启动困难的情况。

从这些缺点我们可以看出,主战坦克在现代战场上的效能确实在逐渐下降。当然,这并不是说坦克会立刻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它的传统作战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型战场环境,需要与其他装备协同配合才能发挥作用—— 这也正是我们探讨武装 eVTOL 这类新装备的意义所在。

重型武装直升机在现代战场环境下也同样存在重大缺陷

先看重型武装直升机,它的航速和飞行高度限制是一大短板。目前,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一般不超过350 公里 / 小时,飞行高度大多在 300 米以下的低空区域。这就导致它在面对敌方肩扛式防空导弹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低空低速的飞行状态,使得它很容易成为敌方防空火力的活靶子。像在一些局部冲突中,就有不少重型武装直升机因这种速度和高度限制,被敌方便携式防空武器击中。

油耗大、续航差也是重型武装直升机绕不开的问题。其采用的涡轮轴发动机虽然动力强劲,但油耗相当高,再加上载油量有限,使得它的飞行里程通常只有数百公里。在战场上,这意味着它需要频繁进行补给,作战半径被严重限制。比如在执行一些远距离突袭任务时,可能还没到达目标区域,就不得不因燃油不足而返回。

从成本和维护角度来看,重型武装直升机非常烧钱。不仅导致研制和生产成本高昂,后期的维护难度和成本也居高不下。其机械结构精密,零部件众多,像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在高强度使用下极易出现故障。而且,每飞行一定时长,就需要进行复杂的保养工作,像AH-64 武装直升机,每飞行一小时成本高达 6440 美元,每飞行 500 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大保养,包括叶片拆除和全面检查维修,这使得维护成本直线上升。同时,它的组装和拆卸过程繁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频繁更换磨损零件和润滑油,进一步增加了维护负担。

自身防御能力方面,尽管重型武装直升机配备了一定的装甲防护,但在现代多样化的防空武器面前,依然显得脆弱。它无法完全规避被击落的风险,一旦被击中,机组成员由于身处低空且直升机结构特点等因素,生存几率相对较低。在一些实战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防护相对较好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在面对敌方密集的防空火力时,也难以全身而退。

载弹量和挂载能力上,与现代无人机相比,重型武装直升机处于劣势。在当今高强度作战需求下,需要飞行器能够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以实现持续有效的火力输出。但重型武装直升机由于自身设计和结构限制,载弹量和挂载能力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长时间、高强度作战的弹药消耗需求。在一些大规模军事行动中,这一缺点可能会影响到作战任务的完成效果。

对战场环境的适应性来说,重型武装直升机也存在不足。在复杂地形如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导致发动机进气量减少,功率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其飞行性能和机动性。在高温沙漠环境中,直升机的散热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容易出现过热故障;而在潮湿多雨或泥泞的环境下,其起降和飞行也会受到诸多限制。像在高原地区执行任务时,直升机的升限降低、载重能力下降,甚至一些武器系统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重型武装直升机在现代战场上的效能正逐渐下降

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eVTOL 与传统直升机的差异。eVTOL 依赖电池供电,这就导致其续航能力有限,续航里程通常在几十公里到 300 公里之间,所以军用以油电混动的eVTOL为主,它结合了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推进系统,有效解决了纯电eVTOL 在续航能力和能量密度方面的限制。通过燃油发动机的高能量密度与电池的高功率密度相结合,既能满足垂直起降需求,又能实现更长的航程和更高的运行效率。

例如,Hien Aero Technologies 开发的油电混动 eVTOL “HIEN Dr One V2B” 在 2024 年 3 月 1 日成功完成悬停试验,展示出超越纯电飞行器的飞行距离和运行效率潜力。Volocopter VoloCity 采用串联式油电混合动力模式后,最大续航时间从 1.5小时延长至4小时,最大航程从130 千米增加到 800 千米。油电混动 eVTOL 的技术架构主要有并联式和串联式两种。

并联式架构下发动机可直接提供推进动力,串联式架构则通过发电机将发动机动力转化为电能,再由电动机驱动推进器,这种架构类似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能根据不同飞行需求灵活调整发动机和电动机工作状态。

武装eVTOL 根据功能的不同,会分化出多种模式,像侦察、攻击、空战、运输、长航时等,而且还会有有人和无人的区分,这也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构想。不过从攻击和空战的需求来看,采用混动结构是最为合适的,能在续航和动力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eVTOL 的核心技术包括推进电机、发动机与发电机组合、电池、飞控系统以及复合材料机身制造等。这些技术和现在的电动车技术联系十分紧密,而在这方面,东大的技术与产业网络优势是有目共睹的,能为 eVTOL 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2024的航展上,已经出现了兆瓦级别的混动发电系统。按此推算,如果一台eVTOL 装备 2 台这样的系统,就能获得约 2700 马力的动力,足以支撑 6 吨级别的 eVTOL,其载弹量可以达到 1 吨。再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这样的 eVTOL 完全能够替代现有武装直升机和部分坦克的作战功能!

武装eVTOL可以使用武装现有武装直升机的电子设备,武器装备,也可以使用固定翼飞机的空地炸弹导弹。

从成本和作战效能来看,理论上1 辆重型坦克的价格可以购买 3 辆 6 吨级别的武装 eVTOL。要是一个重装旅的 100 辆重型坦克换成 300 架武装 eVTOL,再配合其他作战机型,纵深作战半径能达到 200 公里,进攻宽度可达 80 公里,机动能力更是能提升 15 倍以上,覆盖到集团军的作战地域。一次弹药投放量能达到 300 吨,每架出动两个架次就能达到 600 吨。在这样连续的火力打击之后,地面作战部队再进行最后的近距离清除任务,作战效率会得到极大提升。

武装 eVTOL作战模式

正是因为航速快,未来能轻松达到600 公里 / 小时,而且体积相对传统武装直升机小不少,武装 eVTOL 完全可以采用分散部署的策略。可以把它们部署在战线百公里外的区域,这样既能避开敌方的重点侦察和火力覆盖,又能保证在接到任务时快速响应。要知道,百公里的距离,以它的航速,20分钟内就能抵达战场周边,这比传统武装直升机的部署灵活性高。

在执行任务时,借助战术互联网的指挥协调,这些分散部署的武装eVTOL 能实现快速集结。战术互联网可以把每一架eVTOL 的位置、状态、任务信息实时共享,指挥中心能根据战场情况,迅速规划集结点和路线,让它们在短时间内形成作战集群。这种快速集结能力,能在敌方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形成战斗力,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作战过程中,不会让武装eVTOL 直接贸然行动。前面会有矩阵无人机先进行侦查,这些无人机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的侦查网络,对敌方阵地、装甲部队、防空设施等进行全方位扫描,把实时的战场信息传回指挥系统和武装 eVTOL。有了这些精准的情报,武装 eVTOL 就能有效的攻击。

然后武装eVTOL 就可以在敌方 10 - 100 公里的距离上展开打击。这个距离既能保证自身处于敌方部分近程防空武器的射程之外,又能有效使用携带的武器。比如反坦克导弹,能精准打击敌方的坦克、装甲车等装甲目标;小直径增程炸弹则可以对敌方的碉堡、工事、集结点等进行覆盖式打击。而且由于航速快,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变换攻击位置,让敌方难以锁定和拦截。

任务完成后,武装eVTOL 不会恋战,会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因为体积小,目标特征不明显,加上航速优势,能快速摆脱敌方可能的追击。撤离后,它们会前往预设的补给点,补充油料和弹药。由于模块化的设计,补给过程会很高效,不用像传统武装直升机那样需要复杂的维护流程,短时间内就能再次投入战斗,实现持续打击。

这个就是以前的骑射战术!武装eVTOL 快速打击和撤离的结合起来,能对传统重/轻装甲/步兵部队形成毁灭性打击,而打击无人机属于附带任务!

有人会不相信武装eVTOL作用,坦克出现的时候就是这么被怀疑的,多轴无人机在俄乌之前是被当做玩具看待,结果呢........

【扇歌 - 科幻平台 更多原创】

Top

1、美媒晒布朗尼扣篮视频:穿鞋身高1米88能完成这个扣篮太夸张了,布朗尼的篮球比赛

2、海辰储能与巴基斯坦IEC达成能源分销合作,海辰储能上市概率多高

3、吉林一地高峰时段禁止老年人免费乘车,引发争议后紧急叫停,你怎么看?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MPD/detail/cvtoss.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踏云逐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