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第一股不稳定:Q2营收增53%,但净亏损4.82亿美元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与此同时,稳定币行业监管环境迎来历史性转折——今年六月,美国《GENIUS法案》正式签署生效,首次在联邦层面为支付稳定币建立了清晰的监管框架。该法案首次确立"联邦牌照+100%储备+定期审计"的合规铁律,终结了稳定币的野蛮生长时代。这一变革使长期坚持高合规标准的Circle获得显著优势,CEO Jeremy Allaire指出法案与其理念"高度一致",正推动FIS等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入场。而占据65%市场份额的Tether被迫宣布转型,承诺2025年底前将储备资产全部转为现金及短期国债,行业竞争重心正从监管套利转向合规能力建设。
USDC流通量达652亿美元,自研区块链Arc将上线
财务数据显示,Circle公司总营收与储备收入达6.58亿美元,同比激增5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USDC流通量的显著提升。其中,储备收入同比增长16.1%至6.34亿美元,占整体营收的96.3%,其他收入(涵盖订阅服务和交易收入)虽基数较低,但同比增幅达58.2%,达到2400万美元。
不过,净利润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公司净亏损高达4.8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3292万美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深入分析发现,亏损主要源于IPO相关的非现金支出:一方面,4.24亿美元的股权激励费用因IPO触发员工限制性股票单元归属条件而产生;另一方面,1.67亿美元的可转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则是由股价上涨所致。若剔除这些一次性因素,Circle的经营性利润指标表现良好,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52%至1.26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升至50%。
Circle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Jeremy Allaire表示:“我们为Circle在上市首季的优异表现感 到自豪。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的平台不仅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持续增长势头,更与众多行业标 杆级合作伙伴达成深度合作。”
此外,支付网络建设也取得实质性进展。5月推出的Circle支付网络(CPN)目前已开通4条支付通道,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加速扩张。目前,超100家金融机构正在接入流程中,同时公司还将新增支付通道并推出面向企业的产品功能。财报显示,公司计划推出面向稳定币金融的自研区块链Arc,Arc链把USDC升级为“原生gas”,意味着开发者无需再为手续费兑换其他代币,可直接用USDC部署合约、调用DeFi协议;亚秒级最终结算和CCTP跨链标准,则让USDC在不同链之间像TCP/IP数据包一样自由流动。
在二季度财报中,Circle给出了全年指引。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减去分销成本(RLDC)利润率将在36%至38%之间,调整后运营费用将在4.75亿至4.9亿美元之间。
合规只是起点,真正的较量已转向更深维度
不过,监管红利背后亦暗藏挑战。《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保持100%储备资产并定期接受审计,这无疑会增加Circle的运营成本。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Circle将USDC储备金中的大部分存入“Circle Reserve Fund”,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国债和现金类资产。尽管当前4.1%的储备收益率仍能覆盖分润成本,但若未来利率持续下行,利润率或将面临压力。短期来看,合规投入的增加会推高运营成本;但从长期视角审视,这一政策导向正将行业竞争的焦点从“谁能规避监管”转向“谁能将安全、透明、可审计做到极致”。
合规门槛的提升也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尽管Tether在离岸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储备结构中长期商业票据占比较高、审计透明度不足等问题,在《GENIUS法案》的严格审视下愈发凸显。过去,机构选择USDT主要基于其深厚的流动性,如今“合规安全”成为关键考量因素,Tether不得不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将储备逐步转为100%现金及短期国债,并引入美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月度审计。这一转变不仅压缩了其过去依赖高收益资产所获取的利润空间,也使其被迫进入Circle擅长的竞争领域。
总体来看,《GENIUS法案》的落地标志着稳定币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牌照竞赛”的新纪元。Circle凭借先发合规优势、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场景渗透速度,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但Tether的奋力追赶、PayPal在支付场景的渗透,以及美联储潜在的直接监管,都可能在未来三年内重塑行业格局。能否将短期的监管红利转化为长期的网络效应,将成为决定Circle能否成为“数字美元高速公路”最终赢家的关键变量。
1、文旅多场景消费加速释放内需潜力,文旅多场景消费加速释放内需潜力的措施
3、经济大省新亮点 | 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逐质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