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南方网评:CT影像张冠李戴 生命经不起误诊

时间:2025-08-21 14:32 作者:红金

南方网评:CT影像张冠李戴 生命经不起误诊

  医疗诊断中的毫厘之差,可能带来天壤之别的结果。近日,成都某市民反映,其母亲翟女士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时,因CT图像被弄错,误被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并因此服药长达三个月,精神承受巨大压力。尽管院方已致歉,但面对如此工作疏忽,公众很难轻易接受——性命相托的医疗领域,实在容不得半点差池。

图源:澎湃新闻

  误诊所带来的危害是多面且持久的。一方面,翟女士所服用的是针对重症的处方药,这些药物本身可能带来副作用,其潜在影响需要长期观察与评估。另一方面,精神层面的冲击更为深远。被宣判“绝症”,对患者无异于一场心理地震,也将整个家庭拖入无边的焦虑与恐惧之中。诊断一旦出错,足以将患者推入截然不同的人生轨道,或承受无效治疗的身心摧残,或丧失本可保全的器官功能,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医疗流程日益依赖电子信息系统的当下,健全的审核与严谨的责任机制,是阻挡错误的重要防线。此次事件中,当翟女士准备检查时,另一患者误入扫描间,以她的身份完成了CT拍摄。尽管医师事后重新为翟女士补扫,但系统中仍同时保留了两份不同患者的影像。遗憾的是,诊断医生未进一步核验病史,直接依据那份不属于她的影像作出了“绝症”判定。诚然,电子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传达效率,但若管理松散、责任虚置,反而会成为错误的加速器。

  翟女士的遭遇再次提醒我们,医疗安全不是空喊的口号,它必须被切切实实嵌入每一个操作流程的细微末节。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到强化诊断依据与患者病史的逻辑互证,每一环节都需嵌入冗余保障。最关键的,是让对生命的敬畏与如履薄冰的审慎,真正内化为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本能。

  说到底,在性命攸关的医疗领域,“零差错”并非苛求,而是底线。每一次误诊,摧毁的不仅是个体的健康,还有医者仁心的信任基石。重建信任,只能从彻底避免下一个错误开始。生命,经不起侥幸,也承受不起下一次“张冠李戴”的代价。

  撰文 秋巽

Top

1、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城市微更新 卫星视角看变化

2、欲和钉钉“皇城PK”?企业微信何成职场应用一哥

3、开辟中东第二站,美团国际化业务Keeta上线卡塔尔,美团支持国际卡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PBX/detail/ecrial.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红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