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百年风华里的青春接力,百年风华,青春力量
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举办。津云AI主播小鸥,带我们来到河北区三马路一座小宅院。七间砖房,院落清幽。1919年,周恩来、邓颖超等一批当时的“90后”“00后”青年,这里组建天津觉悟社,以“革新”“革心”为号角,激荡起那个年代救亡图存的青春热忱。 天津觉悟社旧址。(图源:天津发布)
而几乎同时,1918年在长沙湘江之畔,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发起新民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誓言如星火燎原。百年沧桑,历史回声依旧清晰:无论天津三马路的草场庵,还是长沙岳麓山下的书斋,青春智慧一旦汇入时代洪流,便是最磅礴的变革力量。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图源:长沙发布)
而今新时代的青年们,正接过前辈的精神火炬,以另一种方式“觉悟”与“新民”——在天津,他们锚定“一基地三区”定位,投身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在长沙,他们活跃于工程机械、数字文创等产业前沿。两地虽路径各异,却默契地将丰厚科教资源作为托举新质生产力的共同支点。天津依托“海河英才”计划持续升级,借力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平台延揽全球英才,强化先进制造与自主创新策源;长沙则拿出满满的诚意,力推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激活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升级,打造没有围墙的科创城。人才引擎轰鸣,正驱动着两座城市在产业变革的版图上破浪前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天津大运载基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装车间。(图源:天津发布)
青春续火种,新质正当时。
然而,人才资源并非静止矿藏,而是奔涌活水。天津“以增强人才自主培养为核心”,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推广“订单式”培养,依托全国职教示范区的优势,为先进制造业锻造“新八级工”技能尖兵。长沙则全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动企业与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紧密协同,将前沿科研迅速转化为市场利器——从超级计算机的持续领先,到工程机械的智能升级,皆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硕果。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咬合,让“第一资源”切实转化为“第一动力”。
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图源:长沙发布)
真正的吸引力超越政策条款本身。天津着力构建“人才政策一网查询、服务一卡集成”的便捷生态,为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开辟落户、住房等“绿色通道”;长沙则以城市烟火气、青春活力与现代治理效率编织温情网络,让人才既“落地生根”更“心有所属”。两地皆深知:人才生态的“软环境”,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支撑”。
回望百年前,觉悟社青年的“革新”呐喊,新民学会“改造中国”的豪情,其精神内核正是对时代之问的自觉回应。今日津、湘两城,以战略眼光和务实政策,将丰厚科教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当青年才俊在智能工厂、研发中心、创新工场中挥洒智慧,这何尝不是一场跨越世纪的“青春接力”?以人才之“智”点亮新质生产力之光,让津湘大地上再次响彻时代的铿锵足音——这既是历史觉悟的深情回响,更是民族复兴征程中不可阻挡的青春力量。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当年小院里的青年,用笔和血回答“中国向何处去”;今天厂房里的青年,用算法和芯片回答“中国何以强”。从“革新革心”到“新质生产力”,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那颗滚烫的心——只要青年还在奔跑,中国就永远年轻。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长平
编辑:吴虹莉
1、特朗普舞“关刀”,矽晶女王加入苹果6000亿美元美国制造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