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3年多以来新高!沪指突破3674.40点,沪指破3500
8月1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上午9点38分,沪指报3675.26点,涨0.25%,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为2021年12月17日以来的新高。
此外,深成指报11393.11点,涨0.37%;创指报2427.48点,涨0.75%,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3000只。
盘面上,船舶制造、电子化学品、航空航天、通讯设备、有色金属等板块位于涨幅前列,医疗器械、港口航运、煤炭、能源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7月,A股迎来“自下而上”的牛市氛围,创业板指单月涨幅超过8%,沪深两市日成交额屡屡站上1.5万亿的台阶。
市场火热是资金与情绪共振的结果,情绪改善来自中美关系和关税议题的持续缓和,TACO交易和联储降息预期日趋成熟为美元流动性改善提供支点。在弱美元带来的宽松环境中,全球权益市场7月表现多数上涨,其中新兴市场整体跑赢发达市场,越南指数上涨近10%。
A股沉浸在牛市气氛里,哪类资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将市场资金分成四类——国家队、机构、散户、外资,一探究竟。
中央汇金公司的国有资金被视为市场的“定海神针”,其主要持有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宽基ETF。今年5月以来,宽基类ETF持续净流出,而表征市场资金的行业类ETF则在7月迎来持续净流入。在当前市场点位和成交热度下,国家队下场的必要性有限。
机构:公募加仓动力有限,保险资金稳步入市
自7月以来,单笔挂单超百万元的机构“超大单”资金持续净流出;同时,公募基金重仓的科技、金融、消费等板块日均成交额节节攀升。
结合2025年公募二季报数据,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A股股票仓位占比71.4%,过去一年继续下降了3.8个百分点,目前资产净值为3.4万亿,是过去20个季度以来的新低。由此看,公募基金主动加仓动力有限,重仓板块的成交热度或由其他资金贡献。
今年1月,政策层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力争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并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投资股市的比例,险资的配置力量值得重视。
外资:情绪略有回暖
散户交易火热的同时,沉寂许久的外资也在逐步回归。7月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2024亿元,较6月大增36.3%,也是自924 行情以来首度出现日均成交额与成交占比同时上升的情形(以20日移动均值视角来看),这说明本轮外资回暖的“自发性”更强。
彭博跟踪的212只海外上市且侧重投资中国市场的ETF显示,截至8月8日,近一个月整体ETF净流入规模达到1.99亿美元,超过近三个月总和,并达到去年全年净流入总和的47%。
其中,资产规模第一的“金瑞基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ETF”7月净流入8.8亿美元,为今年2月Deepseek行情以来的新高;资产规模第二的“iShares安硕MSCI中国ETF”7月净流入3.5亿美元,为去年924行情以来的新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购票渠道公布,5种方式、N种支付随心选,残特奥会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