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亚洲漆王”吴清亮:98载人生,一半是油漆,一半是中国根

时间:2025-08-14 21:34 作者:桃花勺勺

“亚洲漆王”吴清亮:98载人生,一半是油漆,一半是中国根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华见

“发达了,别忘大吴村。”

这句话,他记了一辈子。

8月12日,新加坡传来消息。吴清亮走了,享年98岁。

这个名字你可能陌生,但他创的牌子你一定听过——立邦漆。

从贫民窟的穷小子到新加坡首富,从倒卖废油漆到执掌世界级涂料帝国,他用近百年人生,写了个华人奋斗的故事。

更让人记挂的是,这位出生在新加坡的潮汕人,一辈子都在说:“我的根在中国。”



PART.01

从“臭漆王”到油漆帝国

三次创业赌出的传奇

1927年,新加坡河谷的贫民窟里,吴清亮出生了。

父母是从广东潮州“过番”(到南洋谋生)来的移民。父亲卖苦力,母亲洗衣裳,一家五口挤在小破屋。

他童年记忆里,总飘着煤油灯的味——直到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了新加坡,一颗炸弹在附近炸开,灯碎了,学也没法上了。

吴清亮的父亲担心14岁的儿子会被日本人抓走,将他送到马来西亚胶园。那时候,吴清亮天没亮就起来割胶,手上划满口子。

第二年,他回到新加坡,跟着姐夫编渔网,这才攒下点钱。18岁那年,他跟朋友凑钱开了家汽水厂,牌子叫“青蛙”。

结果呢?没经验,一年就垮了。“钱赔光了,只剩一屁股债。”

穷途末路时,他进了家五金行当学徒。送货、收账、搬铁钉,一辆三轮车装400多斤货,跑遍新加坡河两岸。就是在这儿,他盯上了油漆。

1949年,二战刚结束,英国军队在新加坡拍卖废油漆。吴清亮盯着那些凝固、沉淀的漆膏,眼睛亮了。他低价全收了,回家翻化学词典,自己兑溶剂、搅颜料。

“就像熬粥,得搅到匀溜。”他把翻新的油漆灌进新罐子,叫“鸽牌”,卖给小商贩。这生意被人笑称“臭漆”,他倒不介意,后来得了个外号——“臭漆王”。



这是他第二次创业,赌对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新加坡限制进口,本地油漆价格飞涨。他两块钱收的废漆,加工后能卖400块。“那时候才明白,机会藏在别人看不上的地方。”

1955年,他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油漆店。不再满足于“翻新”,他揣着钱去了日本。当时的日本涂料株式会社(日涂)是行业老大,他蹲在工厂学技术,一口一个“请教”,硬是把人家的配方和工艺摸了个大概。

1962年,日涂想进东南亚市场,找上了吴清亮。他拉着日涂合资成立“立时集团”,自己控股60%。这是他第三次创业,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为了拓市场,吴清亮带着儿子吴学人闯印尼。10天里,父子俩开着辆菲亚特,从最西头跑到最东头,穿越热带雨林,过河时连车带人淌水。最后车报废了,却签下了一堆经销商。



当地人排华,他就说流利的马来语,递烟、唠家常。“他总能让防备的人放下戒心。”吴学人后来回忆。

到70年代石油危机,油漆价格暴涨,吴清亮靠着印尼工厂的库存,又赚了一大笔。

1974 年,吴清亮做油漆生意近 10 年,已有规模。他成立了吴德南集团,后来又和日涂在新加坡合资建了 “立时集团”。

此时的他,早已不是“臭漆王”,而是东南亚涂料界说一不二的人物。

PART.02

立邦入华

把油漆刷进中国的千家万户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消息传到新加坡。

吴清亮盯着报纸,跟身边人说:“10亿人的市场,要是每家刷一遍墙,得用多少油漆?”

第二年,他就飞到北京,跟红狮涂料厂谈合作。可到了潮州老家,他傻了——村里墙都是白水泥、白石灰刷的,没人懂“涂料”。

“前期亏得厉害。”他后来坦言。但他铁了心,卖掉东南亚几家分公司,把钱往中国砸。

1990年,一个消息让他彻夜难眠:中国和新加坡建交了。

看着新闻里“建立邦交”四个字,他拍了桌子。“就叫‘立邦’!”他对团队说,“立时集团的‘立’,国家的‘邦’,多好。”

立邦这个牌子,就这么定了。

为补贴立邦在华投入,吴清亮卖掉了自己手上的其他行业公司。

其中,他有一间名叫Only Industry的电子厂,主要给苹果代工。在当时,这行当处于计算机蓬勃发展的黄金期,非常赚钱,但他还是在2000年毫不犹豫地以16亿新币卖掉了。

同时,1999年,他卖了亮阁公司(地产相关)59%股份,得1.75亿美元;2001年,又卖掉市值10亿美元的安利工业。

连做了几十年的伊丽莎白医院,也都卖了。

他觉得,代工没自己的品牌站不住脚,要专心做涂料。

为了让中国人接受油漆,他敢于在营销上砸钱,这在当时属于“冒险”的行为。1993年,立邦在上海投了3000万电视广告。画面里,崭新的房子刷着各色油漆,配着一句“立邦,刷新生活”。

当时同行都觉得疯了——涂料哪用得着打广告?但吴清亮不管,每年从销售额里掏出12%投广告。



(立邦中国旗下雅士利涂料(苏州)有限公司工厂,图源:立邦中国)

慢慢地,中国人家里开始变了。

白石灰墙换成了立邦的“梦幻千色”,小区外墙刷上了耐脏的立邦漆。到今天,立邦在中国建了70多家工厂,近1.1万名员工,成了家喻户晓的牌子。

根据《涂界》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涂料百强榜显示,立邦以251亿元营收、6.14%市占率连续11年夺冠,自2015年首登榜首以来持续领跑。



“在中国投资,是我这辈子最对的决定。”吴清亮不止一次说。

PART.03

半个世纪的博弈

从合作到控股,他成了日涂的主人

立邦的故事里,绕不开日涂(日本涂料株式会社)。

这两家纠缠了半个多世纪。

一开始,吴清亮是日涂的经销商。后来合资成立立时集团,他占60%股份。日涂看着立邦在中国火了,眼热了。2006年,日涂提出要“子公司化”,想把合资公司变成自己的。

吴清亮没慌。反而叫儿子吴学人出手,悄悄增持日涂股份。到2008年,吴德南集团成了日涂最大股东。

2012年,日涂启动“反收购程序”。吴清亮亲自出面,跟日涂掌门人谈判。“我们不是来抢的,是来一起做大的。”



(2012年8月,新加坡立时集团迎来50周年庆典。图源:立邦中国)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吴德南集团持股日涂超50%,立邦系并入日涂。这下,日涂从行业十名开外,冲到了全球第四。

日本媒体酸溜溜地说:“这是被吴清亮‘偷’走了。”他听了,只是笑:“商业不是打仗,是找共赢。”

PART.04

根在中国

他把乡愁刻进家乡

吴清亮的母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发达了,别忘大吴村。”

这句话,他记了一辈子。

1979年第一次回潮州大吴村,他看到孩子们在破祠堂上课。当场拍板:“建学校,钱我出。”第二年,大吴小学盖起来了。



后来,他以父亲吴松昌的名字建了松昌中学,以母亲李秀英的名字修了秀英医院。自来水厂、环乡公路、卫生厕所……村里能想到的基建,几乎都有他的影子。

“环境再美,经济落后也没用。”他不止一次带专家回村,琢磨着怎么帮家乡搞产业。华侨瓷厂就是这么来的,解决了不少村民就业。



2024年6月,98岁的他最后一次回大吴村。

刚回到村里,身边的人俯身贴耳问他:“李秀英是谁啊?”

吴清亮露出了笑容,很清晰地回答:“妈妈。”

这一刻,所有人都动容了。


(图源:东方娱乐)

坐着轮椅,看了松昌中学的新教学楼,摸了摸秀英医院的墙。临走前,他指着废弃的旧幼儿园说:“改成村民活动中心吧,叫‘大吴会客厅’。”


(图源:中国侨网)

6个月后,会客厅落成。里面有茶书院、潮戏剧场,还有他特意让人摆的潮汕老家具。女儿吴婕人在仪式上说:“父亲总讲,什么都能忘,根不能忘。”

根据立邦中国官网资料显示,吴清亮先后捐建了桥梁、道路、医院、电厂、水厂等基础设施,累计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同时助力大吴村成为广东省文明村,带动其他侨胞参与,90% 公共设施来自侨胞捐赠。

大吴村的村民感激道:“吴清亮先生虽然旅居海外,但不忘桑梓,只要家乡有需要,他总是无私捐建惠民项目。

怀着一颗祖国心的华商,这就是他的底色。

他在自传里写:“我有中国血统,从小读中文,骨子里是中国人。”

吴清亮很少接受采访,一辈子就接受过一次专访。《福布斯》曾多年漏算他的财富,他也不在乎。

生活里的他,一半时间在游艇上。几艘“白兔号”游艇带着他走遍了佛罗里达、地中海。船员说,老爷子不爱谈生意,就爱钓鱼,钓上来的鱼分给大家煮潮汕粥。

在公司,员工叫他“阿亮”。有老员工记得,他每次路过车间,都会弯腰捡起地上的油漆刷:“这东西能再用,别浪费。”退休的潘楚玉说:“他见了我总问‘阿妹,最近好吗’,一点架子没有。”

他常说:“赚钱不是目的,能帮到人,钱才有意义。”除了家乡,他还捐了新加坡癌症中心、心脏医疗基金,因为家人多受癌症困扰,“想让更多人少点痛苦”。

98岁离世时,他的身家是130亿美元。但松昌中学的学生记得他讲的故事:“我年轻时搬铁钉,累得想放弃,一想到老家的祠堂,就觉得得扛住。”

大吴村的老人记得他坐在祖屋门槛上的样子:“他说,这里的泥土比金子亲。”

这些点点滴滴,织就了这位“亚洲漆王”的传奇,不过,他的故事从来不只在于油漆:从废漆桶里熬出的不只是财富,还有潮汕人“爱拼才会赢”的韧劲;立邦漆刷亮的不只是墙面,还有一个华人对故土的深情;与日涂的博弈里,藏着的是华商“和而不同”的智慧。

他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商业版图,从来不止于工厂和账本。

那些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认同,那些跨越山海的家国牵挂,才是最坚实的地基。就像他刷在墙上的油漆,历经风雨,底色不改。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Top

1、马斯克展示 SpaceX 第三代星舰,采用全新设计的格栅翼

2、634亿市场碾压电影!刘晓庆李若彤扎堆短剧,10天拍完赚千万

3、香港新增2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PRC/detail/aoeyun.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桃花勺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