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密电战•前传(四)
(四)横扫千军
5月16日歼灭第28师和第47师一部后,红军乘胜向东横扫,19日在白沙截歼第47师1个旅的残部和第43师一部,22日在中村歼灭第27师81旅大部,27日晨直逼广昌城下。广昌城内敌胡祖钰第5师依托坚固工事,负隅顽抗,红军奋力攻城,战斗空前激烈。
下午14时,无线电通信队赶到广昌城外,立即架设电台侦收敌情。曹丹辉与韦文宫刚打开收报机,就听见国军第5师电台在拼命呼叫:SOS!
接着,敌台用明码发出求救电:“公鉴:共匪主力来攻广昌,现在激战中,胡师长身负重伤,生命危殆!SOS!”
曹丹辉一听,城内敌军最高指挥官重伤!赶紧报告!
立即,敌师长胡祖钰命在旦夕的消息传遍全军,攻城部队士气大作。守城敌军闻讯再无斗志,弃城逃跑。21时,红军攻克广昌城,歼第5师一部。
31日,红军向建宁城发起攻击,于18时攻占该城,歼第56师3个多团。
15天中走七百里,打五仗,缴枪2万余,干脆淋漓地打破了蒋介石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图1)。看了图1,相信大家对毛泽东下面这句诗词会有更加直观的体会。
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二次反围剿,红军在东固缴获了公秉藩第28师的“100瓦”全套电台。这样,红军就有了两部完整的电台。朱德、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总部在福建建宁,使用谭道源的15瓦电台;项英带着苏区中央局留在赣南苏区,使用公秉藩的“100瓦”;具备了两点间开始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条件。
有了电台,还得有密码,这里说说密码问题。
1931年4月,中央委派任弼时以中央代表身份来中央苏区。临行前,任弼时去见周恩来,提出中央苏区与上海党中央之间建立无线电通信,需要一套使用简便、难以破译的密码。周恩来问他:你用什么身份掩护去中央苏区?任弼时说,我化妆成一个神父。周恩来想了想,从书柜上拿出一本《圣经》交给任弼时说:就用这个做我们的密码。由于周恩来化名“伍豪”,所以后来就称其为“豪密”。这种密码使用非常简便,一学就会,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是哪本书、哪个版本,就不可破译,因为它“同字不同码”,根本无法猜译。这次与任弼时同来的还有叶剑英和涂作潮、徐梦秋、曾三等机要人员。
1931年6月2日下午19时,曾三和徐梦秋在赣南兴国的中央局电台发报,上海特科培养的报务员伍云甫和红军培养的报务员曹丹辉在福建建宁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收到了赣南中央局发来的一份电报。
第二次反围剿中,红军还在广昌和建宁战斗中缴获了5部15瓦电台。红一方面军成立了无线电通信总队,给各军团和军配备了电台。这是我军建立的第一个无线通信网络。
无线电总队成立后,为了联系上海中央,刘寅等人使用100瓦电台日夜守听了两个多月。1931年9月,中秋节前后的一个夜晚,正在值班的刘寅透过沙沙的杂音锁定了一个信号,并用密码与之呼应,但对方非常警觉,不予应答。刘寅急忙叫醒已经休息的王诤和曾三,由曾三上机应答。曾三一上手,很快就得到了对方的回应。刘寅问曾三:“为什么我按你们带来的呼号一次次呼应,对方总不回答,你一上机呼叫,对方就马上回应了呢?”曾三告诉刘寅:“对方上机的是我爱人何世英。因她不熟悉你的指法,所以才迟迟未敢回应。”刘寅这才恍然大悟,庆幸自己当时捕捉到信息后,及时叫醒了王诤和曾三。曾三上机与何世英联络后,用“豪密”给中央发了一份密电,内容是:“弼时安全到达。”
1、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福建海警总队电话
2、国泰A500ETF半年蒸发百亿,从"虚胖"冠军变宽基赎回榜首,国泰tmt50基金
3、强降雨致河北承德六道河镇部分村受灾,已造成8人遇难、18人失联,承德六道河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