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2 03:19 作者:一浊
欧洲精英哀嚎:中国曾遭遇“百年屈辱”,欧洲可能也要经历…
【文/观察者网 柳白】据中新网消息,持续几个月的美欧贸易拉锯战,本周以欧盟作出较大让步为代价暂时告一段落。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看来,欧洲大陆已沦为地缘政治中的“软柿子”,这一局面尚没有简单的解决之道。
投降、屈服与耻辱,似乎成了美欧贸易协议的代名词。美国专栏作者莱昂内尔·劳伦特(Lionel Laurent)8月1日撰文指出,与美国达成的屈辱性关税协议,不仅没有让欧洲变得更强,反而暴露出欧洲对美技术和军事依赖的脆弱现实。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欧洲精英们开始私下抱怨:历史上的中国曾被列强武力破开国门,如今的欧洲可能正在走向自己的“百年屈辱”。
彭博经济研究指出,美国仍可能对欧盟药品展开调查,且针对50%钢铁关税的后续走向,各方说法不一。如果特朗普政府认为欧盟违背了巨额投资承诺,可能会提出更多要求。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似乎急于重提对欧盟监管Meta等科技公司的不满。
劳伦特称,欧洲人明白,美国的保护主义会让美国人自身处境恶化,但他们并未看到欧盟因此变得更强大。
“即使是像我这样认识(特朗普)总统十年的人,都难以相信整个欧盟会屈服于‘美国优先’政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恐事务高级顾问、特朗普顾问戈尔卡曾这样形容。
文章还注意到,面对中国,欧洲的情况也不乐观。中国是德国大众、梅赛德斯-奔驰等企业的重要出口市场,但中国企业如今却在快速追赶甚至超越这些欧洲巨头。过去几年,对华出口占欧盟GDP 的比重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而欧盟从中国的进口却在增加。
他说,这种类比并非毫无道理。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卡尔·本尼迪克特·弗雷指出,导致清朝衰落的,是一种自我毁灭式的自满: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创新,未能跟上技术前沿的步伐。
劳伦特最后提醒,欧盟必须利用这份关税协议换来的时间,强化贸易防御,减少对外依赖。经济学家桑德·托多伊尔近期提出,欧洲首先必须实施协调一致的产业政策,二是思考如何培育未来的科技巨头,最后是重新审视竞争政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省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建立特殊教育学前和高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