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中国强制社保没有解决的公平问题,国家强制缴纳社保

时间:2025-08-15 19:13 作者:爱玛仕打桩机

中国强制社保没有解决的公平问题,国家强制缴纳社保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以及六个典型案例。结果,关于“不缴社保”约定属于无效的司法解释,犹如丢下了一枚震撼弹,连日来引发社会讨论与反弹声不断。有舆论形容,这将引发“一场打工人和小微企业互相残杀”。

一时间,网上的批评声与焦虑宣泄不断。反对声中有的雇员认为不划算,现在交的钱退休后未必能“回本”;还有低收入者称今天的生活费都不够,哪顾得上几十年退休后的养老问题;也有人指在今天的世道下,小微企业已是薄利,如果还要给员工交社保恐怕会有成片小企业关门大吉。与此同时,一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段子也在支招,比如雇用小时工不停轮班、招募不用再交社保的退休人员等等。

引发争议的导火索,是将于9月1日实施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其中第19条写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

也就是说,此前一些雇员希望手里多拿些钱,宁愿放弃社保的这种劳资协议在法律上无效。最高法的法官并解释,雇主如果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除了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经济补偿的标准是劳动者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中国社会普遍将这个变化,理解为“中国强制社保时代来了”。

这个说法既对也不对。因为中国早在2011年开始就把为职工缴纳社保当做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缴纳社保本来就是强制性的,但现实却是有大量企业规避为员工缴纳社保或缴纳不全,员工也可能是不介意或在没选择的情况下被迫接受。

按理说,强制社保对劳动者有利,它逼迫企业不能以压榨工人利益的方式来控制成本,是中国走向共同富裕,遏制企业低效竞争、“反内卷”,走出低劳动成本生产模式的必经之路。然而,这次的强制姿态依然没有触及社会长期存在的养老金不公观感,也还有许多其他问题待解决。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养老保险体系。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0.7亿人,但若进一步审视,其中只有2.46亿人缴齐社保“五险一金”(分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大约只占劳动人口的三成。

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中国社保问题的另一个突出现象是作为大头的养老金差别极大。国央企、事业机关人员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还享有补充养老保险,即所谓养老保险第二支柱。补充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主导,一般上是企业缴纳员工工资的8%,雇员缴纳自身工资的4%,资金全归雇员个人养老账户,不记入集体的统筹账户。数据显示,中国有4000万这类补充养老金账户,户主的丰厚退休金让人羡慕,构成了体制内外退休待遇的巨大差别。

在极其复杂的中国社保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则是第一支柱,有10.7亿人参保,覆盖率已不低,但基本养老保险又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两大块,水平也是天差地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5亿多人,缴纳比例为雇主16%,受雇者8%,雇员所缴的记入个人账户,企业缴的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则没有正式职业,他们在官方每年公布的最低与最高缴费标准之间任意选择标准并按年缴费,比如北京市2024年的缴费标准为一年1000元到9000元之间。由于缴费率低,退休待遇也低了许多,按照中国媒体用官方数据计算,中国城镇职工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3500元左右,另有1.78亿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均约223元。

在“强制社保”后,一些城市打工人的雇主可能会被“强制”为雇员缴纳社保,也许可以让更多人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但更大的可能是,由于对社保制度缺乏信心,民企雇主与雇员把“放弃社保”协议转入地下,或继续隐藏实际的薪资水平,形成游离在正式经济之外的灰色经济。

质疑者认为,官方强制缴纳社保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扩大社保的资金池,以缓解老龄化下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这应该也是官方的目的之一。即使如此,官方也可以在扩大覆盖面的时候,让政策红利更多、更清晰地向低收入者倾斜,让社保真正发挥劫富济贫的作用。

Top

1、新华书店上中下三册买了近240元,网上买的话不到60元,谁还去书店?,新华书店买书贵吗

2、广州普通工薪三口人家午餐食用菜,广州三口之家开销

3、如果日本拥核,中国是否应该像美国对付伊朗一样行动?,如果日本发展核武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PIU/detail/rnniip.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爱玛仕打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