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从买商品到买服务 提振消费有哪些新的做法和思路?

时间:2025-08-31 16:32 作者:冷氏子兴

从买商品到买服务 提振消费有哪些新的做法和思路?

  提振消费,是中国今年贯穿全年的大主题,而消费的背后,其实是每一个人、每一家庭的具体需求。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占比,已经达到46.1%,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按照本周三商务部的说法,我国的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相比商品消费,政府在面对如何满足公众服务消费需求时,面临的问题会更复杂。

  本周,商务部透露,国家将在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个提前预告的政策措施,重点内容会是什么?它会在破解服务消费供求不足上,提出什么样新的做法和思路?

  “苏超”一票难求

  说明优质的服务消费供给不足

  万人奔赴,热浪如潮,被称为“苏超”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成为今年夏天现象级的体育赛事。从第五轮起,每轮场均观众都超过了3万人,最多的超过6万,许多场次一票难求。本周末的第十轮比赛,更是一改“拼手速”的抢票模式,采取“预约+摇号”的方式。然而,能摇号成功的也属于幸运儿,南通对苏州的比赛,中签率仅为4.3%。

  在江苏省内的各大商圈,商家打造的“苏超第二现场”,挤满了没有买到票的球迷。第七轮比赛,南通设置了188个“第二现场”,有近30万市民集体观赛。

  “苏超”的横空出世,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国内球市。而“苏超”的一票难求,也说明优质的服务消费,仍然供给不足。本周三,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的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而当前,我国服务消费的主要问题,正是优质服务供给不够。

  在发布会上,商务部表示将在九月份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其实,本月初,财政部等部门就发布了针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两份方案,并将在9月1日正式实施。

  财政部副部长 廖岷:做个简单的测算,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是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

  面对消费,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回到“苏超”的案例,江苏省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苏超”前六轮比赛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了42.7%。服务消费,显然已经成为这个经济大省的消费新动力。

  江苏省宿迁市某酒店营销部经理 张妍:来观看比赛的球迷还是非常多的,我们酒店客房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西餐厅也为没有买到门票的球迷们提供现场观看直播的场地,推出喝啤酒、吹空调、看直播的套餐,现场氛围非常热烈。

  对于九月要推出的新的政策举措,盛秋平在发布会上表示,有关部门将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着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今年四月,商务部印发的《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中,就新增了大连、宁波、厦门等9座试点城市,围绕医疗康养、商贸文旅等14方面提出了155条试点任务。商务部表示,将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服务消费领域改革创新。

  上海的这场演唱会

  相关部门做足了精细化服务

  根据商务部的分析,当前,我国服务消费的主要问题是优质服务供给不够。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对外开放,引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内放开,进一步优化对各类消费场景的管理流程。比如上周,上海市就推出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报批“一件事”改革,让演唱会、音乐节的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申请材料也精简了一半。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演唱会,相关部门做足了精细化服务……

  四天的演出,吸引超30万人次观演和消费,这就是演唱会经济的超强魔力。上周,国内男子演唱组合在上海体育场连场演出,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观演。其中,女性居多,25岁以下占比超80%,更有超四分之一为未成年人。

  为什么要去看演唱会?社交媒体上,一个高赞回答引发众多共鸣:“那是演唱会吗?那是我挂的专家号”。一个以突显个体意识、追求情感共鸣为特征的消费群体正在崛起,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

  极具沉浸感、互动式的演唱会现场,成为年轻群体,花钱买开心的情感聚集地,这也被称为“悦己消费”。今年五月,上海在提振消费的方案中便强调,要支持解压疗愈、二次元经济在内的“悦己消费”。

  这次演唱会,针对观演者女性居多的特点,有关部门在服务上,不仅大幅提高了女性厕位比例,还充实配备了女警、女安检员的力量;为让家长们在散场后能快速接到孩子,警方更是在场馆周边,专门设置了家长等候区,并增强了通信讯号。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 李润:基本上是有接近90%的观众是从外省市甚至是从国外来观看演唱会,我们指导相关酒店做好未成年人独自入住酒店的一些相关核实和安全保障工作。

  强化安全保障,梳理周边车位,延长交通运营时间,在秩序与温度之间,一场演唱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在促进服务消费上的很多新思维。而为了优化对演唱会等新消费场景的管制,8月18日,上海推出大型演出报批“一件事”改革,优化审批服务,实现多部门并联审批,时间缩减50%;依托数据共享,27件申请材料减少为13件,压缩率达50%。事实上,从去年起,上海便已展开了精简材料、缩短时限的探索。

  拿此次演出为例,观众可凭演唱会票根,在上海的餐饮、酒店、交通等多个场景享受优惠,据统计,演出场地周边酒店总营收环比增长了75%,徐家汇商圈累计客流量近200万人次,总营收超1.45亿元。而让观众从短期观演,实现愿意停留,以产生持续消费的动力,也考验着一座城市对服务消费的设计能力。

  为提升城市“烟火气”,上海于本周发文,规范商户外摆位设置,通过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程度等方面,实现“有烟火无油烟,有人气不堵路,亲民不扰民”的目标,同时鼓励在重要节日期间适度延长、灵活调整外摆经营时间。在本周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提出,将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推广典型经验案例。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

  增收减负、优化服务

  激发大家消费的活力

  消费的前提,是老百姓的钱包里要有足够的底气。因此,年初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就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了首位。在服务消费领域,各地已经开放申领的国家育儿补贴,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符合条件的家庭,每个孩子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这些钱直接进入家庭的腰包,变成了可支配的收入,让育儿家庭在奶粉和尿布之间,能多一点选择的自由,少一点“不敢花”的焦虑。接下来,我们还是要聚焦大民生领域,在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怎样通过增收减负、优化服务,来进一步激发大家消费的活力。

  因为脑梗导致偏瘫,69岁的袁建伟,卧床已有多年。他被养老机构评估为重度失能老年人,护理难度较高,收费也相对较高,他所入住的四人间,每月收费4300元,再加上买药、护理用品等支出,对于老两口来说,压力不小。

  好在2019年重庆市试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他们减轻了负担。按照相关规定,符合参保条件且达到中度以上失能的人员,可以享受长护险待遇,袁建伟被认定为重度失能,每月可享受1800元的长护险待遇。

  而最近,又一个好消息传来,重庆市被列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地区。8月15日,相关实施方案印发,只要是在重庆市内常住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并且失能等级达到了中度以上,在重庆市内购买居家、社区或机构的养老服务,就可以申请相应的补贴,补贴以电子消费券的形式发放。

  就在上周,袁建伟成功申领并核销了长期入住养老机构类的消费补贴券。他每月的费用4300元先扣除长护险待遇1800元,剩余2500元按40%的抵扣比例折算,可以抵扣1000元,但最高抵扣金额为每月800元,因此最终按800元抵扣,他实际一个月自付的金额,为1700元。

  服务消费,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今年年初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把促消费与惠民生紧密结合,不仅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还提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减轻家庭养育、教育、养老等多方面负担。比如,针对老年人,提出支持地方试点探索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等,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

  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 周万利:我们通过测算之后,大概整个应该能够撬动接近10个亿的养老服务消费。通过消费补贴的政策可以提高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同时还可以培育更多养老服务市场的主体,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应该是更加健康更可持续。

  重庆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的另一大亮点,在于打破了户籍限制,面向外来常住人口全面开放。重庆市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群体已突破45万人,然而,由于此前长期护理保险仅面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目前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只有7万余人。消费补贴试点的推出,填补了政策空白,为随迁老人等外来人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城市养老保障。

  养老、医疗、教育等基础民生保障水平,对释放消费潜力至关重要。而要在这些领域提振消费,关键是要筑牢“消费底气”。既要让工资、养老金等与物价涨幅同步提升,确保居民基本收入“水涨船高”;同时也要优化公共服务,将资源向条件较弱的地区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区域的差距,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石英华:从更长远看,其实就是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提升他们的能力。这方面可能需要通过比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优抚等等很多政策,形成一个更好的安全网、一个更好的长效保障机制。

  服务消费的提质升级,意义绝不仅仅是拉动经济那么简单,它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并事关很多人的就业,另一头,也连着大众的民生需求。一方面,它是提振消费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它也直接回应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养”,从“病有所医”到“心有所寄”,这些具体的民生需求,需要一种新的思路,把它转化成服务消费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我们期待,新政策能够精准发力,为服务消费注入新动力,让服务更专业、价格更透明、监管更到位,也让我们的生活,因为服务消费的提质升级,而变得越来越好。

Top

1、乌克兰前议长遭枪击身亡 泽连斯基下令彻查,乌克兰常任理事

2、从社会价值到气候政策:诺奖经济学家汉森的“不确定性解法”

3、罗马诺:富勒姆与矿工就凯文转会达成协议,总价超4200万欧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RAD/detail/doypoo.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冷氏子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