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正严管稀土囤积,外企开始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15日,英媒《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中方正严加管控外国企业大量囤积稀土及其制品的行为,以精准掌握稀土出口供应情况。
一名知情人士声称,“中方向外国公司发出明确通知,不得大规模囤积稀土,否则可能面临供应问题。”另一人还称,中方有意限制核准出口量,以防止外企囤积。
报道指出,这一举措凸显出中方牢牢掌握稀土供应主导权的决心。
报告中还特别提到,“对于大额订单,尤其是超出申请者历史平均水平的订单,中方会进行更严格审查,以防范潜在的囤积行为。”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Michael Hart)6月接受采访时曾澄清,“中国并未拦阻稀土出口,只是出口审批速度比预期要慢。部分延迟与启用新审批系统有关,而非中方阻止出口。”
一名参与出口申请流程的人士也向英媒证实了类似说法。他还补充称,在行业协会及商业游说团体反映企业的紧急需求后,中方会做出灵活调整,比如为需求最为急迫的企业加快审批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有美媒早前发现,中方现行的出口许可制度,正鼓励外国企业在华完成零部件的全生产流程。因为稀土本身及含稀土的磁体出口需获得许可证,而内置这类磁体的大型零部件(如扬声器、耳机或游戏手柄等)则可以获得豁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6月份中国对美出口稀土磁体激增至352.8吨,较5月份增长了660%;总体来看,中国6月向全球出口了3188吨稀土磁体,比5月的1238吨增长157.5%,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38.1%。
这标志着在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后,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所需关键矿产供应强劲恢复。分析师预计,随着更多出口商在6月获得许可证,7月中国稀土磁体的出货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体现了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一贯立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三星、京东方OLED专利战裁决临近,京东方能否避免禁售令?,京东方给三星供应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