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王者荣耀匹配诉讼案:一场流量官司,王者荣耀匹配机制真的公平吗?

时间:2025-08-18 05:13 作者:兰陵书生

王者荣耀匹配诉讼案:一场流量官司,王者荣耀匹配机制真的公平吗?

网暴的风也刮到了虚拟时间,这次是主角是“王者荣耀”。

事情起源于去年6月,孙千和律师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起诉王者荣耀”的视频。此后持续发了20多条相关视频。从宣布立案至今,孙千和律师的粉丝从4000+涨到了20万+,粉丝数量翻了50倍。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后真相时代,相比起真相,人们更关心自己的情绪有没有抒发。所以会带情绪的,就能收获关注和流量。

孙律师就是如此。在她的视频和小红书笔记里,每条几乎都会带动玩家情绪——“连输五把”“连赢五把”“王者荣耀操控胜率“王者荣耀操控玩家”等等。没有事实,只有情绪输出。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王者荣耀在孙律的“引导”下,被“网暴”了。在没有被判,也没有“犯错”的情况下,先把骂挨够再说。

网暴土壤情绪、谣言、没有也不需要逻辑

先说一个基本的竞技类游戏玩家的心情,玩输了会难受愤怒,玩赢了自然畅快舒坦。有输有赢都是游戏过程中的平常事。

但孙千和律师似乎正好运用了大家玩输了后的心情,心塞、愤慨,无处排解。所以这个时候,孙律师的一连串情绪表达能引起共鸣,比如“为什么连胜之后必连败?”“千里之外,我是如何匹配到那个大坑货的?”“星耀玩家为什么会匹配到国标对手?”等等

上述问题每一个都踩在了玩家的雷区。但最关键的是孙律师在讲出这些话时并没有事实依据,完全是基于偶然性的游戏体验。

遇上猪队友、偶有连输连败,这些状况不正是竞技类游戏的常态吗?甚至很多玩家也会自己造梗吐槽吐槽,但吐槽归吐槽,真把这些主观感受当事实去法院起诉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连孙律师自己也公开承认了,她的原话是:“我隐隐感觉这个匹配机制不太公平,但是又没有很切实的证据,因为我也查不到相关的内容,那我就很好奇,想知道。”

孙女士身为律师,更应该知道民事诉讼谁提出谁举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依然发出多条视频引起舆论,依然坚持起诉。而孙律师的诉求是让王者荣耀公开匹配机制,她称这个匹配机制的核心是游戏算法机制。

但她的原话又前后矛盾了,她说:“对于算法这个东西,它到底是个什么?我是文科生,不是计算机专业。在我查阅大量的资料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什么。”

但事实是,匹配机制本质上与算法的技术内涵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孙律师在并不清楚何为游戏匹配机制、何为游戏算法的情况下就要起诉游戏,这一起诉的行为无疑让事件更放大化了,更挑起公众对王者荣耀的恶意。

这些不讲逻辑和证据的操作越来越让被带偏的玩家陷入主观情绪里。而王者荣耀则被迫陷入“网络暴力”之中。

网暴伴随而来的就是谣言。最乌龙的就是关于“电竞选手花海上不去王者”的谣言,最后逼得花海亲自直播辟谣,还呼吁大家转发“上不去王者假!”“胜率77%战绩可查!”的图片。

孙律师掀起了一阵网暴的风,挥动“道德大棒”,让自己成了“孤勇者”。王者荣耀却只能默默“挨刀”。

庭审本该你专业的地方

关键是这套方法论也同样被孙律师用到了庭审现场。但庭审是要看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的,孙律师更应该知晓这点。但根据目前各家新闻报道,孙律师在庭审现场仍然只是陈述她的主观猜测和感受,庭审本该是孙律专业的地方,怎么就不专业了呢?

孙律师的起诉书中以消费者知情权为由要求王者荣耀公开匹配机制。不过根据多方信息,在庭审现场,孙律师论述的知情权,以及相关事实都站不住脚。

孙律师只是把庭审前在自己账号中发布的疑问搬到了庭审现场。而这个结果就是,腾讯游戏方拿出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一一反驳回去了。

比如孙律师称王者荣耀控制游戏胜率在50%左右。而腾讯则直接提供了提供了反例。随机抽取了可公开查询的玩家胜率情况。例如,玩家A当前赛季71场比赛胜率为70.4%,全部比赛752场胜率为76.1%;玩家B当前赛季79场胜率为68.4%,全部比赛2398场胜率71%;玩家C当前赛季94场胜率88.3%,当前赛年472场比赛胜率81.6%等。以上玩家胜率均不在50%左右。

孙律师感觉的不公平,以及把部分玩家50%胜率当作普遍情况,这都不讲事实依据。其他法律人士也表示这种主观不公平和法律上的不公平不是一回事。北京恒都(上海)律师事务所运营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调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邓哲认为,“原告在讲的其实是公平感,法律追求的公平和公平感本身不一定吻合。竞技类游戏你在赢的时候别人就在输,你在输的时候别人就在赢,这个公平要怎样才叫做公平。”(来源:南方都市报)

其次是法律依据层面,孙律师要求最低限度的知情权,要求腾讯公开王者荣耀匹配机制的更多细节。但正如前文所说,孙律师把算法和匹配机制混为一谈。游戏的匹配机制,是游戏公司投入巨量研发资源、经过长期数据积累和不断迭代优化后形成的核心技术壁垒之一。它不仅包含了复杂的数学模型,更融入了对海量用户行为的深刻理解。

正如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解释的那样,“在游戏匹配机制里面,你可以了解匹配的基本逻辑,比如通过什么方式、随机还是指定、有没有特殊偏好等,但匹配机制里面运作的算法可能就属于商业秘密范畴了。”

“打个比方,比如叫网约车,我们可以知道车辆信息、价格这些是属于知情权范围的,但是网约车平台怎么调度、你叫车的时候这片区域有多少辆车、情况分别是什么,平台为什么给你调度这辆车而不调度另一辆车,这就不属于消费者知情权的范围了。”(邓哲)

换句话说,作为消费者,你会要求可口可乐公开制作配方吗?而原因是你偶然喝了一两瓶发现味道有变化,而且这个还是你个人主观感受。再说点通俗的,不能要求“小六子破腹自证”只吃了一碗粉。

另外,还有一个事实是,《王者荣耀》从2016年起就在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上对匹配机制做出相关披露和解释。最近一次披露是在去年12月23日在《12月25日正式服S38赛季“穿透信念”版本更新公告》中。腾讯已经在最大限度公开了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了,但孙律师在不懂技术和算法的情况下,只是一味的要求腾讯公开更多。

所以,孙律师应该更明白了,庭审现场不是舆论场,不能只靠几句情绪输出就罔顾事实和法律。王者荣耀被“网暴”也不代表其会在庭审现场处于弱势。毕竟法律是讲依据的,这点法律从业者应该比谁都清楚。

网暴过后:原来是一场流量官司

庭审在8月12日就结束了,孙千和律师在庭审结束第一时间就在朋友圈邀约关注她的媒体,称可以私信她加群聊。

孙千和庭后在媒体采访时表示,双方正在和解,会平衡知情权和技术秘密边界。但懂点法律常识就知道和解只是法院的固定流程,在判决未出前法院都会照例询问是否有和解意愿。

有网友说“像极了给自己败诉找个台阶下”。其然就在当晚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后,她还在抖音开直播“说明情况”,这似乎靠着官司踩着流量往上走,当日就涨了12万粉,不亏。

流量过去进入一种魔幻的状态:大家该玩游戏的继续玩游戏,该支持所谓孙律的还是支持,甚至还有既支持孙律还表示爱玩王者的。 

看起来一切都没有变,只是一场涟漪归于平静,但好像捧出了一个流量官司明星,不过肯定看不得经典的模板了:“对不起大家,占用公共空间,浪费法律资源”。

Top

1、多家药企研发基孔肯雅热检测试剂 专家:不建议自测

2、1分惜败!与世界级强队打到最后一个回合 近十年最好的中国男篮

3、韩浩月:杨幂主演的《生万物》,让观众看见从时代缝隙走出的人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OAL/detail/eafyci.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兰陵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