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王永钦 | 稳定币的“特里芬魔咒”:中国如何破局全球金融新秩序
7月1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稳定币与国际金融大变局”线上研讨会。
王永钦教授从稳定币的起源与发展谈起,指出其出现源于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改进尝试。这些改进有好几种,但目前我们所讨论的这种稳定币则是由主权货币做抵押的,尤其是和美国的短期国债高度关联,甚至非常类似于货币市场的基金。但稳定币的问题是无法满足货币的三个基本性质,即单一性、弹性和诚信。也就是说,稳定币无法保证价值无争议、不能根据经济需求创造新流动性,仅依附于现有资产、不能保证其不会被用于非法活动。
王永钦教授还指出,稳定币的发展面临一个无法克服的内在逻辑制约——全球安全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债)是短缺的,所以稳定币规模越大,对作为抵押品的美国国债需求就越高,这又会进一步加剧其短缺并推高其价格。
基于安全资产短缺和美国相对实力下降的趋势,王永钦教授认为,中国应尽快推动国债成为全球性安全资产,来缓解全球安全资产短缺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王永钦教授还认为,对中国来说,未来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国债。不论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大力发展国债都会有很多好处——这将成为一个安全的、开放的、最重要的人民币资产形式。
以下为王永钦发言全文(已经发言人审定):
从金融理论的角度看,一种资产要能成为“货币”,必须至少满足以下三个特点。
(二)弹性(Elasticity)。弹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能力,即货币体系必须能够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其供应量。在经济活动旺盛、市场需求增加时,货币供应应当能够扩展;而在经济衰退、市场需求下降时,货币供应也应当能适时收紧,从而有效避免通货膨胀或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弹性要求货币体系不仅能够响应短期流动性需求变化,还能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或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总量和流动性。
(三)诚信(Integrity)。诚信是指货币体系必须具备防范金融犯罪、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的能力。诚信的核心在于货币体系的监管和合规框架,确保所有货币交易都能满足反洗钱(AML)和反恐怖融资(CFT)法规要求。这意味着,任何货币体系都必须有足够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以便金融监管机构能够有效监控和阻止非法资金流动。
现有的银行体系通过双层结构解决了单一性和弹性两个问题。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创造存款机制,在经济活跃时能够灵活调整货币供应,确保了货币的弹性,而支付则通过央行的准备金,满足单一性条件。这样的双层结构是一种奇妙的组合,在央行背书下,商业银行创造了99%的流动性。最后辅以监管框架,确保货币不被用于非法目的。
稳定币通常以主权货币计价的资产作为抵押物,尤其与美国短期国债(Treasury bills)高度挂钩。选择短期国债的原因在于,稳定币的价值特性类似于货币,其久期接近于零。通过避免波动性较大的长期资产作为抵押,稳定币能够更好地规避价值不稳定的风险。简而言之,稳定币通过以短期国债等资产为抵押,承诺以1:1的比例进行兑付,从而维持其稳定性。
然而,即便是投资美国国债的货币市场基金,也并非绝对安全。在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市场基金的1:1兑付承诺曾被打破(即“break the buck”)。当投资者担忧底层资产的价值缩水时,集中挤兑发生,这一承诺就不能维持。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曾发生类似事件,基金净值跌破面值,暴露了其内在的不稳定性。
稳定币也面临类似的风险。这是因为,即便是被视为最安全资产的美国国债,其安全性也并非绝对。2023年硅谷银行(SVB)的倒闭就是明证:尽管其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但在美联储激进加息背景下,这些债券市价暴跌,导致巨大未实现亏损。当储户恐慌挤兑,迫使SVB折价抛售资产时,流动性危机瞬间爆发,使SVB在48小时内宣告破产。这揭示了国债作为抵押品的关键弱点:其价值高度依赖稳定的利率环境,一旦遭遇货币政策剧烈转向和信心崩塌,“安全资产”也会成为流动性危机的引爆点。
第三,诚信。稳定币在该属性上也存在重大缺陷。现实中,它常被用于非法活动,损害了其作为货币工具的诚信。
1、暴雨橙色预警生效中!深圳铁路部分列车停运,深圳铁路最新消息
2、仅是7月16号那天,全国瞬间的用电负荷史无前例的突破了15亿千瓦,全国用电超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