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4 20:20 作者:请叫我小蓝
“给先生点烟”打卡照走红后,鲁迅夹烟墙画被投诉,馆方回应
浙江省绍兴市的鲁迅纪念馆有一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网红打卡墙,部分游客到鲁迅纪念馆参观游览,会到这面墙点燃打火机或者香烟,拍一张“给先生点支烟”的打卡照。
鲁迅纪念馆有一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网红打卡墙
近日,游客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认为这幅鲁迅抽烟的墙画不妥,并在8月22日将此事投诉到了“浙里办”,建议将鲁迅抽烟换成鲁迅右手握拳的画面。
女子建议将鲁迅抽烟换成鲁迅右手握拳的画面
孙女士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网红墙画的理由是,该画的原画是鲁迅在自己家里抽烟,墙画去掉背景,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同时还会误导青少年,于是要求对墙画进行更换。越城区文广旅游局的回复称:“鲁迅故里景区为市文旅集团主管,非我局职权范围,建议您直接向绍兴市文旅集团提出。”
越城区文广旅游局的回复截图
8月24日,上游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孙女士,她称自己是一名控烟志愿者,平时经常关注公共场所禁烟的话题。之所以这次投诉鲁迅纪念馆的墙画,是8月20日看到了一个帖子。据她回忆:“当时社交平台推给了我一篇在鲁迅吸烟版画前,女生双手交叉的禁烟图,我才知道有这么大一幅室外广告版吸烟图。”
为了让投诉更有可行性,孙女士称自己查询了很多有关鲁迅的版画,无意间发现了鲁迅抽烟原图烟纹更小,而且有书房背景。“原画是迅哥(鲁迅)在室内吸烟,而不是室外公共场合吸烟。”她补充道。目前孙女士就此事进行了二次投诉。
鲁迅在自己家里抽烟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绍兴市文旅局以及绍兴市文旅集团,因为是周末,官方电话同样是无人接听。随后记者致电了绍兴鲁迅纪念馆,一名工作人员承认鲁迅抽烟的墙画是该纪念馆的著名景墙,的确有游客在游览时拍给鲁迅点烟的照片。至于投诉的情况,她并不清楚,需要询问上级。
在向上级领导询问后,该工作人员在晚些时候给记者回电:“已经反馈给领导了,领导说知道这件事(投诉),现在已经在处理了。”
延伸阅读
"鲁迅同款毛背心"爆火 鲁迅长孙:并不感到吃惊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上海书展上,一款“鲁迅同款毛背心”火上热搜。
这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文创品牌“人文之宝”推出的“鲁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吸引年轻一代争相抢购。有网友戏称,这是文豪的战袍,穿上秒变“人间清醒文学青年”,也有作家表示,穿上之后写稿更快了!
鲁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
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告诉南方+记者,多年来,他与基金会的同事们一直密切关注鲁迅文创等话题,因而他对这款文创产品的“爆火”现象并不感到吃惊,“鲁迅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文化旗帜,他逝世近90年,但他在全球的影响力依旧无法撼动。”
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
“毛背心”的诞生与广州有关
这款文创产品的原型来自1930年鲁迅的一件标志性穿搭——紫色绞花针织背心,原件现珍藏于鲁迅纪念馆。
这件背心的诞生,还与广州有着一些渊源。1926年秋天,许广平在广州为鲁迅亲手编织了一件紫色绞花针织背心,并从广州寄到上海,在鲁迅与许广平的往来书信合集《两地书》中,许广平写道:“今天放假休息,早上无事,仍在寝室里继续编织……”
信中提到的背心,正是这件紫色背心。收到背心后,鲁迅立刻穿上,甚至写信“炫耀”:“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须棉袍了。”
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十分喜欢这件背心,曾穿着它上课、会友、拍照、伏案写作。如今,在鲁迅纪念馆这件毛背心与泛黄的手稿并置,不仅成为时代洪流中一抹温柔的注脚,也是许多读者心目中鲁迅先生的标准形象之一。
鲁迅身穿紫色毛背心
记者发现,这件“鲁迅同款毛背心”被复刻以后,不仅受到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引发“鲁迅OOTD”风潮,许多名人学者也都兴致勃勃地穿了起来,其中不乏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化学者赵冬梅,古董鉴赏家马未都等名家。它让鲁迅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形象,而是一个真实可感的人。
赵冬梅穿上“鲁迅同款毛背心”
截至目前,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鲁迅同款毛背心”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已跃升为今年以来最为出圈的文化符号之一。
有评论表示,这款产品不仅还原了历史细节,也赋予了文化温度,成为人们表达文化认同、展示生活态度的理想载体。
“它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当代消费语言,消费者更愿意为‘既能彰显品位又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买单。此时的购买行为已不仅是普通的消费,更是一次 ‘知识分子风’的文化参与和圈层身份的表达,情感共鸣与时代情绪拉满。”全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及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平云表示。
“鲁迅同款毛背心”的爆火并非偶然,它映射了当下文创消费的巨大潜力。记者在广东文学馆的“鲁迅家”展览厅里也曾看到这件“毛背心”的复制件,据广东文学馆工作人员王玥介绍,广东文学馆也正在进行鲁迅文创的开发工作,目前已设计了一款以鲁迅故居白云楼为原型的开合式冰箱贴。
“鲁迅曾在广州住了八个多月,在白云楼中编订了《朝花夕拾》《野草》等重要作品,我们希望这款冰箱贴能够通过还原历史场景,将鲁迅在广东的文学创作与日常生活关联起来。”在王玥看来,鲁迅的文创产品之所以能出圈,一方面源于鲁迅的国民认知度,另一方面也与其作品中的批判精神密不可分。“当毛背心成为一种时尚符号,当鲁迅成为年轻人的‘嘴替’,鲁迅精神正在文创载体中实现从历史到当下的穿越。”
广东文学馆中的毛背心仿制品
对轻视名人形象的文创开发说“不”
“我对文创开发这件事情持有乐观的态度,我们不能够让名人和名人的文学作品,一直‘躺’在故纸堆里,和年轻人保持遥远的距离。”周令飞介绍,除了文创,现在还有非常多的“黑科技”表现手段,让名人的展示从平面转向立体,从静态转向动态。
“通过这些方式来拉近人们与名人的距离,我觉得是好事。这是我们把经典、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周令飞说。
白云楼鲁迅故居
不过,令人担忧的事情正在发生。这些年来,周令飞发现,市场上有不少“问题产品”,对鲁迅肖像进行各种萌化、恶搞。比如将鲁迅形象设计成四方脸臭豆腐形的,圆脸面团型的,戴海盗眼罩的,甚至是染金发挂金项链的……种种乱象,让他和其他家属、基金会同事备感痛心。
数据显示,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科书共集纳鲁迅文章15篇,影响持久而广泛。而“恶搞风”的鲁迅文创,会让青少年对鲁迅形象构成错误认知,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名人的文创,和文物的文创是不一样的。以名人肖像创作卡通形象并进行文创开发,本质是‘肖像的艺术化二次加工+商业转化’的复合行为。这些贬损鲁迅形象的文创产品,侵犯了鲁迅的姓名权、肖像权,肆意将鲁迅严肃、深邃的形象变得庸俗不堪。我们要从多个维度来净化市场,才能够获得中国文创健康发展的空间。”周令飞表示。
记者了解到,对英烈、历史伟人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人物,即使去世,其肖像(及卡通衍生形象)也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的保护。也就是说,若对鲁迅、雷锋等形象造成歪曲、调侃,会构成违法行为。
中国文学家鲁迅
“相关文创设计还是需要在艺术表现与尊重人格之间找到平衡。英雄的崇高性不在于流量密码,而在于精神传承。他们真实的身影,本身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周令飞说。
而在刘平云看来,广东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是一座文创开发的“富矿”。除了鲁迅,还有孙中山、梁启超、黄飞鸿、冼星海等都适合用来打造“文化IP”。
“相关机构应扮演好 ‘守护者’‘连接者’和‘赋能者’ 等不同角色。”刘平云表示,这些IP的开发,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从历史符号到现代IP”的转化。例如由政府文化部门牵头,建立“广东文化名人IP资源库”,对名人的历史资料、图像、经典语录、精神符号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数字化归档,明确版权归属与授权规则。同时还要建立“产、学、研、销”一体化平台——由博物馆、纪念馆提供内容支持,高校、设计学院提供人才和创意,文创企业负责产品落地和生产,再通过景区、线上平台、社交媒体进行销售。
1、“剑鱼”升级为强台风!台风10级风圈已横扫海南 风雨最猛烈时段来了
2、中央气象台:我国南部海域将有8级以上大风,中国沿海海域大风预报
3、媒体人:中国台湾P联赛球队更迭 高雄钢铁人退出&洋基工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