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渤:把生活的难,用幽默包起来,黄渤人生经历视频
中新网北京7月28日电 题:专访黄渤:把生活的难,用幽默包起来
中新网记者 高凯
电影《戏台》中,黄渤饰演的“大嗓儿”,一个被错认成京剧名角的包子铺伙计,在乱世漩涡中懵懂前行。当洪大帅的枪口与戏班的存亡构成一幅荒诞图景时,他浑然不觉身处命运悬崖的边缘,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松弛感,哼唱着荒腔走板的戏文。
这奇异的反差感,是属于《戏台》荒诞幽默下的深刻讽刺,是属于“大嗓儿”的生动精彩,亦是属于黄渤以表演赋予角色的魅力。
“‘大嗓儿’是这个银幕乱世中的局外人。”演员黄渤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对于此番角色,他认为,大嗓儿拥有一种“世界纷纷扰扰,我独自安好”的生存智慧,和浑然天成的钝感与松弛感。
一路走来成功塑造过众多不同类型喜剧角色的黄渤表示,正是这份特质使“大嗓儿”这个角色与周遭的紧张、算计格格不入,如同风暴眼中那一点意外的宁静。然而这份宁静的底色又充满悲凉——他将喜怒无常的洪大帅当作老乡,毫无顾忌地骂其“棒槌”,却阴差阳错被钦点为“名角儿”。“大嗓儿”对强权的懵懂无知,反而消解了恐惧本身。那份在命运悬崖边缘哼唱的松弛,或许恰是《戏台》中时代荒诞性最尖锐的注脚。
在以“戏台”为核心的《戏台》中,塑造“大嗓儿”,绕不开京剧这座高山。大嗓儿既需有一个真心喜爱京剧的票友儿的懂戏,又需以真实感极强的“荒腔走板”走上戏台,其喜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于演出“笨拙中透着认真”的矛盾。这对黄渤来说是全新挑战。
“以前对戏曲了解并不多,但因为要演‘大嗓儿’所以跟着专业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尽管“只是学到皮毛”,但黄渤依然感受到京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厚重与不易。饰演“大嗓儿”版霸王,每天勒头的煎熬令人印象深刻,“用打湿的布勒得咯咯作响,从早勒到晚头晕眼花的。”而事实上,这份身体上的“苦修”,已无声地渗透进角色,助力于大银幕上呈现出的“大嗓儿”与京剧的微妙且层次丰富的联系。
谈及与喜剧泰斗陈佩斯的首次银幕合作,黄渤将其形容为“一次意义非凡且充满惊喜的经历”,“以前也是一直看着佩斯老师的作品。这次合作特别感受到他作为导演对作品的执着与专注,同时感受到他作为艺术家的深厚功底与独特魅力”。在拍摄现场,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陈佩斯的一丝不苟,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然而与此同时即兴的碰撞和发挥又受到十分的欢迎,“作为演员也希望角色尽量多的呈现更多处理方式,这样给导演提供不同选择。”
黄渤在《戏台》中饰演“大嗓儿”。片方供图
在黄渤看来,每一次塑造角色都是一次重新认识喜剧的过程,“喜剧就是一面镜子,就像这次的‘大嗓儿’也照见了很多种可能:可以是笨拙的、荒诞的、纯粹的,但只要扎根在真实的人性,就能让观众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
陈佩斯的喜剧向来扎根小人物,饱含“悲情底色”。对此,黄渤有着深切共鸣,“像以前他演的小品,那些角色看似闹腾但都是在生活里挣扎的有血有肉的人”。面对洪大帅荒诞无理的要求和演出前后的各种突发意外,此番陈佩斯在《戏台》中饰演的班主不断“圆场”妥协,每个笑点背后,其实都是为保住戏班的隐忍。“大嗓儿”亦如此,他的懵懂松弛引人发笑,可笑声之后,观众触摸到的却是乱世中小人物的如履薄冰。
“把生活的难,用幽默包装起来。观众笑完,还能咂摸出更多味儿来。”在黄渤看来,这正是喜剧的力量。(完)
|
2、新华鲜报|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育儿补助津贴是国家政策吗
3、海大集团: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39亿元,同比增长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