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0 21:20 作者:无面凄凉
卡洛斯·罗亚| 只有“拜占庭美国”才能击败中国?
编者按:据美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美国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合计为715亿美元,较4月份的603亿美元大幅扩大,增长约18.7%,2025年1–5月对外贸易逆差接近6474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贸易逆差衍生出来的系列经济问题,不仅会影响特朗普的选民支持率,也会对其2026年中期选举带来负面影响。
但北美和平与外交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Peace & Diplomacy)研究员卡洛斯·罗亚(Carlos Roa)有不同意见。他认为,美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阵痛是帝国转型期的必然现象。建立在“新自由主义”基础之上的新罗马式的帝国已经崩溃,美国需要以“区域势力范围”打造拜占庭式的新帝国,特朗普是这一使命的缔造者,但不是完成者。
“拜占庭式”地缘经济战略是一种区域化、注重韧性和战略收缩的经济战略,意味着经济民族主义的回归。它包含以下三个维度:一是通过运用关税、反垄断、国家资本与产业政策,构筑新的地缘经济防线。二是构建“防御性经济”盟友圈,仅在盟友圈内部实行“美国优先”的自由贸易,孤立竞争对手。三是放弃“全球控制”,争夺“战略走廊”,并选择性介入新兴市场。
作者认为这一模式的转型必会引发国内既得利益群体的抵触(如跨国企业),同时对依赖美国市场或美元融资的国家构成冲击(如欧盟),这些阻碍会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但不会影响前进的方向,“拜占庭式的美国”将经数位总统之手缓慢形塑。本文作者被认为是一位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地缘政治青年战略家,他的一些观点正日益被决策层与智识界关注。本文由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翻译,观察者网转载此文,仅供读者批判性阅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随着旧秩序的崩溃,美利坚帝国正在转型——在国内重建,在国外收缩,同时锻造更坚实且持久的经济圈。
“为时已晚:变革正在来临。”亿万富豪投资人雷·达里奥在社交媒体X(原推特)上发表文章时这样写道。不过他并非危言耸听——数十年来累积的贸易逆差与资本失衡已难以为继,全球秩序的重大变革势在必行。冷战后关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安逸假设正在逐步瓦解,重大变革不再是遥远的威胁。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帝权的崩溃,而是一种新的整合:私人资金将从属于国家优先事项,全球贸易将沿着战略走廊重组。美国将建立防御性经济集团,以投资为名向盟友索取新的“贡赋”,并在未来百年的大型基建通道争夺中占据主动。帝国并未消失,只是改变了形态。取而代之的,不再是自由主义霸权,而是一个防御强化、区域根基稳固的大国——可称之为“拜占庭式美国”。它少了几分传教士般的狂热,多了几分战略算计;不再像是罗马,更像是君士坦丁堡。
自1945年以来,美国的实力不仅源于其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更源自其独特的金融优势。二战结束后,美国以无可匹敌的经济霸主身份睥睨世界。它拥有占据全球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绝大多数的国际黄金储备。凭借这种影响力,美国在建立了号称旨在促进全球稳定与繁荣的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但实际上,设计者们确保该体系明显偏向美国。美元被确立为事实上的世界储备货币,以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与黄金挂钩,而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这意味着,只要美国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美元就能在全球范围内与黄金一样可靠。美国可以借此轻松制定诸多规则。正如迈克尔·哈德森所言,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的美国谈判代表暗中确保新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相关机构将“优先促进美国出口”,即便牺牲盟友利益也在所不惜。例如英国就不得不接受削弱英镑和本国工业的政策。这正是战后秩序下获得美国金融支持的代价。因此,尽管当时充斥着自由市场与合作的崇高口号,但现实却异常残酷:美元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任何潜在挑战者都将被收编或限制。
战后初期,这种体系表现为“美元荒”现象。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争相寻求美元及美国贷款用于重建和购买美国商品。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项目予以响应,巩固了美元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复苏,局势开始转变。原本作为全球最大债权国的美国开始出现贸易逆差(进口量超过出口量),并斥巨资在海外维持冷战时期的盟友网络与军事部署。
然而,这种光景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难以持续。美国在军费和民生领域的双重开支侵蚀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面临持怀疑态度的盟友(尤其是戴高乐时期的法国)的兑换需求,美国的黄金储备快速缩水,到1971年已难以支撑海外美元兑换的大量需求。若是一个传统大国面临这样的局面,可能只能被迫实施财政紧缩——即在支付债务与货币崩盘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由此引发的“尼克松冲击”堪称一场明目张胆的障眼法。这或许是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金融操作。通过废除黄金担保,美国实际上是在背弃对外国债权人的承诺。但通过立即提供美国国债作为替代方案,此举也诱使(或者说迫使)各国央行继续为美国提供资金支持。当时一位英国官员预见到这一动向,将新体系形容为“权宜之计”。实质上,全球不得不仅凭信任接受美元。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