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都知道长期主义好,但有用的习惯一个都坚持不下来,长期主义说说

时间:2025-08-13 19:02 作者:一颗

都知道长期主义好,但有用的习惯一个都坚持不下来,长期主义说说

从第一次接触到“微习惯”这个词,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过去20年了(这东西是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这个词会给人一种突然间打开生活大门的感觉,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掌握任何技能,达成任何习惯。

但等到操作的时候,却发现并不是这样,这玩意跟其他的生活技巧一样,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特别难,绝大部分人就算知道了,依旧啥也干不成,包括我自己,这些年下定决心做的事,也是成的少,没做成的多。

后来再仔细想想,这个词跟汉语里的“日拱一卒”是一码事,说明大家很早都意识到了这是个好办法。

今天这篇可以看做是我最近一年的最新心得,因为我最近确实好像又悟了一些。

想了想这些年真正坚持下来的事,基本上只有两种:

真正热爱的,不需要理由。

然后就是发自内心相信这事有意义,或者对未来是有帮助的。

也就是说,很多事看着很容易,但到了操作层面,很多人很快就因为看不到效果产生了怀疑,进而不信了,然后也就干不下去了,大家想想是不是。

比如一个人下定决心跑步,或者背单词,肯定是有一个契机,让自己有了个冲动,然后希望成为某个人或者某个状态,比如拥有一万词汇量,或者拥有一万公里跑量,变成一个细狗,精力充沛,等等。

但是坚持几天后,可能是太痛苦了,也可能是看不到进展,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对正在做的这事既不热爱也没激情,叠加生活已经够累了,再去做一些新的事,压力太大了,慢慢也就放弃了。

那问题来了,每天早上让你坚持刷一会儿抖音,和背20个单词,有啥明显的差别吗?

前者很喜欢,痛苦度极低,甚至还有欢乐,不需要去思考意义。但是背单词不行,并没有快感,进入不了自动驾驶。

那有啥办法没?

这些年好像只发现了两种办法。

一种是暴力型的,比如用一个假期,把单词量暴力拉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每天高强度学习四五个小时。词汇量上去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相当于阻力变小了,后续继续做这事的难度也就小了。

你说真有这种人吗?当然有,那些培训机构就有这种班,专门讲单词,我还有个同事,以前做程序员,但是在记单词方面非常有心得,35岁之后去培训机构教单词了,一开始工资很低,现在好多了。

这种班里,一个班三十多个人,差不多有五六个能有个突破,剩下的本来啥样还啥样。

也就是说,做大部分事,只要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实力大涨,难度就会暴降,再提升也就容易了。

但是这里也有个问题,你必须相信你坚持的这事是对的,会改变你的生活,最好能爱上这事,否则很快就会重新放弃。人就这样,如果不爱,就很难坚持那些自己觉得没意义的东西。

另一种就是“微习惯”,也就是每天学两三个,周期长,慢慢熬。

可能有小伙伴纳闷,每天两三个,真有人能做成吗?毕竟如果想把词汇量拉到美国小孩的水平,需要一万多(十岁小孩高频使用词汇三千左右,日常一万多,能听懂三万左右),普通人可能有三千基础词汇,那至少要加8000,那么就需要3000到4000天,十年啊,谁能扛得住十年?

但现实不是这么算的,如果你坚持做某件事到了一两百天的时候,这东西已经开始融入血液了,大脑对这事的抵制情绪基本没了。到那个时候,“每天三个”变成了基线,然后哪天状态好再多学几个,状态极好可能一天两百个,一万多词汇,一般用不了一年就搞定了,此后还可以继续背别的。

这东西说起来简单,真到了操作阶段,十个人开始做,一个月后还在做的不到两个。

真那么难吗?

非常难,单纯就是慢慢发现理解不了做这事的意义是啥,进一步觉得太慢了,这种内心的怀疑会把所有坚持都给击碎。

所以最重要的事,就是不断给自己找理由,跟自己对话,给自己做的这件事灌输意义。

“意义”对人的影响大极了,我见过一个很奇葩的,有个老板,大腹便便,从不运动也不自律。他家里供着个释迦摩尼和黄财神,每天早上三点五十准时起来洗漱,四点开始磕头念经,而且要磕108次。

这种磕头不是简单的那种跪在地上磕,而是每次都得站起来,再爬地上磕一下那种。看过《邪不压正》没,里边姜文和廖凡五体投地那种,他已经做了十几年了。就算出差,也要拿个垫子在酒店里做这个操作。把这套做完再回去睡觉或者干别的。哪天如果因为什么原因没做,比如喝多了没起来,第二天会带着极其懊悔的心情做三遍。

为啥这么“疯”呢,因为这个老板坚持认为他赚钱的基石就是福报,那为啥他有福报呢?因为他每天认真供奉神灵。

你说这玩意到底有用没?

我以前觉得没啥用,现在觉得“信”就有用,因为绝大部分事就跟玩游戏一样,多试几次总能通关,他虔信自己是被护佑的,多试几次的积极性要比正常人强得多,多试几次,成功概率就飚上去了。至于玄学上有没有用,我也不知道。

我自己也有个感受。

今年年初准备练引体向上,在家门口弄了一根引体向上杆,考虑到我一个都做不了,又买了辅助绳,准备每天做一个。

到现在坚持快半年了,中间每天都对心理活动做了记录,发现除了前三天,后续每天都想放弃,不断陷入自我怀疑,觉得每天做一个有意义吗?这种自我怀疑好几次差点放弃了。

然后我每天都得给自己洗脑,告诉自己,引体向上和深蹲一样,是大规模调动肌肉群的动作,如果能坚持做起来,可以有效避免年龄大了肌肉流失,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和糖尿病等等。慢慢我发现好像我自己确实信了,现在每天有机会就想多练几个。

这里涉及一个关键问题,不要在心里说,要口头说出来,自己听到自己说的话,才会信。而且把每次的观点记录下来,反复跟自己说,就像你尝试说服别人一样,慢慢“意义感”才能上来。

到了最近几天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以前只能做一个(用辅助绳还很费劲),现在可以连着做三个了,而且阻力很小了,每天出门就想随手做一个,并且开始幻想过一两个月,我应该也可以做组了。

也就是说,微习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帮你留个种子,通过每天“微量摄入”,降低内心的抗拒,一旦心里把这事彻底接纳了,大幅降低了开始的难度。但是这事的意义你还得自己去找,不然没法扩大战果,迟早还是得放弃。

跑步也一样,我每天都得劝自己,如果十年前到现在一直没放弃跑下来,我现在身体状态一定会强太多,为了不让十年后的自己后悔,现在必须坚持下去等等。到现在坚持了四百多天了,现在随着跑步能力上升,放弃的冲动明显降低了。

也就是真正培养长期习惯,得从几个角度下手:

1、降低内心抵抗,这一点微习惯效果特别好,但这只是开始和入门。

2、更关键的是,你得给你做的事找到真正的理由和意义,这样才能真正走下去,并且在微习惯的基础上加量。而且这种“找意义”,你得跟个精神病一样,自己跟自己说,让自己慢慢接受,而且要记录下来,多说几次,慢慢就信了。

3、保证最低量,随机加量,才是真正改变实力的手段。

4、等到实力提升了,痛感不强了,到时候可能成就感压过了痛感,越来越上瘾,不过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当然了,咱们这里聊引体向上,可以是其他任何事,大家都可以试起来,然后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态,跟自己对话。

就写到这里吧,过两年我也快四十了,有种度过了半辈子的感觉,如今世间过得飞快,经常一眨眼,半年过去了。最大的体悟,就是绝大多数问题可能都没有一击必杀的解决方案,都得依靠日常极其缓慢的积累才能解决,指望短期见效本身就是一种病。健康、财务、子女教育上的困顿,都得这样慢慢解决。

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我们自己,在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时同样重要,因为你得自己明白成事的办法。不然只能输出一些类似“坚持”、“毅力”什么的话,这些话正确,但对孩子却没啥实质性的帮助。

时间会带给人真正的奖励,只是你得自己去做那些真正值得做的事,这个过程一般来讲会很迷茫很消极,但是一旦挺过去了,这件事就会变成你真正的壁垒,别人想超越也是很难的。

Top

1、乐道针对L90推出“等车积分”政策:延迟交付每日赠500积分

2、布莱顿新援:能和三笘薰一起踢球很棒,大家都认可他的才华,布莱顿首发

3、宝马也要造硬派越野:消息称 2030 年内量产,直面奔驰 G 级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PAP/detail/dyoeyf.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