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的重磅信号,很多人都理解错了!,大会什么意思
近期市场的焦点很多,尤其是这两天,大家无疑都聚焦在政治局会议上。
因为此前市场给了太高的预期,这次大会其实是低于预期的,而且三季度可能也不太会有刺激政策。
尤其是在“反内卷”如火如荼的当下,大会却没有明确提及大家一致YY的“反内卷”。
很多人不免兀自猜测,难道这就要纠偏了?
其实,大会上虽然没有直接点到“反内卷”,但也提到“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本质上说这就是反内卷。
此前的一个信号,同样是直指反内卷方向不会变!
7月20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一篇题为《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着力做强做大民族品牌》的文章,点赞长城汽车及其董事长魏建军 。
这是继华为任正非之后,《人民日报》再次聚焦民营企业家 。
尤其是,在汽车行业以价换量严重内卷,在魏建军汽车产业出现“恒大”观点引起热烈讨论的当下,点赞不卷价格战的长城汽车,可见背后深意。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信号是,前阵子一个重磅会议上,高层做了重要讲话,针对一些问题,权威媒体罕见地引用了高层口语化的表述以警告——
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
这句话对地方的警告非常大!
你想象一下, 在部门经理会议上, 老板 突然批评 :“看你们报上来的计划,个个都去追热点,有能力的搞、没能力的也搞,基础工作谁来做!出了问题谁负责!”瑟瑟发抖了吧......
这是高层对早几年提出“新质生产力”后,很多地方不管产业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闭眼就是扎堆搞各种新产业的及时纠偏。
否则长期发展下去,大量低水平重复投资,可能会重演当年光伏、半导体烂尾潮的一地鸡毛。
同时,另一高层近日也提出,要遏制发电动车行业的“非理性竞争”,直指新能源产业。
针对内卷、尤其是汽车内卷的警示非常多,今年以来更是直接出手。
6月1日起 正式 施行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6月10日,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多家重点汽车企业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不超过60天。
7月9日, 工信部在 “ 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 ” 开通 “ 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 ” ,受理中小企业情况反馈。
在款项这件事上,再也不能以大欺小。
以上种种都表明, 政策层面对 汽车行业“ 以价换量 ” 这种不可持续、损害行业根基的发展模式的彻底否定。
那么,上头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这么重视汽车反内卷?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政策窗口。
2026年初,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力度将按计划减半,市场预期需求减弱。
此时若行业仍深陷价格战、利润稀薄,政策退坡带来的冲击将被几何级放大。
要知道,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广,从钢铁、玻璃、橡胶等原材料,到芯片、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再到庞大的销售、售后网络,关乎数百万就业、地方财政收入乃至整体工业产值。
可以说,一个健康盈利的汽车产业,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现在呢,始于2023年初并持续至今的价格战,已将整个产业链拖入深渊,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
首先是车企利润一再被摊薄。
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崔东树 测算 :
2023年,国内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大幅低于历史正常水平,仅有5%;
2024年,行业销售利润率进一步降至4.3%,处于历史低位。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公布的数据 也 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利润率刚刚超过4%,处于历史低位。2021年至2024年,行业利润率逐年下滑,由6.1%降至4.3%。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汽车年产销突破了3000万辆。车企越卖越不赚钱。
此外,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企业,也苦不堪言。
像上游锂电行业,也出现低价竞争的严重内卷,锂电池产业板块104家上市公司中,去年有65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超60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
这也就导致了工业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双双处于低位,且有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目前,工业产能利用率处于下行中,并接近2016年低位。
尽管 2024Q4 和 2025Q1 受“抢出口”影响,工业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但随着外需的提前释放,以及美方随时可能来的幺蛾子,出口可能继续承压,工业产能利用率有进一步下行的风险。
工业企业利润率也在持续下滑, 2024 年下降至 5.39% ,已低于 2015 年的 5.76% 。今年 1-5 月,进一步回落至 4.97% 。
当企业发现投入巨资扩产却难以盈利时,投资意愿必然跌入冰谷 ,所以数据一直起不来。
6月制造业PMI升至49.7, 但 弱于季节性水平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降至47.9, 都在说明 制造业景气度回升的基础 有待 夯实。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每次社融数据一出来,乍一看又是大超预期,但市场却总是不买账。
像今年上半年社融数据出来,增量22.83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4.74万亿,好像还不错。但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发债在撑,要么就是国企贷款。
政府债券撑社融,好的是说明财政在发力,万事有强大的财政兜底。但也说明内生动力的不足,广大中小企业依然没有动力借贷扩产。
钱难赚,利润低,谁敢扩产啊。
我们之前也讲过,经济要发展起来,一定要靠内生动力。
只有企业真的赚到钱,职工薪资福利普遍、持续涨起来,经济复苏才是真正的企稳。
持续内卷不仅吞噬利润、窒息创新,更会拖累整个制造业投资意愿,让社融增长徒有虚名。
这场反内卷风暴,并不是简单的行业洗牌,是避免产业根基被掏空、为经济内生复苏赢得空间的生死之战。
唯有刮骨疗毒,方能重振生机。
2025,注定不平静。
在大转型过程中,家庭财富正在发生大迁徙与大洗牌。老百姓该怎么办?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机会?
公开场合不便多说,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
顶级经济学家+实战派大咖的投资观点;创新药、机器人、华为概念…产业链全解析等最新资本市场分析情报。
我们一起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找到确定性机会!
THE END
1、白宫: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 将对加拿大关税税率上调至35%
3、赢学流量到底是怎么回事?用最近美帝水灾例子来简要分析,赢学教育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