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3 01:59 作者:宅午七
外媒关注中国造船业“大动作”,“与美国竞争将促使他们飞速升级”
“对美竞争推动中国打造全球第一大造船企业”,《华尔街日报》8月11日为题发文称,此次合并旨在降低成本、整合军民造船资源、强化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美国自身造船业陷入长期衰退,市场份额微乎其微,美国总统特朗普竟试图动用强征关税和港口费用等手段,遏制中国造船业发展,昔日造船强国日本也企图借机力挽颓势。
学者指出,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中国“不会放弃”,中美造船竞争将促使中方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均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重组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据重组预案,本次交易以换股方式进行,交易金额达1151.5亿元。
分析指出,本次交易是我国船舶工业领域的国家队、主力军之间的整合升级,也被业内认为是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海科技”号召,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将军工、海工、高端制造等国家战略性产业力量集中化的重要实践。
6月20日,上海,国内首制16000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交付。 视觉中国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此前分析,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制造或运营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之策,令航运业面临一个艰难抉择:要么将中国船只从船队中剔除,要么承受急剧上涨的成本。
中国船企的竞争对手瞅准机会试图“反攻”。比如日本一些较小的船企在被中韩同行压制几十年后,力图重夺市场份额。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曾占据全球一半造船产量。日本今治造船社长、日本造船工业会会长桧垣幸人今年6月表示,日本计划到2030年将市场份额从目前的约9%提升到20%。他说,该协会正将日本造船企业和船舶公司联合在“全日本”战略下,以对抗中国和韩国。
但显然,无论外部环境动荡或是竞争对手的挑战,难以动摇中国船企的全球造船龙头地位。
“中国不会轻易放弃,”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的黄光立教授说,“造船业是中国要打造的核心能力之一,而与美国的竞争将促使他们飞速升级。”
美国的多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的造船业因过度保护,在多年前就失去了竞争优势,美方将自身的问题归咎于中国,既缺乏事实依据,也有悖经济常识。
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霸道做法不得人心,只会推高全球的海运成本,扰乱全球的产供链稳定,对世界各国的利益造成损害,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的造船业。
1、自然资源部启动福建江西广东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江西省地质灾害诱因
3、台风“杨柳”将带来明显风雨影响,汕尾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