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7 03:35 作者:娱记
“隐形”的AI,正在解锁平台商业增长的新密码
最近翻看QuestMobile的AI应用市场半年报,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变化。
截至今年6月,原生APP和PC网页端的市场规模,跟3月比起来,分别少了2000万和3000万,而各类App里AI插件的规模,刚好涨了5000万。
这不是简单的用户转移,更像是一场无声的“用脚投票”,用户正用行动选择那些能自然融入智能服务的平台。
这背后折射的,是用户对信息获取效率的升级渴望,大家越来越倾向一站式搞定需求,而不是反复切换应用。
而从行业视角来看,这种变化正在重构整个行业的竞争逻辑。平台之间不再只是比拼内容数量或用户规模,而是转向了服务深度和效率的竞争。
从“主动打开”到“顺手调用”
AI插件正在重构用户依赖
打开手机里下载的App,你可能没太留意,那些藏在搜索框、热搜页里的AI功能,正在悄悄改变你对这些平台的依赖程度。
抖音用户不再需要打开专门的P图软件,直接使用内置的AI功能,就能自动优化图片质感,一键完成精准美颜,甚至能根据用户照片生成多种风格的AI写真;
微博用户遇到想深究的热搜话题,不再需要跳出App费力查询,使用微博智搜就能得到全面解答;
高德地图用户不用自己费心查询路线,只需问一问“小高老师”,就能获得最佳出行方案;
夸克的AI智能讲题功能,让学生在做题遇到卡壳时,不用切换到其他工具查资料,就能获得清晰讲解......
这些场景有个共同点,用户不再需要专门打开某个AI应用,而是在熟悉的平台里顺手完成智能服务的调用。
这些看似微小的体验优化,背后正是AI插件对用户习惯的精准把握。
原生AI产品虽然功能强大,但需要用户主动下载、专门打开,本质上是在要求用户改变既有习惯。这些AI插件将原生AI的核心能力无缝融入现有平台,使用户无需切换应用即可满足所有需求。
更重要的是,这些AI插件共同指向一种更高效、更精准的获得信息的模式,不是漫无目的刷推荐,也不是大海捞针搜关键词,而是通过AI快速提炼出真正有用的内容。
时间一长,用户习惯了这种便利,就再也离不开了。
这种用户行为转变并非主观感受,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市场数据支撑,尤其在AI搜索引擎这一与用户日常信息获取密切相关的领域,表现亮眼。
QuestMobile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6月,在月活跃用户规模千万以上的TOP10应用插件中,
Qbot(QQ浏览器)复合增长率高达255.2%,微博推出的AI微博智搜则以41.7%的复合增长率位列次席;百度、抖音、夸克等资讯/社媒平台AI插件应用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在用户使用频次上,夸克AI搜索月人均使用次数为64.9次,微博智搜紧随其后达到36.6次,紧接着是腾讯新闻的24.2次。
好的AI插件
将成为平台的“价值放大器”
AI插件带来的便利体验只是表象,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对平台原有价值的激活与放大。
一款成功的AI插件,绝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能与平台的核心生态、用户场景深度耦合,让平台的固有优势得到更充分的释放,甚至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点。
以微博为例,它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能第一时间曝出各种热点事件,并且有大量用户在这里讨论、分享观点,形成了一个热闹的信息场。微博智搜的出现,正好把这种价值放大了。
前几天的热搜,#徐艺洋为了黄子韬放弃工作#,如果你没跟上剧情,可能就吃不太明白这个瓜。怎么就突然为爱放弃工作了?她是不是自愿的?放弃工作之后的影响有多大?
一看微博智搜,原来是徐艺洋在《小伙小妹换游记》综艺里自述,她曾经为陪伴黄子韬资源减少工作安排。微博智搜把放弃工作的背景、原因、双方的事业状态、争议焦点等,讲得清清楚楚。
有人指出她2021年减少通告,符合陪伴的时间线。有人则认为徐艺洋当时自愿本就以来黄子韬公司,所谓“放弃”是老板娘特权,她事业也没达到高峰期,“放弃”程度被夸大。
微博智搜不是跑到别的地方找信息,而是把微博上现成的媒体报道、用户的讨论、相关博主的解读全都挖出来,用AI梳理清楚,呈现在用户面前。这其实是对推荐算法的一种重要补充,让用户在爆炸的信息中,过滤不必要的信息,更高效地明白前因后果。
更关键的是,这种基于平台内权威信息和多元观点的交叉验证,显著提升了信息的准确性。
比如说,前段时间的热搜#12.3%受访00后存款超30万#,看着让人焦虑又怀疑:这数字靠谱吗?
但要是顺手点了相关词条下的智搜,它就会告诉你:这个调查只问了1825个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做互联网、金融的年轻人居多,根本代表不了全国的情况。它还会引用其他财经博主的分析和更广泛的数据来支撑观点,一下子就让这个观点的“水分”清晰起来了。
这种“精准求真”的能力,正好帮用户减缓了既想第一时间追热点,又怕被误导的担忧,自然也让平台更吸引人。
再看喜马拉雅的“波波”语音助手,它的价值放大作用体现在对平台“音频内容生态”的赋能上。
由于主要面向儿童用户,“波波”采用了软萌的卡通形象设计,语音语调也带着孩子气的俏皮,一出场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
我曾亲身体验过与它的互动:尝试玩诗词问答时,它出了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我说“不知道哦”,它并没有简单结束对话,而是用轻快的语气安慰我,告诉我上一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出自王安石的《元日》。
除了诗词问答,它还能陪孩子玩成语接龙、猜谜语等,或者实时解答百科疑问、创作定制化故事等。
这种“玩中学”的模式,不仅让孩子在轻松的互动中学到了知识,还让发家长看到了平台在教育场景下的独特价值,从而放大了喜马拉雅在垂直领域的竞争力。
据喜马拉雅披露的数据,“波波”的用户对话留存提升了30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正是AI插件激活平台原有价值的有力证明。
而从长远来看,在对平台价值的放大之外,AI插件的存在也正逐步推动行业竞争逻辑的转变。
平台不再只是追求热点的数量和速度,而是借助AI插件提升信息解读的效率、质量、准确性,以此来赢得用户的长期信任。
因为一个能在用户需要的时候、以最自然的方式提供精准服务的平台,往往比单纯的内容聚合平台更具不可替代性。
最终价值
平台商业化模式的“升维”
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技术布局的最终价值都要落到产品商业化上。AI插件的存在,恰恰为平台商业化模式带来了“升维”的可能。
以微博智搜为例。微博方面表示,智搜产品显著提升了用户在热搜下的消费体验,以及在主动搜索场景下的搜索满足率,二季度智搜日活跃用户数较一季度大幅度增长。
这些用户行为数据正是广告主最看重的投放价值。它们能让广告更精准地嵌入用户的信息消费场景,从而显著提升曝光与转化效果。
这一点,从微博二季度的广告收入表现便可得到印证。财报显示,微博当季广告收入达到3.8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56亿元。
上半年,食品饮料、鞋服、美妆行业客户对微博的新品、明星代言和IP营销的关注度,也大幅度提升,新品和明星官宣核心场景的收入和项目数同比均双位数增长。
此外,随着平台核心运营指标在智搜的驱动下持续提升,微博的长期价值正获得越来越多资本市场的认可。反映在股价上,此前最新财报发布后,微博港股与美股股价双双上涨超过10%。
夸克搜索的AI插件在垂直场景中的布局,同样展现了这种“升维”逻辑。
在高考季来临之时,考生和家长最需要的是准确、可靠的志愿填报参考。夸克高考通过智能填报系统,将各高校、专业的历年录取分数线、就业前景、学科实力等数据清晰呈现,成为千万用户的刚需工具。这些在高考场景中聚集的巨大流量,最终将会沉淀到网盘、扫描、等付费场景,形成长期生命周期价值。
这种“以高频刚需场景获客,以多元服务场景变现”的模式,让商业化突破了单一功能的局限,形成了更可持续的生态闭环。
而一旦这样的生态成型,就会产生强大的行业壁垒。用户越习惯高效、精准的全链条服务,就越难回到过去那种需要不断切换平台、自己拼凑信息的模式。
对行业而言,这或意味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功能或内容的比拼,而是整体服务生态和智能水平的较量。
那些能更快打破功能壁垒、通过AI实现服务无缝流转的平台,更有可能在这场变革中赢得用户,定义新的行业标准。
结语
当AI从独立的“工具”变成平台的“内置能力”,整个互联网的价值坐标系正在发生偏转。
未来的平台竞争,很可能就是一场AI插件的暗战——
谁能把智能服务更自然地嵌入用户习惯,谁能把自身生态优势转化为智能能力,谁就能在新的价值坐标系里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END•
1、神州高铁:上半年归母净亏损9496.89万元,亏损同比收窄,神州高铁2020年年报业绩
2、一个出海社交小厂,市值竟已顶得上五家昔日地产大股,出海品牌50强 出海营销
3、电视剧生万物里的地主能代表所有地主吗?,地生万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