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一边巨亏,一边跑路,家装公司还敢信吗?,装修公司装修一半跑路被判刑

时间:2025-08-01 12:06 作者:高槻一

一边巨亏,一边跑路,家装公司还敢信吗?,装修公司装修一半跑路被判刑



「核心提示」
最剧烈的洗牌期,谁能活下来?

作者 |詹方歌

刘杨

你敢把几十万的装修款,交给一家“明天能不能开门都难说”的公司吗?

近期,家居行业巨头红星美凯龙因阿里系股东计划减持约4亿元股份,股价连续大跌,行业动向再度引发舆论关注。但这远非个案——2024年以来,东易日盛宣布重整,住范儿资金链断裂,靓家居、居然之家等头部企业也接连传出高层变动甚至意外事件。

知名家装企业频频出事,让不少消费者和供应商感到不安,整个行业正在承受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与信心的考验。

昔日“金饭碗”变成“高风险区”,家居行业到底怎么了?

1、危机为何接连发生?

过去两周,两位家居行业的大佬相继跳楼,也将家居行业艰难挣扎的现状再次推到公众面前。

有消息称,7月17日,广州知名家装公司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警方发布的通报中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紧接着,公司宣布因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以“整装校长”著称的曾育周,早在2008年就率先在国内推出按平米计价的全包套餐,如今,这位先行者的陨落,成为家装行业困境的缩影。

更让人唏嘘的是,仅仅十天后,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居然智家(原“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也被曝坠楼身亡。

此前,汪林朋曾被立案调查,有行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可能与之前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上市有关。《长江商报》曾报道称,汪林朋在居然之家上市后依靠二级市场减持和协议转让,通过上市公司套现约40亿元。

和靓家居不同,从商业模式来看,居然之家并不做整装,而是做家居建材卖场生意。一边做自营卖场,对家居建材品牌出租摊位,一边大搞加盟,收取品牌加盟费用。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广州多家居然之家加盟店以“国补”诱导消费,不交付产品卷款跑路,而居然之家方面除了收取加盟费之外,对加盟商的失信行为并无作为。

实际上,类似的经营危机远不止个别企业。去年10月,老牌家装上市公司东易日盛宣布破产重整;住范儿则在今年6月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危机;知名家居app“好好住”同样在今年4月宣布停服退出市场。至于红星美凯龙,不仅股价承压、上半年净利预亏19亿左右,其创始人今年也遭遇立案调查并辞任高管职务。

这些事件横跨传统龙头、创新平台、互联网新贵、资本宠儿。各类模式、各类“玩家”均遭波及。过去那些借助地产红利、资本助推实现高速扩张的家装公司,如今大多难以独善其身,行业集体步入深度调整期。

更直接的受害者,则是无数普通消费者和供应商。对他们来说,每一次家装公司的出现经营风险,都意味着装修款项难以追回、上下游欠款无处讨要,以及信任关系的全面断裂。这种环境下,家装公司到底还能不能信?

2、钱去哪儿了?

家居装修行业链条极长,涵盖设计、材料、施工、监管、售后等多个环节,本应各司其职、稳健运转。然而,家装公司作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中介,却频频成为风险爆点。一旦出现破产、重整或资金链断裂,这根纽带也随即断裂,殃及上下游,甚至波及每一个普通消费者。

以靓家居为例,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供应商表示,在与靓家居合作的四年间,工程款账期不断拉长,从最初的十几天延长至数月,最后甚至无法结算。靓家居公开破产清算后,众多债权人只能被动登记,等待复杂且漫长的兑付流程。对于许多家装从业者来说,这几年“收不到钱”几乎成了行业普遍现象。

对于普通消费者,家装公司经营危机带来的冲击更为直接。

住范儿资金链断裂后,许多业主发现,虽然自己已支付高额的装修预付款,家却只完成了局部施工,剩下的烂摊子无人收拾,预付款更是难以追回。即使少数品牌供应商或协会愿意“兜底”,免费帮忙完成部分工程,也难以覆盖所有受影响的业主。

为何资金如此容易“消失”?根本原因在于行业普遍存在的“资金池”模式。家装公司通常会在签约或开工前,要求业主支付高达总价六成甚至更多的预付款。但这些资金在公司内部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专款专用”,而是被挪用于公司其他支出,本质上属于“拆东墙补西墙”。

有装修从业者向《豹变》透露,不少家装公司财务实际并不分离,业主付出的预收款,不止会被用来填补供应商此前未结的款项,还会被用来负担广告、员工工资等支出。

这种运营模式在高周转、持续扩张的阶段还能勉强维持表面繁荣,可一旦新订单减少、资本收紧或扩张失控,资金链便极易断裂,经营危机也就成为难以避免的结果。

在资金压力之下,各类装修贷随之盛行。上述从业者表示,目前的大环境下,家装公司想要经营下去大多依赖融资。想拿到融资势必要做大流水,这也是各大家装公司近年来强推装修贷的原因。“消费者向银行申请的装修贷很多直接走到家装公司的对公账户上,这就意味着家装公司能刷出来大几十万的流水。”

表面上,客户贷款直接汇入公司账户似乎很方便,实际上却进一步加大了资金风险。尤其当公司现金流出现危机时,违规挪用装修贷已成“续命”常态,无异于加速资金黑洞的形成。

住范儿某负责人在与受影响业主沟通时曾坦言:“装修贷款有助于公司在短期资金有压力情况下快速回款,如果你是我,会怎么选择?”

3、谁能活下来?

家居行业快周转模式的崩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地产行业萧条的影响。随着地产红利期的结束,增量房增速放缓,我国也迎来了存量房时代。亿欧智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存量房储量在3.5亿套左右。

从2020到2024年,我国新房装修占整体装修需求的比例从48.9%下降至35.9%;而存量房翻新所占比例则由11.4%上升至22.7%。同一时期,家居行业的零售规模也出现明显波动。2024年行业总零售额虽然略高于上一年,但增长率已明显放缓,家装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承压。

与此同时,家装公司作为资源整合者的利润空间也在持续被压缩。亿欧发布的《2024中国家居行业观察报告》显示,目前,房地产开发商的精装业务逐渐成熟,家装企业的利润不断被蚕食。上游原材料、人力成本以及获客成本持续上升,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蛋糕变小的情况下,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行业普遍遇冷,仍有部分头部企业实现逆势突破。今年一季度,欧派家居虽然营收同比下滑了4.8%,但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同比41.29%的增长,毛利率也实现了4.31个百分点的提升。公司方面表示,这得益于持续的“控本降费”、供应链改革以及自动化产线升级等措施的逐步落地。

欧派将2024年定为“大家居服务升级元年”,其董事长曾表示,过去家装行业驱动力是房地产交易,现在的驱动力则是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换句话说,未来,品牌、服务、设计这类软实力,将比价格和玩转资金池更加重要。



同样取得增长的还有贝壳旗下的家装业务,今年一季度,其家装家居的净收入达到29亿元,同比增长22.3%,对公司贡献的利润率也创下新高。贝壳称,主要是由于房产交易业务推荐的客户带来的家装订单量增加。

在业内,贝壳所做的产业链延伸几乎是最长的,也因此拥有其他家装企业不具备的渠道优势,而其常年在消费者心中积累的口碑,也同样作用在家装业务上。另外,其从存量房交易、租房时期就积累下来的数字化经验,也在进一步赋能家装业务,对传统家装行业进行进一步改造。

可以看到,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抛弃“高周转+资金池”路径依赖,转而重视产品力、服务体验和供应链整合。随着产业链数字化、标准化和本地化进程加快,品牌企业、头部平台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相较之下,那些只依靠资金拉动和规模扩张、欠缺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公司,很难在行业洗牌中活下来。

商业世界的变革从来残酷,而且没有终点,产业本身也正是在一次次迭代中保持活力。长远来看,洗牌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坏事。但在企业经营风险频发的当下,供应商和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仍是眼下最重要的议题。

Top

1、还要欺骗多少女性?,欺骗多名女性感情

2、中国要做最坏打算:若俄不幸解体 这块1000万km²土地 不要被别的国家抢了去

3、又一汽车巨头采用国产混动技术!,国产汽车混合动力都有哪几款车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PXC/detail/anjwim.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高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