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KF-21战斗机将配备内置武器舱以提升隐身性能,韩国f-5战斗机
来源:战区
韩国航天工业公司(KAI)让我们得以一窥其KF-21战斗机未来更隐身的版本——现称为KF-21EX。该公司已发布这款改进型战机的概念图,其显著特点便是内置武器舱。此举旨在使KF-21在面对日益强大的防空系统时更具生存能力,不过,即便如此,该战机仍无法达到与韩国也装备的F-35相同的低可探测性水平。
KAI官方发布的计算机生成渲染图展示了KF-21EX打开新型双内置武器舱的情景。图中显示,KF-21EX可在内部挂载一对2000磅级的制导炸弹。不过,关于总载弹量是2000磅,还是能实际挂载两枚此类武器,各方报道存在差异。图中为KF-21EX机身下方双武器舱的特写,舱内显然装载了2000磅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
韩国航天工业公司(KAI)供图
该战机的其他明显变化包括在机鼻下方安装了一个传感器,其功能与F-35及其他多款第五代战机上配备的电光瞄准系统(EOTS)相似。F-35的EOTS主要用于空对地瞄准,但也具备红外搜索与跟踪功能。在此情况下,新的EOTS很可能会取代原先安装在KF-21驾驶舱前方的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传感器。
图中为KF-21EX机鼻下方安装的EOTS特写。
韩国航天工业公司(KAI)供图图中为原型机Block 1 KF-21驾驶舱前方安装的IRST传感器。MBC新闻截图
KF-21EX不太明显的变化包括重新设计的座舱盖、雷达截面减小的雷达罩、升级的电子战套件以及新型保形天线。KAI还表示,该战机将配备先进的态势感知系统和未公开的“生存技术”。
KAI正在为KF-21EX研究的其他可选配置包括配备人工智能的任务计算机和一次性数字射频存储(DRFM)诱饵。
目前尚不清楚为容纳内置武器舱,战机内部布局需进行多大程度的修改,不过机身中部加深似乎是最基本的要求,机身也可能需要加宽。
图中为KAI进行原型机Block 1 KF-21最终组装时的情景。韩国航天工业公司(KAI)供图
无论结构变化程度如何,此类内置武器挂载方式将使KF-21EX能够在保持低可探测性的同时打击目标,包括加固目标。正如我们之前所解释的,最初的KF-21(也称为Block 1)在设计时并未过多考虑隐身性:
“……KF-21在低可探测性设计上采取了更为稳健的策略,旨在填补F-35与第四代F-16之间的能力空白。起初,KF-21的武器将外挂于六个机翼下和四个机身下挂点,这与F-35及大多数其他下一代战机不同,后者主要采用内置武器挂载方式以减少整体雷达信号特征。
最终,一旦投入使用,预计将开始研发更先进的衍生型号,该型号将具备内置武器舱及其他新的低可探测性特性。如此一来,初始版KF-21的雷达截面可能与“台风”战斗机相近,之后通过改进将显著降低。”
图中为韩国自主研发的KF-21“博拉玛”(Boramae)战斗机原型机首次进行空中加油试验的场景。韩国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DAPA)截图
韩国一直有改进KF-21的计划,所谓的Block 3配置预计将更广泛地应用低可探测性特性,包括内置武器舱和更广泛的空对地任务能力。
如今,这款更先进的衍生型号被命名为KF-21EX,显然是借鉴了F-15EX“鹰II”(美国空军一款经过大幅现代化的F-15版本)的命名方式,尽管F-15EX并未配备内置武器舱。
据KAI称,KF-21EX主要旨在穿透先进防空系统,然后打击加固的地面目标,包括加固掩体。这对于韩国空军(ROKAF)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其战时目标很可能包括朝鲜境内的深埋目标,如政权与指挥控制基础设施、防空节点以及核设施。与此同时,随着先进的俄罗斯系统抵达朝鲜,穿透朝鲜地面防空系统的难度也在增加。
KF-21EX将在内部挂载的2000磅级制导炸弹很可能是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该弹药可配备BLU-109穿甲弹体。
图中为2022年10月4日,为回应朝鲜当日早些时候发射中程弹道导弹(IRBM),韩国空军一架F-15K向一座岛屿目标投掷了两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图片来源:韩国国防部,盖蒂图片社
KAI计划内置挂载的其他武器还包括该公司研发的空射效应(ALE)武器以及美国制造的GBU-39小直径炸弹(SDB)。空对空武器计划包括韩国国产的LIG
KF-21,包括部分嵌入机身下方的挂载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中为Block 1 KF-21挂载四枚部分嵌入机身的“流星”导弹、IRIS-T自卫导弹以及一对JDAM的概念图。MBDA公司供图
一位KAI官员告诉《航空周刊》,KF-21EX的内置武器挂载方式尤为重要,因为正在研发的与其协同作战的“忠诚僚机”型无人机将无法挂载2000磅级的弹药。
为使KF-21EX能够与“忠诚僚机”无人机协同作战,KAI正在研发性能提升与有人-无人协同(MUM-T)作战系统。该系统将包括传感器融合与安全数据链,以实现有人战机与无人机的协作。一种方案可能是将其集成到KF-21EX的双座版本中,这样第二名机组人员可更专注于“无人机控制”任务。Block
图中为2023年10月,在韩国城南市举行的首尔国际航空航天与防务展(ADEX)上展出的双座KF-21战斗机(第六架原型机)。图片来源:张辉/VCG,盖蒂图片社
KAI还概述了KF-21EX与“忠诚僚机”无人机紧密协同执行特定任务的场景,特别是压制或摧毁敌方防空系统。在此任务中,有人战机将作为护航干扰机,预计将配备外部干扰吊舱,而无人机则充当伴随干扰机。有人与无人战机将共享实时传感器数据,实现分布式目标定位与威胁分析。同样,配置为护航干扰机的KF-21EX若采用双座设计,也将受益于第二名机组人员来应对如此高要求的任务。
至于“忠诚僚机”无人机,韩国今年早些时候公布了隐身低可观测无人僚机系统(LOWUS),该系统专为与KF-21协同作战而设计。此外,首尔还在研发更多低可观测无人机选项,因为该国正寻求为各类任务引入新的无人技术。
一条附带视频的推文展示了LOWUS的设计:
正如我们过去所指出的,拥有一款可与KF-21协同作战的隐身无人机意义重大,尤其是考虑到初始版Block 1战机缺乏高端隐身特性。
正如《战争地带》(TWZ)过去所写:
“更广泛地说,一款携带内置武器的隐身无人作战航空器(UCAV)在穿透高度对抗性空域时,将对KF-21 Block
1或Block
2具有巨大优势。这将使有人战机能够保持在更安全的距离上,并利用其高度先进的“流星”导弹、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以及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系统击落空中目标。这或许可以通过接收UCAV自身传感器传回的目标数据来实现,而无需使用KF-21的机载雷达。这一概念越来越具吸引力,因为它可使有人战机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电磁静默,提高其生存能力,而无人机则承担风险更高的前向传感平台角色。”
图中为韩国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DAPA)的视频截图,显示一架装备齐全的Block 1 KF-21(配备外部瞄准吊舱)与三架隐身无人机执行任务。韩国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DAPA)截图
然而,韩国如今似乎已认识到此类无人机目前存在的局限性,至少在预计的武器挂载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为KF-21增加内置武器挂载能力被视为结合生存能力与强力“掩体破坏”型武器能力的先决条件。
韩国研发KF-21旨在取代韩国空军现已退役的F-4E“鬼怪”II战斗机以及仍在服役的F-5E/F“虎”II战斗机。目前计划到2028年韩国空军将引入40架KF-21,到2032年部署完整的120架战机机队。目前尚不清楚,在此阶段,韩国空军是希望在原有数量基础上额外订购KF-21EX,还是更愿意将部分原计划采购的战机替换为更先进的型号。
除国内订单外,KF-21EX对各类出口客户而言也可能颇具吸引力。若首尔同意向外国客户出售相关技术,那么提供配套“忠诚僚机”无人机的方案将使其更具吸引力。韩国在全球武器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FA-50轻型战斗机已赢得多个高调订单。
图中为韩国空军FA-50轻型战斗机。韩国航天工业公司(KAI)供图
在研发新一代战机方面,韩国采取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策略。鉴于F-35已作为高端隐身平台在韩国空军服役,KF-21在低可探测性方面一直被视为低端选项。与此同时,该概念一直强调在武器、传感器方面进行渐进式升级,如今,通过KF-21EX提升了隐身程度。尽管该战机在这方面仍不及F-35,但它具有国内生产、对进一步改进拥有相当大的控制权以及出口盈利的可能性等优势。
1、虐印度胡明轩通道采访!谈状态+全队投篮提升原因,喊话对约旦!,胡明轩集锦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