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平安基金为何卖力“讨好”机构?

时间:2025-08-05 20:26 作者:九洲真龙

平安基金为何卖力“讨好”机构?



这两天平安基金的瓜闹得沸沸扬扬,旗下基金平安惠享纯债疑给机构大客户量身定制赎回优惠。

虽然产品的散户持有人比较少,但这种暗搓搓的行为对散户来讲颇为不公,这也遭到了不少媒体的口诛笔伐。

这个瓜有很多文章讨论过了,我们也就不细聊了。

平安基金疑帮机构大客户量身定制赎回优惠,区别对待散户(掩护大户撤资,显失公平)

今天来聊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内容,就是平安基金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讨好机构。

在不久之前,基毛哥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做《2.32亿份说没就没?聊聊平安研究智选的份额“消失术”》。

2.32亿份说没就没?聊聊平安研究智选的份额”消失术“

这篇文章聊到平安基金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成立于2024年8月20日的平安研究智选,成立时募集到了2.4亿份。

但是仅过了一个季度,也就是2024年年末,这只产品的份额只剩下了0.08亿份,按照正常逻辑来讲,大概率是产品成立之初有机构资金帮忙,但随后机构又撤了。

平安基金旗下产品不仅仅是平安研究智选有类似迹象。



自2023年起平安基金发行了50只基金,其中有20只成立之后规模迅速流失。



最夸张的是平安国证2000ETF,该产品成立于2023年8月25日,成立时规模有11.13亿份,但仅一个季度就缩水了10亿份,时至今日只剩下0.18亿份。

如果我们再来拉一下数据会发现更让人惊讶的事情,平安基金对机构十分依赖。



据2024年的年报数据(注:2025年中报还未披露,季报不披露机构持有比例),平安基金有214只产品,其中有29只产品机构持有比例为100%,68只基金机构持有比例超过90%,94只基金机构持有比例超过50%。



最离谱的是,平安基金即便是旗下的指数型产品,机构持有比例也大夸张。

可以看到,平安基金是一家非常依赖于机构的基金公司,竟有接近一半基金是要依靠机构来“撑场子”。

当然,依赖机构对平安基金来说也是双刃剑,产品随时面临清盘风险。



基毛哥还进行了横向对比,机构占比超过80%的产品,平安基金有83只。相较于同等规模的基金公司,平安基金的产品有点过多了...

从榜单可以简单总结出来三个规律:

其一、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和基金产品越多,机构占比超过80%的产品数量越多。

其二、“靠山”越硬的基金公司,机构占比超过80%的产品数量越多。例如中银基金也跟平安基金有相同的现象,都是机构占比较高的产品居多。这个很好理解,自家娃不争气,母公司总是会资源倾斜嘛。

其三、基金公司投资能力越强,机构占比超过80%的产品越少。这个也很好理解,业绩越好,规模越不用发愁,自然流量就越多。

至于平安基金符合上面哪一条,大家自己思考一下。

有读者可能要问了,理论上机构是专业投资者,机构持有比例越大,是不是代表这家基金公司的产品越好?



但是有个数据就显得挺矛盾,市场上最会选基金的FOF基金经理们似乎对平安基金的产品并不感兴趣。

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平安基金的产品并没有太多FOF进行配置。



平安短债、平安惠利纯债和平安元丰中短债A这三只基金FOF持有份额最多。



但是细看全是平安基金自己家的FOF“捧场”,例如平安短债有6只FOF持有,其中5只是平安基金自家FOF。

不过话说回来,平安基金现在越来越依赖机构的扶持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此前多篇文章提到,平安基金这几年业绩表现平庸,而且吃相颇为难看。

尤其是一直在透支李化松、神爱前的号召力...

吃相太难看!平安基金又又又又又要给神爱前发新基金

最惨亏50%!平安基金李化松“翻车”,发行8只产品6只亏损,5只卸任



以混合型基金规模为例,相较于2020年年末,平安基金的混合型基金数量翻了一倍,但是产品规模基本上没有增长。

这意味着在过去三年熊市中平安基金发行了30只混合型基金......但是期间一方面由于亏损,另一方面由于损失导致投资者赎回,平安基金在做无用功......

Top

1、TA:切尔西相信他们阵容已有很大提升,离队球员已得到替代,切尔西阵容2020阵型图

2、今年娱乐圈最尬的一幕,赵露思给的,赵露思接地气

3、记者:狼队希望从法比奥-席尔瓦身上得到2500万欧转会费,法比奥席尔瓦曼联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OFD/detail/hvvvms.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九洲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