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8 19:51 作者:夏不知秋凉
秦博、宋森里·塔维坎:老挝联俄启用核能,东盟能源版图面临新挑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秦博、宋森里·塔维坎】
以往国际社会对老挝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中南半岛的避世小国,但根据这份最新的协议,老挝将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合作,引入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采取BOO/BOT(建设-拥有-运营/建设-运营-移交)模式,这表明俄老首脑本次的会晤蕴含着超越常规外交的战略意蕴,其深层意义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文件或商业契约。
俄罗斯和老挝的核协议签署,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多种结构性力量交汇的体现,也反映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其一,它展示了小国在不对称权力结构中,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战略主动与生存智慧。老挝通过核能合作,在大国博弈的间隙中扩大有限的政策回旋余地,试图打破传统能源依赖的枷锁,提升能源主权的象征价值。
因此,俄老此次的合作构成了审视全球南方国家的宝贵视角——南方国家如何在敏感技术政治化的过程中,平衡发展需求、安全风险与大国力量?
老挝经济结构单一、发展落后,其能源体系存在深层次的结构性缺陷与转型需求,所以本次与俄罗斯的合作大致符合其国家的战略逻辑。老挝目前的电力供应以水电为主,但气候因素(尤其是旱涝灾害)易导致电力波动,使其国家能源安全长期陷入系统性风险。多年来,老挝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但是其倚重的传统大型水电项目却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阻力。环境方面,水电站常被老挝公共知识分子们认为是破坏流域生态,导致了生物多样性流失。在社会方面,老挝公共知识分子也认为水电站带来的移民安置会引发纠纷,社区权益也会相应产生矛盾。
这种技术模块化、易扩展、选址限制少,在老挝朝野看来,其战略意义远超单纯发电,或是更好的选择。SMR不仅可以给农业领域提供同位素,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粮食安全,还可以为偏远医疗设施供应可靠的放射源,从而帮助癌症的诊断与治疗。这项技术在科研与工业领域潜力巨大,老挝刚步入工业化阶段,这确实为其带来切实的发展价值和难得的技术跨越机遇。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利哈乔夫表示,老挝有意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合作在本国建设低功率核电站。
然而,这种“交钥匙”模式潜藏着严重的依赖风险。长远看,它将带来巨大的长期战略成本。目前老挝公共债务已逼近宏观经济警戒线,这种模式可能引发隐性债务堆积、产生高昂的长期购电负担、并将运维成本转嫁给老挝。这些因素一旦叠加,可能进一步动摇老挝的财政根基,甚至损害老挝的政策独立性。
尽管风险不小,双方核能合作仍得以推进,而这正是东盟国家“曼陀罗体系”外交与治理的典型体现: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老挝没有道义负担,也不拘泥于外交“忠诚”,反而善于在大国地缘竞争的复杂环境中灵活周旋,从而为自身谋求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1、续航600公里进入12万元价格区间,中国新能源市场告别“里程溢价”
3、北青:王俊杰是今夏中国男篮最大发现,他希望大学毕业冲击NBA,八一男篮王俊杰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