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云系列(147)——收拾毫无诚信可言的印企绝不手软,国际风云诡谲多变
近日,官媒爆出一起印度企业靠欺骗手段将我国上百吨稀土转卖给美国军工企业的恶劣事件。
印度企业 Sona Comstar 通过伪造30余份《最终用途承诺书》,向中国申请进口12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宣称用于民用电动汽车生产。但中国稀土全链条溯源系统监测发现,这批稀土经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洗白”后,最终流入美国雷神公司生产线,用于导弹制导系统、电子战模块等军工用途。
更讽刺的是,印度国防部宣称“清除中国零件”的国产无人机,其核心元件也是来自这批违规稀土。
中国自2025年6月启用的稀土磁铁出口跟踪系统,通过能量信号标识与物流节点监控技术,精准锁定了这批稀土的异常流向。在确凿证据面前,中国海关依法对Sona Comstar采取措施,将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永久取消其稀土进口资格,并冻结其在华资产。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印度汽车工业陷入瘫痪。塔塔汽车等企业因稀土断供被迫停产。部分地区整车厂仅能维持72小时生产。
事件曝光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企业放弃了从印度转口稀土的计划,而是直接向中国申请“绿色通道”。欧盟内部文件承认“印度替代方案”失败,被迫重新制定稀土战略。我国一番杀鸡儆猴的操作,凸显了中国在稀土定价权上的绝对优势。
反观鸡贼的日本。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几个企业联合起来,投入了近80亿美元扶持的印度稀土产业,企图代替中国。但是,因为60%原料来自中国而彻底失效。丰田通商等企业的订单被迫搁置。
中国通过技术追踪与制度创新,展现了对战略资源的绝对掌控力。而印度的欺骗和投机行为、美国的结构性依赖,日欧制订的印度替代方案等等,则为全球产业链安全敲响了警钟。
稀土博弈的本质,已从资源争夺演变为科技与制度的综合较量。
1、从故乡停电夜到天津实验室:一名巴基斯坦籍博士生的“光明之约”
2、A股第一毒奶王:牛又又又来了,准备起飞,毒牛奶事件的元凶是什么
3、拉夫罗夫:目前没有安排普京和泽连斯基会面的计划,拉夫罗夫与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