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警惕历史滤镜下的剥削美化:从《生万物》争议看封建剥削的本质

时间:2025-08-28 12:50 作者:撑犁

警惕历史滤镜下的剥削美化:从《生万物》争议看封建剥削的本质

警惕历史滤镜下的剥削美化:从《生万物》争议看封建剥削的本质

近期,影视剧《生万物》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其对地主形象的刻意美化与历史事实的严重背离,暴露出一种值得警惕的历史叙事偏差——将封建时代的生存剥削与现代资本剥削简单类比,甚至试图以"发展逻辑"为封建地主正名。这种混淆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模糊了剥削制度的本质差异,亟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清醒视角予以澄清。

一、生存剥削与发展剥削:两种剥削的本质分野

封建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以土地垄断为核心的生存掠夺。在"皇权不下乡"的封建体制下,地主既是土地的所有者,更是地方秩序的实际掌控者。明代"路引制度"明确规定"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无引者轻则杖责,重则处死,这意味着农民被死死捆绑在土地上,成为地主砧板上的鱼肉。江南地区的地租普遍占收成的50%至70%,农民"终岁勤动,脱粟无储"是常态,所谓"多吃一粒粮,农民少一分生存希望"绝非夸张——这种剥削直接指向人的生存底线,鲁迅笔下"吃人"的隐喻,恰是对这种制度最深刻的写实。

反观现代雇佣关系,即便存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劳动者仍拥有法定的人身自由与选择空间。从《劳动合同法》对解雇权的约束,到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基本生存托底,再到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可能,都与封建时代"换个地主还是一样"的绝境形成本质区别。将二者等同,实则是抽离了制度环境与生存逻辑,用现代社会的发展红利为封建剥削的残酷性"松绑"。

二、土地兼并的原罪:地主财富的血腥底色

那些为地主辩护的论调,总试图将其土地积累归因于"勤劳"或"智慧",却刻意回避了历史的血腥真相。封建时代的土地兼并,从来不是平等交易的结果,而是权力与暴力的产物。明代徐阶家族凭"首辅"权势,强占江南民田二十四万亩;清代和珅通过"逼献""投献"等手段,家田达八千余顷。史料明确记载,农民"非遭水旱流离,必不轻弃世业",不到饿死边缘,谁会卖掉"吃饭的根本"?这种掠夺与现代社会"卖房卖车"的自主选择毫无可比性——前者是生存胁迫下的绝境,后者是发展权衡中的选择,将二者混为一谈,本质是对剥削合法性的刻意混淆。

更荒谬的是将农民贫困归咎于"懒惰"。中国农民"见隙地必耕"的生存本能,早已被无数史料印证。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清晰指出:"贫农是农村中极艰苦者,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得的较少,不足部分须租别人田地,或者出卖一部分劳动力,或经营小商,以资弥补。"在"懒即死"的封建逻辑下,农民的勤劳是生存必需,而地主的"不劳而获"才是制度性不公的核心。这种对农民的污蔑,本质是为剥削者开脱罪责。

三、历史叙事的陷阱:影视剧美化背后的意识形态风险

《生万物》的争议,本质上是历史叙事权的争夺。剧中将地主塑造为"放粮赈灾""体恤佃户"的善者,却对60%的地租率、农民卖儿鬻女的惨状选择性失明;将农民贫困归因于"短视""懒惰",却回避了"投献避赋"的制度性压迫——这种"去阶级化"的叙事,实则是对封建剥削的温柔粉饰。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观众将地主与现代企业家简单对标,试图以"时代局限"为封建剥削辩护。这种类比暗藏危险逻辑:若封建地主的生存剥削可被原谅,那么现代资本的无序扩张是否也能被合理化?若地主的土地垄断可被美化,那么当前的生产资料分配不公是否也能被默许?历史早已证明,放任剥削制度的扩张,最终只会导致社会撕裂——明末流民起义、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皆是土地兼并到极致的必然结果。

四、制度进步的本质:从剥削合理化到剥削制约化

当代中国与封建时代的本质区别,正在于对剥削的制度性制约。土地公有制从根本上杜绝了"私人垄断土地"的封建根基;资本利得税、房地产税等直接税改革,正在压缩无序扩张的空间;共同富裕政策的推进,更是明确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发展方向。这些制度设计,恰是对封建剥削历史教训的深刻汲取,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剥削的本质不会因叙事技巧而改变。封建地主的生存掠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农耕文明中最深的伤痛;而对这种伤痛的刻意美化,则是对历史正义的背叛。我们批判《生万物》的叙事偏差,不是要陷入历史仇恨,而是要守住历史的底线——唯有认清剥削的本质,才能更珍惜当下制度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才能在历史镜鉴中坚定走向共同富裕的方向。这,才是对待历史应有的清醒与敬畏。

Top

1、地主,两千年之癌症

2、现在的教育所谓减负,一没减到孩子身上,二没减到老师身上,三没减到家长身上

3、情侣吵架过程中男友跳车身亡,经调解后女子赔偿21.8万,情侣吵架男子跳河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TTL/detail/qmtmqo.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撑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