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7 15:54 作者:笨蛋祝
印度德里,繁荣面具下的野蛮,印度德里地图
(本文视频版首发于2025年2月7日)
(本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雷劈)
假如,你变成了一个印度人。
20年前,你出生在了印度中央邦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你有着一副黝黑的面孔和一个令许多人憎恶的低种姓。
你的父亲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你的母亲有时会帮别人洗衣服,做裁缝来补贴一点家用,作为你们家中的男孩子之一,你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亲戚和你们家共同生活在同一处院落里,组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
和周围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你们家非常贫穷,父母一年的收入全部加在一起也只有区区几百美元,要是人均下来的话就更少了。但是父母依旧用这微薄的收入养活了你们一家七口人。
你从小便展示出了和常人不一样的特质,学习能力超强,三岁识字,五岁诵文,七岁作诗,还打得一手勇冠全村的好板球,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你们学校板球队的队长。
在之后的日子里,你带领着和村子里同学们组成的板球队一路砍瓜切菜,打遍了周围所有的村子,你仿佛变成了你们村的全斗焕,打得其他村的板球队直叫唤,成为了其他村民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学校时,你自然也是你们学校的明星人物,追随者无数,直到有一天,当你在上数学课,心不在焉的翻看着今天刚刚收到的三封情书时,你们学校的校长忽然推门而入,告诉了你们一个好消息。鉴于你们板球队之前出色的战绩,你们队被推荐到邦里举办的一场板球锦标赛上。
这场板球锦标赛汇集了整个中央邦实力最为强劲的六十四支队伍。
在你的心中,其实早已深埋着一个成为职业板球运动员的梦想,可惜,受制于种种原因,这个梦想看起来完全是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你以前也没有任何机会去将它说出口。
但是在得知这次比赛的消息时,你心中的板球DNA忽然动了,在那一刹那,你似乎觉得你从小以来的梦想现在距离你似乎并不遥远。
锦标赛上一定会有中央邦,乃至整个印度实力最强的一些板球队的球探在,如果能在比赛上打出好的成绩,那么成为一名职业板球运动员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前往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参加比赛的全部费用由邦政府承担,与此同时,你们队还会获得一批免费的板球装备,以用作训练和比赛,天底下居然有这等好事,你们毅然决然决定参加这次比赛。
下课后,你忘记了女同学找你去学校后面小树林见面的约定,而是找到了你的队员们开始没日没夜的训练和备赛。
十天后,你告别家人,带着全家给你凑出来的十几个煮鸡蛋,和其他队员们一起坐着汽车前往博帕尔。
博帕尔是中央邦的首府,也是你自出生以来所到过的最大的城市。
望着眼前路边的高楼,你的心中早已被震撼填满,同时,你也感到庆幸,因为你是你们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到过本邦首府的人。
两天后,你们期待已久的印度中央邦板球锦标赛在一场盛大的开幕式过后终于拉开帷幕,你第一次穿上正规的板球装备站在标准的板球赛场上,在成千上万名观众面前做着热身动作。
你们队的第一个对手是一支来自博帕尔本地高中的球队,站在同一片赛场上,你们队瘦弱的身躯和对方健壮的躯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你并不害怕。
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开始。
但你很快发现,对面这支球队和你曾经所面对过的所有球队都不一样,几个回合下来,你的队友们似乎已经乱了阵脚,而作为队长的你,也出现了好几次失误,虽然十分想要力挽狂澜,但并没能如同小说和漫画情节里一样扶大厦于将倾,最终输掉了这场比赛。
之后的两场小组赛上,你惊讶的发现,你们第一场面对的对手貌似是这届锦标赛上你们小组的对手中实力最弱的那一个。
曾经那支在家乡叱咤风云的球队在全邦的锦标赛上却像是一个不会走路的小孩,以三战全负的战绩止步于小组赛,遗憾离场。
回到学校后,你似乎感到众人看你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变成了小黑子阿伟罗,原来活跃在你周围的同学们好像也渐渐开始疏远你。
你并不确定这是你的错觉还是事实果真如此。
但你无比确定一件事情,你从神坛上重重地跌了下来。
这神坛,既是别人眼中的,也同样是你自己心里的。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都再也没有碰过板球,而是听从父亲和老师的谆谆教诲,好好学习,希望能够在一年后考上一所大学,甚至是全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理工学院。
可是,印度的老天爷似乎也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考试前,你忽然生了一场大病,为了给你治病,父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虽然最后病痊愈了,但你也因此错过了考试,你们家也没有供你继续读书的钱了。
面对父亲想要让你下井当矿工的提议,你在犹豫了一阵后拒绝了,你认为你的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而你的父亲对此也并没有说什么。
几天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你再次向全家告别,独自背上行囊,走到铁轨旁,等到了一辆北上的火车,然后咬咬牙果断的一跃而上,在火车的车顶上,你还认识了两个从更远村子的里来的年轻人,他们也同样是想去“北漂”的追梦人。
你们很投机,一路上聊了许多。
今天的夜晚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
月明星稀,夜幕如一块黑色的绸缎,缓缓铺展在大地之上,微风轻拂面庞,裹挟着丝丝凉意,惬意而舒爽。凭借着皎洁的月光,你坐在火车车顶上能清晰的看到四周广阔的风景,你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风景,此等风景是你坐在沉闷车厢里所永远看不到的。
但是,你的注意力很快便从周遭的风景中转移开来。
对未来的迷茫与未知逐渐替代了风景所带来的新奇感。
数个小时后......
天,亮了。
昨晚是个平安夜,很幸运,你并没有从车顶上摔下来,然后被火车给压成一滩烂泥。
伴随着一阵短促却很响亮的汽笛声,你抵达了这个国家的首都——新德里。
进入德里前的路标上写着“欢迎来到德里”的字样。
而对于你来说,一段崭新的生活,将会就此展开。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你来到了21世纪的德里。
21世纪的德里,百万富翁与贫民窟共存,机遇与腐败共生,你可以看到随地排泄粪便的牛车和最新款的迈巴赫出现在同一条马路上,也可以走进这座高档写字楼内“统治”硅谷的精英和街头穷困潦倒的人们所共同生活过的城市。
如同新旧德里和城市里泾渭分明的富人区与贫民窟一样,你仿佛进入到了一段光与暗破碎的双城记的故事中。
德里是印度北部重要的城市,曾是印度历史上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洛蒂王朝等多个王朝的首都,面积约为241平方公里,是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所在地,为联邦直辖区,全称为“德里国家首都区”。
德里分为旧德里和新德里两部分,新德里位于德里南部,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始建于1911年2月,与旧城隔着一座德里门。
旧城区仍保有许多重要古迹,而新城区部分则是印度现代化的象征。
新旧德里犹如两个贫富悬殊的邻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
德里是印度河流域通往恒河流域的要道,在交通、战略上居于重要地位,自古即为印度重镇。旧德里街道狭窄,建筑低矮,牛车,单车,电车充斥在横街窄巷里。
相反新德里街道宽阔,到处高楼林立,是印度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
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显示,德里人口达到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人口2100万的孟买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现代德里的诞生起源于灾难性的印巴分治。
这场灾难使德里的文化变得逐渐倾向于安全和自给自足。
“印巴分治”指1947年英国结束对印度殖民统治时,按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的事件。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综合国力不断下降,已经难以继续维系其大国的地位。
长期以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英属印度存在着深厚的矛盾,在就业、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摩擦不断,且随着印度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穆斯林联盟担心自身利益在统一的印度得不到保障,于是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
基于此,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也就顺水推舟,提出了印巴分治的方案,将英属印度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前者主要为印度教聚居区,后者则由东、西巴基斯坦组成,为穆斯林聚居区。
1947年8月14-15日,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分别成立了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但丧失曾经被称作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的英属印度,显然不是英国人希望看到的。
于是,在不甘心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英国人的故意操弄之下,印巴边界划分显得十分仓促且主观性很强,许多宗教混杂地区陷入混乱,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之一,约1000—1200万人在极短的时间内背井离乡,跨越新的国家边界,在迁移中,不同宗教群体间的暴力冲突导致了数十万人死亡。
同时,奸诈狡猾英国佬还给印度和巴基斯坦埋下了克什米尔这颗大雷。
克什米尔地区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却多为穆斯林,因此印巴双方都宣称对其拥有主权,引发了多次印巴战争,长期影响着两国关系的发展。
时至今日,克什米尔仍旧是印巴两国矛盾和冲突的核心与焦点。
印巴分治从宣布实施到最终完成只持续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两个国家的建立毫无意外地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混乱,动荡和冲突。
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区的伊斯兰教徒逃亡伊斯兰教徒地区,与之相反,伊斯兰教地区的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区,其中不少都是强制迁移因而沦为难民。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混乱,特别是在旁遮普地区,两教教徒之间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冲突、暴动、屠杀以及报复。
据理查德·西蒙兹的研究,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有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一千二百万人无家可归。
由于印巴分治的到来,许多人记忆里安静祥和的生活被终结了。
但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相较于20世纪的残酷和混乱,新的未来似乎已经到来,即使你仍可以从周围的很多事物中发现来自过去的痕迹。
而德里,也开始从一座外边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围城”转变为拥抱全球的“世界之城”。
喜马拉雅山脉巍峨地矗立在南亚次大陆上,为这片古老的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陌生的色彩。
在这里,除了象征印度人精神与信仰的恒河,绚丽的诗歌,精美的宝莱坞电影,令我们印象更加深刻的恐怕是印度人乌泱拖沓的性格和与之截然不同的侵略性。
而在喜马拉雅山脉背后,它的故事将更加丰富多彩。
在这里,莫卧儿王朝的历史遗迹依然存在,殖民主义留下的痕迹也随处可见。
战后以来,这片土地曾经历过印巴分治的创伤,拥抱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复苏和全球主义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社会分化和后尼赫鲁时代的前进与迷失也共同构成了这里复杂的社会图景。
喜马拉雅山脉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神秘与探索的可能性,同时也见证了这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
它让人想起了南亚次大陆上的瑰丽历史,也让人思考着这片土地的未来与前景。
21世纪的德里无疑是繁荣的。
1947年8月14日,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独立日前夜的讲话中说:“在午夜的钟声敲响之时,当全世界都在睡梦中时,印度将为获得生命和自由彻夜不眠。一个历史上少有的时刻来临了,它来在我们越过旧时代进入新时代之时,它来在一个年代结束之时,它来在一个心灵被长久压迫的民族发出自己的声音之时。”
而跨越千禧年的21世纪又是一个新的历史时刻。
1991年,印度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与全球化。持续的改革缔造了印度经济的奇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印度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年均增长率高达6%以上,被誉为“南亚奇迹”。
印度不仅有干净又卫生,有被誉为东方小上海,呃不,是东方小巴黎的孟买,还有着印度联邦的首都—新德里。新德里是德里的一部分,与旧德里相对。
德里,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传奇。
踏入德里,仿若踏入了时空的漩涡。城市像是一座巨大的舞台,不同的角色在这里粉墨登场,演绎着各自的故事。新德里,宛如一位身着华服的贵族,规整有序的布局,以总统府为皇冠上的明珠,放射状的大道如光芒般向四周延展。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泽,似是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现代与辉煌。
而老德里,恰似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满是岁月的褶皱与温情。街道狭窄且蜿蜒,像一条条盘绕的巨蟒,穿梭在城市的肌理之中。街道两旁,建筑紧密相依,仿佛在相互依靠着抵御时光的侵蚀。斑驳的墙面,脱落的漆皮,记录着无数的风雨洗礼。小店铺鳞次栉比,从传统的香料店中飘出的浓郁香气,与珠宝店里璀璨光芒相互交织,弥漫在空气中。
而在模拟人生的游戏中扮演一名底层印度人的你,在靠扒火车抵达德里,漫无目的的游荡几天后,在新德里西南方向不远处的古尔冈停下了脚步。
古尔冈,位于印度德里和哈里亚纳邦的边界附近,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西南约30公里,是德里的主要卫星城市之一,也是印度国家首都地区的一部分。
古尔冈有着完全不逊色于新德里和孟买市中心的街道和高楼大厦,是印度第二大信息技术中心和第三大金融和银行中心,拥有数千家初创公司,并为 250 多家《财富》500 强公司提供当地办事处,同时也是印度最大的医疗、旅游产业之一。
古尔冈的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印度本土汽车制造企业马鲁蒂和日本铃木公司在当地建立汽车工厂,随后通用电气与房地产公司 DLF 合作设立业务外包业务,进一步加速了其经济发展。
业务外包是古尔冈的支柱产业之一。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将自身的部分业务功能,如软件研发、测试、客服呼叫中心服务、金融后台数据处理等,交给外部专业的团队或公司来完成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以古尔冈为例,古尔冈凭借其丰富的人才资源,包括人们良好教育背景和语言能力、较低的人力成本、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有利的时区位置承接了大量来自欧美等地区企业的外包业务。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欧美的大企业觉得在本国招一些客服什么的太贵了,于是就在印度建立客服中心,让说着咖喱味英语的印度人来干客服等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又低的工作。
所以近几年有很多人都在吐槽,为什么国外一些诸如什么航空公司、电商平台的客服说话都奇奇怪怪的,有口音,你没没错,电话那头的客服正是印度人。
难绷。
于是,在模拟人生游戏中接受过高中教育,而且还会说一口流利的印式英语的你,找到了一份比当保安和保洁更好的工作,给美利坚的一家大型快递公司当客服。
在这里,虽然你的工作强度很高,工作时间也很长,经常要加班,整天不是在接电话就是在接电话的路上,但你仍然感到庆幸,因为你不但能够养活自己,而且每个月还能给家里寄一点钱回去。
随着你在德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你开始逐渐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21世纪的德里也是野蛮的。
这种野蛮像是传说中的日本忍者,潜伏在德里的阴暗面,隐藏于德里繁荣的面具之下。
你更加清楚且直观地感受到“贫富差距”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也更加理解高中课本上所说的“廉价劳动力”究竟指的是什么。
没错,当年你射出的那颗子弹正中眉心。
曾经在课堂上走神开小差的你变成了廉价劳动力本身。
哎,真是造化弄人啊。
一直以来,你都想要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可身上又没有足够的钱,那么问题来了,你应该要怎么办呢?
买手机,当然要上......(滴一声)
【广告位招租】(呜呜呜呜呜~)
(纯属节目效果)
......
当然是要好好上班,努力给资本家们工作了。
几个月后,你用省吃俭用攒了好长时间的钱买了你人生当中的第一部手机,不是苹果也不是三星,而是一部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那可是非常滴好用,但你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拥有更多小米的产品,比如小米平板、小米电脑、小米空调、小米电视,甚至是广告上炫酷的小米汽车。
当然,你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命运的眷顾,成为一个像小米集团董事长,北京现金王雷军一样的男人,成为印度服中的德里现金王。
假如你真的成为了德里现金王,你认为,你和那些贪婪腐败的富豪们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梦想嘛,总归是要有的,否则,和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要是一个人没有了梦想,那还是比较适合做一滩狗屎。
这天早晨,刚刚从逼仄的房间里醒来的你,一如既往地打开了自己最新款的小米note14,星辉白配色,8+128GB的手机,准备看一下有没有什么新消息。
很快,一则新闻头条吸引了你的注意力。
一个房地产商的儿子花费2200多万卢比的零花钱买下了一辆兰博基尼,这名富二代今年27岁,刚刚结婚,他并没有把自己买车的事情告诉家里,而是把车藏起来在晚上偷偷开出去。
一天凌晨五点半,这辆时速两百公里的车子失去了控制,装上了路边的栅栏,富二代当场死亡,一个骑自行车的无辜路人被撞成重伤。
路人55岁,是一家学校的门卫,已经在学校工作了二十多年。
他每天凌晨就要起床,然后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赶在所有人之前去给学校开门。
发生车祸的那天早上,他受了很严重的伤,虽然学校为他支付了一笔紧急手术的资金,但门卫一家面对高达15万卢比的后续治疗费用时却感到无比的绝望。
你全程皱着眉头,看完了这条新闻,然后关掉手机,一句话没有说,又走在了那条熟悉的,去上班的路上。
巧合的是,你从住处到公司骑车去也恰好需要一个多小时。
在今天去上班的路上,你开始注意到了更多的人们。
包括在天桥上值守巡逻的保安,从豪华商场往外扔垃圾的后门进入到另一个世界里的保洁,和坐在各种各样名贵豪车上,随意无视交通规则的富豪们。
这里的穷人和富豪们除了都是印度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张嘴等抖机灵的说法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几乎都不住在城里。
前者是那低廉的工资根本无力负担起城里高昂的费用,只能住在脏乱差的贫民窟中。
而后者则是住在市郊的“农舍”里。
哦?是字面意义上,农民的小屋吗?
显然不是,富人们口中的“农舍”其实就是富丽堂皇的豪宅,只是换了种说法而已。
20世纪70年代时,很大一片土地都是作为农业用途保留的,但当时德里的精英和富豪们开始大规模地掠夺市郊的土地来建造自己的大豪斯。为了在名义上符合规定,他们就把自己的房子叫做“农舍”,仅仅是个名称而已,完全不影响别野的奢华。
哦,该死的富豪,一群国家的蛀虫。你再次对他们表达了友好的问候。
不知不觉间,你已经来到了自己的工位上,坐在狭小的工位前,看着眼前三部令人恶心的,散发着劣质塑料味道的电话,你的心情不算好。
但好在今天的天气不错,窗外的风景很是怡人,可你觉得,这座城市似乎并不属于你。
你逐渐看清了德里繁荣面具下野蛮的一面。
有种姓制度这种遗臭万年的历史痕迹,有印巴分治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有背井离乡的人们。
有着深渊般的贫富差距。有幸福美满享受着新印度生活的富豪和精英家庭,有高档的商场,奢华的住宅,时髦的私立医院,有倡导自由与开放的全球化。
但与此同时,也有着焦虑与挣扎的男人和女人,有大片破败的贫民窟,有无处医治的疾病和无法接受教育的孩子,有住所旁堆放的巨大垃圾山,有不得不每天奔波于贫民窟与富人区之间,为富人们服务奉献的底层劳动者们。
你时常觉得,这似乎不是你想象中的德里,你心目中的那个美好的城市不应该是这样的。
但现实就是现实,你也清楚的知道自己脑海中幻想的画面仅仅存在于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中。
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过微小了,就算你有朝一日成为了印度大面集团的董事长,成为了德里现金王,那又能改变什么呢?
你的思绪仿佛来到了一列火车上,但这并不是你来德里时扒的那辆。
此刻,你正坐在车厢里宽敞的高级座位上,享受着乘务员小姐送到你手边的饮料和餐食。窗外的景象对你而言又是全新的,但你并不知道此时的自己正身处何地,又将要前往何方。
你也完全不知道,在你此时看到的美好景象之下,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怪物。
【over】
(全文终)
2、叶珂再爆猛料!黄晓明和孩子也被波及,杨颖仅剩的“体面”被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