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2 19:26 作者:寒冰王子
“21岁,确诊癌症,我好开心”
作者 | 小在
来源 | 她刊
“爸爸妈妈,其实我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真的真的很开心……”
00后的云南女孩大热,随手发了一条动态,意料之外地获得了近百万个点赞。
她人如其名,大热了一阵子。那条动态的截图,被转发到各个社交平台上——
画面中的她,正坐在一辆车上,素面朝天。迎面而来的风拂起她的头发,她随即露出幸福的笑容。
突如其来的疾病,将大热从刻不容缓的社会时钟里拽了出来,世俗生活的种种压力,从此与她无关。她拥有了一个绝对正当的理由,挣脱一切束缚,去体验自己一直想过却从未有过的那种生活——
住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直视原本不敢直视的眼睛;第一次工作、交形形色色的朋友;毫无顾忌地花掉口袋里的钱……这些摆脱原有轨道的体验,让她“爽到想在人群中跳舞”。
大热的评论区里,出现了许多羡慕的声音。其中最高赞的两条评论,道出了这种理想生活背后的真相:
“人居然只有在生命的倒计时前才敢活出自我。”
“彻底失去未来,才会真正拥有现在。”
可是,为什么需要等到重病时,才能获得做自己的许可?
大热的故事或许能让我们重新思考:怎样才算“好好活着”?又是谁在定义“正常人生”?
当一位医学生确诊癌症
提起自己患癌的事,大热将它形容为一个地狱笑话,“白大褂还没捂热乎呢,就先穿上了病号服。”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大热对疾病并不陌生,但她从未想过,癌症这个“知识点”,会真实地出现在自己身上。
在此之前,大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有且仅有学习。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她把自己严丝合缝地嵌进了某种对“未来”的计划中:本科读五年,比别的专业多一年,医学生想找好点的工作,硕士学历是最低起跑线……大热掐指一算,“到30岁才有机会挣钱”。在那之前,她可以预见的生活,就是学习和考试的无限循环。
大热对所学的专业兴致缺缺,也并不擅长,学得很吃力,还挂过一门重要的课。留给她的容错空间不多,她必须尽力冲刺,才能保证不掉队。
大热穿着白大褂
因为腹部的剧烈疼痛而选择就医时,她正值大二期末的考试月——医学生的课业非常重,其他专业都是考试周,但医学专业的期末考被延长为一个月,不然根本复习不完。
这场病来得很突然,大热肚子疼得整晚睡不着、上吐下泻。到医院后,她吃了泻药、灌了肠,折腾了一整天,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
医生们都没有往癌症的方面想,因为她太过年轻,只有20岁出头,远低于一般癌症的高发年龄。最后,她打了营养针,便无功而返。
第二天是端午节假期,大热在昆明回红河老家的高铁上,再次腹痛得厉害,一度晕了过去。出站后,已经站不起身的她,立刻打车前往本地医院的急诊。
这一回,依然是吃药、灌肠,大热躺在病床上,“被折磨到意识模糊”。
社交平台上,大热将输液袋和草地的图片拼接在一起
醒来后,她的眼前是泪流满面的妈妈。医生推测,可能是癌症。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她被送上手术台。
开腹取出的肿瘤组织,使大热的病症得以确诊:直肠癌,癌细胞已经侵入淋巴。
开腹手术过后,大热在医院休养了十多天,全身插满管子——鼻子里插着胃管和氧气管,脖子插了一根直通颈静脉的输液管,身上插着尿管,还有用来排出腹腔积液的引流管。
此时的她,已经千疮百孔。肚子上是开腹留下的10多厘米的刀疤,左下腹部是造瘘的伤口,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在肚皮挖一个口,然后把肠子接到肚皮这儿,大便就从肚皮这里排出来。”
大热身上插满管子
大热全身都痛,随便动一下,就痛上加痛。后来,由于十多天没进食,饥饿感超越了疼痛感,她的意识中只剩下“吃”这一最原始的生理冲动。
为了给她解解馋,医生给了她一颗葡萄。虽然不能真的吃下去,但仅仅是把葡萄嚼了嚼、尝了尝汁液的味道,她便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她第一次发现,世界上居然有这么甜的东西。
像葡萄那样被她重新认识的事物,还有很多。
她发现,有些事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般重要。此前为之焦虑许久的期末考,她直接缺席了;30岁才有可能从中脱身的学业生涯,在大二这年戛然而止。她的人生并没有因为一场考试、一个学业证书而完蛋。
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她按部就班的生活开始瓦解。大热隐隐发觉,身下疾驰的列车,还有列车下永恒地指向同一个目标的轨道,全都消失了。
前所未有的自由
先是确诊,再是六次化疗,癌症的到来,重塑了大热的生活。
化疗的过程很痛苦。她经常呕吐,变得虚弱,但还是坚信自己能够好起来——同病房的一位中年男性,和她得了同样的病,他在做完六次化疗以后,就已经痊愈了。自己比他更年轻,身体素质更好,想必也会有个好结果。
化疗结束后,医生要求她休养三个月,之后再去复查。她因祸得福,获得了人生中最漫长的一段无所事事的时光。
机会难得,她不想再回到原有的轨道上。于是,已经办理休学的她,假装要回学校继续上课,瞒着家人,用生活费到校外租了房子,租金一个月600块,钱勉强够用。
她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布置,不会被任何人打扰。
之后,她想去挣点钱,“因为大学生真的很穷。”从前在她的认知中,“挣钱”这一意味着独立的行为,是远在读研、考博以后的30岁才可能实现的事。
癌症将她从分秒不停的社会时钟里拽了出来,与此同时,又意外地加快了她社会化的进程。
她做了一段时间家教,赚的钱只够交房租,但她又不敢向家里要太多钱,担心会露馅。之后,她刷了无数个岗位,终于找了份跳舞主播的工作。
在这份工作中,她见到了世界未曾向她展开的一面——公司过度压榨员工,连续几天工作12个小时;休息时,周围的人都在抽烟,她作为二手烟受害者,敢怒不敢言;工作之余,还要费心力去维护和“大哥”之间的关系。
她也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赚钱这件事,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难。这份工作底薪五千、月入过万,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时,大热觉得自己很厉害,“像个大人一样,像个事业女性一样。”
电视剧《老友记》,瑞秋第一次领到工资
她还结识了一些新朋友,解锁了一些新的生命体验——第一次去酒吧,连卡座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大家都照顾着她,她不能喝酒,就喝旺仔牛奶,同时看着朋友们一点一点变醉。
疾病带来的停滞,使她拥有了程度最深的自由。死亡的威胁近在眼前,她却觉得,自己从未像此刻这般鲜活过。
这是她此前的人生中,从未体验过的自由。
被安排的人生
生病之前,大热遵循着家人的指示,过着被完全安排好的人生。
大热的“计划人生”,要从她的妈妈讲起。
大热的妈妈出生在云南的大山深处,她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可惜,碍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妈妈在19岁时,没能继续求学,而是被安排嫁给了大她10岁的男人,次年便生下大热。
妈妈未竟的梦想,代际传递到了年幼的大热身上——要好好学习,要一路深造,要从事体面的工作,要过上那种自己未能拥有的幸福人生。
电视剧《小欢喜》
这份期待的力量太过沉重,在现实中,它的表现方式是要求、训斥,甚至是暴力。
小时候,大热几乎没有关于“玩乐”的记忆,每天都在学习。如果学习上的表现不佳,就会挨揍。
大热的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都被对妈妈的恐惧笼罩着。妈妈对她的要求,逐渐内化为她对自己的要求。
哪怕高中起,大热去了离家很远的学校,依然会不由自主地根据妈妈的想法行事,如同一个被远程操控的提线木偶,“已经丧失了违抗妈妈命令的那种能力”。
她按照妈妈的设想和要求,努力学习,朝着理想人生冲刺,不敢左顾右盼,更不敢停歇半刻。
高中的学习压力很大,大热埋头学习时,脱落的头发常常会飘到课本上。到后来,她掉了许多头发,头皮也裸露了一块。两年间,她加速学完了高中的所有知识,剩下的一年,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复习。
她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地学习,跑着去食堂,一天只吃一两顿。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她每天雷打不动地吃汤泡饭,因为没有人爱吃这个,不用排队。
电视剧《低谷医生》
几年以后,她才从医生那里得知,那时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许为后来的癌症埋下了病根。
但当时的她顾不了那么多。对一个只能依靠成绩来获得认可的高中生来说,经常性的便秘,完全不足以让她停步——
妈妈也在鞭策她,考高一点,再高一点,那样就可以解脱了。最终,从小不擅长学习的“榆木脑袋”,硬生生把自己拽到了580多分,得偿所愿。
高考是终点,亦是新的起点。填报高考志愿时,大热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教师”和“医生”这两个家长心目中的完美专业中二选一。
她从小就对艺术感兴趣,却遵照妈妈的意愿,将志愿表里的10个空格,清一色填写了医学类专业。她崩溃了一整晚,最后还是接受了,和从前一样,“没有办法”。
电视剧《凪的新生活》
当然,被安排好的人生中,也会有可以喘息的时刻。
上大学后,大热从红河来到省会昆明,更大的世界在她眼前展开,她迎来了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年——
刚上大一的她,多了一些自由探索的时间。相较于医学,她距离艺术更近,在医学的课业中,她最喜欢的部分是画解剖图。课外,她结识了很多学电影的朋友,平日里一起玩摄影,有时还会去帮忙客串下演员。
她很喜欢拍照。镜头会放大她的胆量,拍照时,身上乖顺的部分会暂时隐匿起来,她大方地摆出各种造型,高高地昂起头,“感觉自己很端,就很喜欢。”
她也接触到了主张个性与差异性的亚文化,打了唇钉,化独特的妆容,穿新潮的衣服。
大热拍照造型
如同一匹脱缰野马,她疯玩了一年,通过结交学艺术的朋友,来靠近自己憧憬的专业,通过叛逆的外表,反抗内心根深蒂固的乖乖女叙事。
然而,害怕落后的肌肉记忆不会轻易被篡改,即便是在玩乐的时候,她依然惴惴不安,一把由焦虑铸成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挂在她的头顶。
挂了一门很重要的考试以后,她的焦虑值达到了顶峰。辜负了妈妈的期待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怎么办?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恼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她决定收收心,奋起直追,计划着在新的考试中扳回一局。
就在这时,癌症找上了她。
休学的前三个月,她还是摆脱不了从前的惯性,觉得偷懒有些可耻,害怕自己恢复以后会跟不上学习的进度。所以,她每天都会到学校旁听,“能学一点算一点”。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学得力不从心,很容易疲惫,学不到多少东西。大热打定主意,不如利用好这三个月时间,去做一些没做过的事。
依照妈妈的想法活了二十年的她,第一次开始听自己的话、为自己而活。
人一出生,就进入倒计时
这段来之不易的自由,并没有持续太久。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复查的日子到了。
等结果的那几天,大热还在病床上翻看课本,为返校做准备。她没有料到,自己再也不用回到校园中了——
癌细胞非但没有减少,还扩散到了腹膜、子宫等部位。癌症进入了晚期。
这个结果令她大吃一惊。她原以为自己这么年轻,恢复的机会很大,没想到恰恰是因为太年轻,身体代谢快,反而利于癌细胞的生长。
她当即决定,从学校退学。
既然“未来”的长度成了难以预料的问号,那么,一定要将当下的生活攥在自己手中,要尽可能地去做想做的事。
为了治病,她第一次离开云南,坐飞机到北京。她去了环球影城,第一次尝到煎饼果子,并且被它的美味惊艳到。她摆脱了几乎所有人都深陷其中的生活秩序,不再需要学习、考试和谋求一份好工作,也不再认为它们是最重要的事。
大热在路边吃煎饼果子
癌症以压倒性的力量,覆盖了她所有的失意、焦虑、难以缓和的关系和无法解决的难题。世俗的规训对她不起作用了,她终于不再小心翼翼地活着,并由衷地感到轻松和自由。
一次乘车时,她拍了张实况照片,突然有感而发,写了一段话,发了抖音动态:“爸爸妈妈,其实我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真的真的很开心。”
那条状态迅速得到了几十万个点赞,被转发至各个平台。她没有料到,自己随手发出的话,会获得如此广泛的共鸣。
许多人羡慕她。评论区里常常有人说,恨不得自己也能得个癌症,这样才有正当、不容反驳的理由停下来,去尽情地享受人生。
看到这类表示羡慕的话语,大热最开始有些高兴,“原来我的生活也会有人羡慕啊。”
后来,她越看越心疼——人们究竟是辛苦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去羡慕一个癌症病人呢?
评论区的网友留言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人们羡慕她随心所欲的自由,却无法体会她和癌症交手的难处。
得癌症,休学,辞职,列出遗愿清单并一项项完成,吃尽美食,环游世界。这是想象中,一个癌症病人会做的事。
然而,作为癌症病人,大热拥有的自由,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法施展的。
环游世界需要钱和健壮的身体,她既没有钱,又没有体力。
治疗的费用十分高昂,她花了30元投流,想着之后靠自媒体赚点钱,截至目前,颗粒无收。从前的她体能很好、活力四射,爱和朋友们去爬山,而现在出门散步时,她每走一会儿,就必须停下来休息。
对于美食,她也无福消受。化疗时,她的身体里埋着50厘米长的PICC管,从大臂一直延伸到脖子,化疗的药水从中输入,要持续48个小时。在此期间,她会水肿、昏迷,吃不下任何东西,吐得很厉害。
化疗的副作用,使她的头发变得稀疏,最后只剩几根,干脆剃了光头。剃头时,爱漂亮的她,忍不住流下眼泪。
她的身体越来越痛,以至于她已经忘了“不痛”是什么感觉。
癌症将她带到一个新的世界中,在这里,所有的感受都变得很极致——很深的痛,很深的爱,很大的束缚,很大的自由。
电视剧《绝命毒师》
世界对她的态度变了。出门拿快递时,她遇到的每个人都格外温柔、友善,后来她才发现自己忘戴帽子,露出光头了。
从前和她分别站在世界两端的妈妈,因为“癌症”这个共同的敌人,而与她站到了一起。
她从未见过妈妈如此温柔的一面——向来要强的妈妈,在听见亲戚说癌症会传染、让大家远离她时,哭了出来。
虽然妈妈一直相信女儿迟早会好起来,会继续回到学校和正常的轨道上,但现在,妈妈除了要求她每天出门散步、晚上早点睡觉,便对她别无所求。
她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视角,也变了。
小时候,她很想长大后出人头地,成为大人物、大明星,让每个人都记住她,在历史上留下身影。好像唯有这样,才算没有辜负生命。
生病以后,她意识到,“生命不是世界的,生命就是自己的”,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已经很了不起,自私一点,也没什么关系。
在她的那条热门动态下,最高赞的评论是“人居然只有在生命的倒计时前才敢活出自我”,她认同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同时又有些不解——
要知道,人不是在得癌症以后才进入生命倒计时,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就是要时刻提醒这个事实,然后好好地生活。”
自由并不以病痛为前提。那些人们以为必须要等到患重病以后才敢去做的事,其实在健康的日常里,随时都可以开始。
确诊以后,大热曾发过一条动态,文案是“谢谢这个世界爱我”,配图是从车窗照进来的阳光、怀里的小狗、她坐在朋友的电动车后座上大笑、手里拿着一支蒲公英……
她也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她会在雨天时踩水,收集生活里那些正巧变成了爱心形状的东西,会因为一颗葡萄、一个煎饼果子而感到幸福。
她给自己取的网络ID是“大热”——本来想叫“苏打水”,觉得这个名字太冰凉,就改成了“酥达热”,重名率又很高,于是简化为“大热”,看上去就觉得很阳光,这也是她想留给大家的印象。
快乐而热烈,她想这样存在。
去年春天,大热在油菜花田中奔跑
点击「她刊」阅读原文
2、清华食堂到底有多便宜?花2块能吃撑,这不比北大强,清华食堂长什么样
3、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国内外绿色债券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