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填岛镇妖,也可以考虑巨型海上浮岛,南海填海造岛最新进展
前言
现在世界不太平,也让南海局势逐渐紧张,各种魑魅魍魉(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害人妖怪)开始上窜下跳,必然作茧自缚,从历史法理上这些岛屿自古以来就是属于东大,所以有人提出填岛镇妖,为世界和平做贡献,但黄岩岛海底地形似乎不太合适,但要看具体调查情况!
但也可以在部署超级海海洋巨型浮岛,这是一种超大型浮式结构物(VLFS),其尺度能够达到1000到2000米,远远大于航空母舰,吨位会达到50万吨。它并非自然形成的普通岛屿,而是人工设计与建造,漂浮于海面,具备机场与海上基地的大型海上设施。1500米的可以起降C17运输机。
这种人造巨型浮岛,日本和美国很早以前都比较上心。日本提出的 Megafloat 概念,想要造一种可以实现陆地功能的人工岛,用作海上机场、离岸集装箱码头、浮动应急援救基地等。1995 年,日本专门成立 Megafloat 技术研究委员会(TRAM),深入研究其设计、建造技术,并通过实地实验验证海上机场技术的可行性。1999 年,TRAM 按一个小型机场等比例建成了 Phase2 模型,并成功进行了飞机起降实验
美国海军发展提出移动式海上基地(MOB)概念,它是由具有推进装置的多个模块连接起来的、可固定在海上的多用途浮动后勤基地,可以作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的跑道和保障基地,也可作为货物储存中转站。但随着各种原因,现在除了东大国,基本上都停止了研究;
现在东大在海洋巨型浮岛的研究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在积极参与论证设计。建造一个50万吨的海上浮岛基地,和建造大型船舶相似,采用船坞建造,海上拼接,总造价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目前,这种海工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未来将会有若干项目落地。
海洋巨型浮岛属于人造“海上超级平台”,军民两用;
在军用上,它能变身为移动的海上军事基地。大型军舰舰艇可以在这里停靠,补充燃料、弹药,坏了还能维修,保证舰队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浮岛面积超大,能建飞机跑道,战斗机、预警机这些平时在陆地上跑的飞机,不用弹射器和阻拦索,就能直接在上面起飞降落,飞机携带量也比航母要多。而且这种模块抗毁伤能力非常强大,1000公斤航弹很难有什么效果,更不要说常规反舰导弹的几百公斤战斗部。
要是在南海这样的地方放上这么个基地,能够集成侦察、通信、作战系统,还作为前线指挥中心。
在民用范围浮岛也是作用巨大,深海里的石油、天然气、各种矿产,还有丰富的鱼虾,都需要浮岛这种中继站协助。比如采油气的时候,浮岛能当补给站,存放物资、修设备,工作人员也能在这儿休息。采深海矿产时,浮岛可以装开采设备,把挖出来的矿石先简单加工存起来,再用船运回陆地。养鱼捕鱼也能用它,建大型养殖池搞深海养殖,渔船也能在这儿停靠、加燃料、加工渔获。
浮岛还能改造成海上度假村,盖酒店、游乐场、商场,给海洋旅游增加项目。要是海上出事了,比如遇到台风、轮船遇险,它也能当应急救援基地,储备救援物资,救人治病,保护海上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科学研究方面,浮岛可以作为海洋观测站,盯着海水温度、海浪大小这些数据,提前预报海啸、风暴潮这些灾害。科学家还能在这儿研究海洋里的各种生物,看看怎么保护它们,怎么合理利用这些生物资源。
技术难度在哪里?
海洋里环境太复杂,波浪、潮汐、海流、大风会常年“折腾” 着浮岛,遇上地震、海啸这类极端天灾就更危险。而且这种浮岛个头特别大,单体尺寸都在 400 米以上,这么大的家伙在水里,受力情况和小尺寸的完全不一样,传统的设计方法根本不够用。怎么保证它在各种情况下都结实、稳当,能长久用下去,这是设计时得解决的难题。
浮岛的模块连接:模块之间连接得够结实,能扛住各种力量,不让它们随便乱动;但同时又得有点“弹性”,能跟着波浪晃一晃,不然连接处容易被扯坏。现在虽然有了几种连接方式,可在海洋里长年累月地用,到底行不行,还得再观察验证。
动力和定位:要是浮岛需要移动,那得有足够的动力,还得保证动力系统高效、不容易坏。可浮岛排水量太大了,传统的动力系统根本不够,从现在看燃气轮机+发电机+电力推进比较现实,或者浮岛核电系统也非常理想。
要是浮岛固定在一个地方干活,定位系统非常重要。在深海或者海况不好的时候,传统的锚泊系统可能定不准、拉不住,而动力定位技术虽然准,但费电、花钱多,控制系统还不能出一点错,不然浮岛漂走了,可能出大事。
材料方面:浮岛泡在海水里,时间长了会被腐蚀,还会有海洋生物附着在上面,所以材料得特别耐腐、耐磨,还能防生物附着。同时,为了让浮岛别太沉、能承载更多东西,材料还得强度高、重量轻。
现在虽然有了高性能钢材和复合材料,但都挺贵的,大量用的话,建造成本就太高了。而且这些材料在海洋里用久了,性能可能会下降,影响浮岛的寿命和安全。
预算问题:巨型海洋浮岛,从设计、研发到建造,造价不低。一开始的投入就特别大。比如造模块得用大型设备和船坞,运模块、装模块还得用特殊的船和吊装设备,这些都得花钱。建成后,维护修理也不便宜。海洋环境对设备和结构损耗快,得经常检查、修理、换新的,遇上恶劣天气,坏得更厉害,修起来更贵。另外,浮岛的能源供应、淡水获取这些事,也得花不少钱。
环境方面:建浮岛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很多垃圾和污染物,像施工废料、油污这些,要是处理不好,就会污染海水,破坏海洋里的生态系统。浮岛用起来之后,生活污水、垃圾排出去,也可能影响周边海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结束语
不过这个东西难度再大,也比核动力航母容易,而且这些年也没有停下来,比如“排型桁架式浮体” 抗风暴的能力特别强,看着南海这种形式,估计真的很快落地!而作者希望这个能够在第二,三岛链之间部署上几个!不说军用,就是深海养鱼都能挣不少钱!
南海这个地方,海域面积并不是太宽阔,航线密集,周围近岸,并不适合航母机动作战,反而这种巨型浮岛更能发挥作用!
1、宇树科技王兴兴:过去 10 年犯的最大错误是低估 AI 技术进步
2、相约北京,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明年 8 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