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暴跌69%,怎么奔驰也卖不动了?
净利润暴跌69%,奔驰也卖不动了。根据奔驰发布的2025年二季报显示,奔驰集团净利润同比暴跌69%,销量下滑9%。其中,奔驰在华销量下滑14%。去年同期,奔驰一个季度还能净赚30.62亿欧元,今年就只能赚9.57亿欧元了。
短短一年时间,奔驰单季净利润就蒸发了2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66亿了。这个数字非常夸张!要知道,这蒸发的166亿不是营收,而是净利润。再这么跌下去,奔驰就要不赚钱了!这几乎不敢想象!
为什么奔驰净利润会跌得这么狠?根源就在于:量价齐跌。在德系BBA三家中,奔驰是最坚挺的了。像宝马5系,月销一度跌破1万辆。今年3月,宝马5系月销降到9000辆。为了挽回跌势,宝马5系直接来了一波大降价,最低裸车价降到26万了。
三个月前,队长还去门店问过,当时,入门版宝马525,裸车价28万,只要31万就能落地提走了。可现在呢?靠着挥泪大酬宾,宝马5系才稳住销量,6月销量拉回到1.3万辆。那代价是什么?就是增收不增利了,卖的多了,赚的钱却更少了。
奥迪也一样,起售价都降到27万了。唯一比较坚挺的就只剩奔驰了,奔驰E的月销稳定在1万辆以上。但这个月销,也是靠降价换来的。奔驰E豪华版直降15万,入门版指导价崩到31万了。
在当下的中国,对没买过BBA的人而言,依然还存在着某种信仰。但对那些早就买过BBA的人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信仰了。为了跟国内新能源抢市场,BBA也只能集体降价,以价换量了。
可这种换量,本质上也是“饮鸩止渴”。为什么呢?因为豪华品牌是需要一个稳定的价格体系的。要是它的价格体系崩了,那它的豪华定位也就撑不住了。因此,对豪华品牌而言,是不能无限制参与价格战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自主品牌则是突飞猛进,量价齐飞!
比如问界M8,M9双爆款,一个均价在40万以上,一个均价在50万以上,却是被有钱人疯狂抢购。M8月销稳定2万辆以上,M9月销也稳定在1.3万辆以上。这个成绩完全超过了宝马X5,奔驰GLE以及奥迪Q7。依托于这两大爆款,赛力斯不但扭亏为盈,二季度净利润突破16亿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仅用三年时间,赛力斯就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车场,超越龙湖地产,一跃成为重庆第一大民营企业!这也显示出,汽车工业取代房地产,成为区域经济第一大龙头的产业转型。
即将上市的问界M7,也基本提前预定下一个爆款了。而小米汽车呢?凭借YU7的爆红,月销已经突破3万辆了。按这个节奏走下去,小米月销在今年内突破4万辆,是板上钉钉的。最令人意外的是,华为联合江淮打造的尊界S800,竟然在67天内,拿下了1万张订单!很多人不懂,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队长给大家简单列一组数据就知道了。
2024年,奔驰S在华总销量约为1.6万辆,宝马7系约为1万辆,而奥迪A8就只剩9000余辆了。也就是说,尊界S800只用67天,拿下的大定订单就超过奥迪A8全年的销量了,也跟宝马7系打成平手了。摆在尊界S800面前的,就只剩奔驰S这一个对手了。
原本,大家都不看好它,可它偏偏最争气,一炮就打响了。像赛力斯,还遭遇过“SF5”的失败,M7也将经历三次大改款。而智界R7呢?为了正面竞争小米YU7,也一样启动大改款。
鸿蒙智行旗下,唯一一炮打响的就是江淮尊界S800了。它卖得最贵,却也最为成功。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就在于,BBA的电气化技术、智能化技术,都跟不上时代了。
宝马选购魔门塔智驾系统。奔驰呢?则联合吉利,采用“莲花”汽车的插混技术。奥迪呢?已经搭载华为智驾了。
如果核心技术都靠中国公司供应,那中国人为什么还要选BBA呢?为什么不直接买国产车呢?当下的BBA,缺少一个让中国人必买的理由。
1、偷袭珍珠港都能给办成高空抛物,网络传说光哥到底还有什么办不成的?
2、联想将携史上最大规模Tech World登陆CES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