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ChinaJoy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展览
小棍,上海某游戏策划
就ChinaJoy这几天周围发生的变化来说,我感觉国单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觉得《黑神话:悟空》起了个很好的开头,《明末:渊虚之羽》的路径追随验证了这一点,只是背景选得不够严谨。不管怎么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零渊,外包底层3D民工
我印象最深的其实还是国内的单机与主机游戏正在崛起。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大制作、买断制完整游戏的人,以往ChinaJoy给我的感觉是,很多外资厂商大展拳脚,让参展的人们看到宣发和预告,或者一些炫耀游戏制作相关的技能、商品化成功的讲座等等。
今年显然不同了,不论是《影之刃零》,还是已经发售的《黑神话:悟空》《明末:渊虚之羽》,它们都有一块很大的展区,成为了几处耀眼的星点。从VIP入口进去就看到蛇形队排了三、四排——没错,全是等待着《影之刃零》试玩的玩家,大家都很兴奋!
我还注意到,OneXPlayer的Win掌机和海信显示屏的摊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黑神话:悟空》作为展示的媒介,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国内单机正要雄起。
其他手游、端游的展台,也明显能感觉到大家在更努力地打磨产品,倾听玩家的意见,倾力优化体验。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有益的。今年有不少国内的单机团队、公司登台演讲,分享更多“从零到一”的东西,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人前赴后继。
当然,作为一个底层3D民工,一些大IP的雕塑作品也非常吸引我,并让我学习到很多——亲眼所见的体验与上A站看图,差别还是挺大的。我也憧憬着,未来国产的IP也能有如此之多的重量级娱乐雕塑作品,把我们的思想与文化传播出去。
感谢ChinaJoy让我有机会见识到这么多优质的内容。希望ChinaJoy能够越办越好,中国数字娱乐加油!明年我还来!
一位回老家的独立游戏开发者
每年ChinaJoy就是我找理由回一次上海的机会。这届除了人特别多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独立游戏的活动和晚会也特别多,而且特别热闹。除了会场专设的独立游戏区之外,还有Game Connection、独立之夜、游机会等等,都借着ChinaJoy的机会凑到了一起。天天晚上都在赶活动,吃饭都是半夜才能吃上。行业机会看起来是变多了,就看能不能把握吧。
汪华,上海某游戏公司策划
今年的ChinaJoy上好玩单机挺多,可能是去年“黑神话”探路成功了吧。下半年出场的各种单机游戏都搞得大张旗鼓,玩家也捧场,每一款游戏排队的人都挺多,不论开发还是市场,应该都挺有信心的。
某小厂策划
印象最深的就是AI的元素多了。可能是因为最近AI这个词出现得比较多,ChinaJoy上我下意识地更加关注AI,不仅是展台,也有很多行业大佬在聊AI。这样看来,AI很可能会成为游戏行业的下一个突破方向。
某游戏市场负责人
今年最明显的感觉是硬件厂商变多了,高通骁龙自己单独包了一个馆,做联名,OPPO、VIVO、小米、华为这些厂商也都有自己的大展台。有车的厂商都会把车带来现场,这可能也是当下ChinaJoy的一些新趋势吧。
小明,请假在家的剧情策划
ChinaJoy期间,各种游戏的宣发越来越厉害了。但游戏制作水平的进步,远比宣发水平的进步要慢得多。
巧克力,某中厂运营
我对今年ChinaJoy的感触有大概两点。
一是更多的文化交流,在《真·三国无双》那里看到了他们的制作人,《明末:渊虚之羽》之前也说制作人要来(虽然后面没来);不止是游戏,游戏相关产业或者一些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业也见了很多,比如“猫德学院”也来了,感觉到一种扩圈。
二是作为参展商,感觉大家确实更卷了,会更加追求精致度和呈现效果的完美程度,抠细节抠得头秃……成熟的游戏可能稳扎稳打,或者和其他厂商联合破圈;新游的预热方法也更丰富,人们都在抓眼球要话题。
深圳某独立游戏发行
这几天上海的活动太多了,从开发者大会到ChinaJoy再到Red Land……这个月就一直往上海跑没消停。印象最深的是,虽然ChinaJoy在我们看来会偏toB一点,但今年厂商和玩家的互动也更热闹,或者说更“专业”——或者说,“二次元”浓度更高了。
比起往届很多舞台上拿着大喇叭、请小姑娘唱跳,今年请专业Coser、装潢更有设计感的展台比例不小,很多玩家来领周边、买周边和拍照,都挺开心的。至少在一部分区域,它看起来更像“漫展”而不是业内人士参加的展会了。
老胡,广州某游戏公司文案
感觉是来了好多高质量Coser,比去年还高,质感也比往年好。可能他们扮演的都是国产游戏的角色吧,有专人看着,很注重还原度和细节,感觉大大的好。
某独立游戏制作人
今年的ChinaJoy依旧热闹非凡。在独立游戏展区,能跟世界各地的独立游戏开发者相互交流真是非常高兴的事。
今年独立游戏展区的规模比去年要大,不过与那些门庭若市的大型厂商展台相比,独立游戏展区的人流略显冷清。这或许印证了“独立游戏始终不是商业展会的主角”,但即便如此,每一位独立游戏制作人依然不减热情。这份热爱与坚持,或许才是独立游戏的魅力所在。在这个商业化气息浓厚的展会里,独立游戏展区犹如一股清流,用最本真的姿态诠释着游戏创作的初心。
某大厂PR
每次展会都要脱层皮,太累太累太累了,感觉自己要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才能进行下去。不过展会的好处就是可以见到很多老朋友,也能认识很多新朋友,为接下来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可能性。我觉得,线下的见面和交流是无法替代的。
上海某独游开发者
最近我关注更多的还是独立游戏的环境。
感觉现在大家做独游热情很高,我这段时间也看到了很多特别有意思的项目,都是专注一个很细很独特的核心玩法。真的很想玩到它们的完整版!
小C,某中厂原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ChinaJoy的舞台剧,几乎是神仙打架。比如《代号鸢》舞台剧《有女青史无名姓》,让我感觉很震撼,布景、转场、剧情、人物塑造等都超乎预期——作为从业者,如果有这样的玩家,我会非常感动……自己用心设计的一切都能被看见和共鸣,这也太幸福了!由衷希望ChinaJoy这个汇聚行业光芒的舞台之一能持续壮大,让更多优秀的作品被世界看到,“文明从不需要低头比较,它只会在创作者的血肉里野蛮生长”。
当然,我也希望展方能优化一些观展体验,改善路线规划、减少冗长排队之类的。作为社畜、I人,我想自己以后或许更想“云逛展”——未来,沉浸式虚拟展馆或者实时互动观展平台应该会有吧?社畜真的很需要啊!
潇潇,某中厂媒体联络人
我今年没有去。从同事的状况看,今年参加ChinaJoy的反响更积极。前几年,确实有一段时间让我们感觉去ChinaJoy的意义不大,去了、聊完了,但也达成不了什么合作。主要是那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开展新业务的打算,今年情况就好多了。
阿雯,上海某游戏公司策划
今年ChinaJoy上,AI相关的看点感觉还是很多的……我记得N3就有个全息AI美女角色可以交互,你对着她比心、说话,她就会实时反馈表情和对话,延迟在20ms以内,感觉某些部分跟真人也没什么区别。现场人超级多,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也很期待在游戏里跟这些AI交互的那一天。
铁棍,野生战斗策划
其实今年太忙了没来得及去ChinaJoy,只能看看只言片语的消息。不过个人感觉,近几年展会表现出来的内容是积极的,认真的、内容化的项目越来越多。
我第一次去ChinaJoy是2013年左右,初中刚毕业。父母带着我去苏州旅游,我看到上海有ChinaJoy的消息,就自己一个人跑去看了。转了一圈,却只看到商业化气息非常重的页游和古典MMO,那时非常愤慨。如果当时的我来的是现在的ChinaJoy,肯定是相当满意的。
某独立游戏制作人
印象比较深的是,参展的国内外单机数量和规模都明显提高了,反倒是手游的投入没前几年那么火热。一方面是手游大厂现在已经有能力自己办一些规模较大的线下活动,比如嘉年华、音乐会等来巩固现有粉丝;另一方面,Bilibili World刚刚结束,小红书也紧随其后筹备了Red Land,这些会让游戏厂商参展的选择和预算分配开始出现一些变化。同时,《黑神话:悟空》的销量也证明了中国单机市场的潜力,之前在ChinaJoy上看到这么多单机游戏的大面积展台,是很难想象的。
1、如何看待百果园董事长、爱康国宾董事长、东方甄选CEO等对消费者言论及其行为?
2、成都蓉城祝福旧将胡靖:作为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愿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