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难,而且越来越难”
【文/观察者网 王一】面对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美国曾试图通过巨额财政投入来重启矿山,重新打造本土供应体系,最后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日益拉开差距。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又盯上了他国的稀土原材料,企图通过赤裸裸的威逼利诱来迫使其他国家“上贡”。
然而,香港《南华早报》8月6日分析指出,自美国芒廷帕斯矿关闭后,中国在国家支持下、依托其庞大储量构建起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其成本结构是大多数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
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曾有美国公司尝试投资15亿美元来重启2002年因环保问题关闭的芒廷帕斯矿,但最终这一努力在2015年因公司破产而终止。时至今日,美国仍没有一条具备稳定产出能力的完整产业链。
芒廷帕斯矿 芒廷山口材料公司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稀土储量,尤其是南方地区集中了大量的中重稀土元素矿床,它们在高端磁体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华早报》称,同时,中国相对较低的电价也有利于支持高能耗的冶炼环节。东海证券上月在研报中指出,中国控制了全球90%的稀土冶炼与分离能力,以及69%的稀土合金冶炼能力。稀土冶炼是高度能源密集型的,“如果在欧洲或美国设立类似的项目,电力成本往往会比中国高出数倍”。
报道称,几十年前,中国只是稀土的开采和精炼国,而不是磁铁的主要生产国。但随着国内生产激增和出口价格暴跌,中国政府于1998年设立出口配额,并于2006年引入出口税,以控制破坏性的价格竞争。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这些政策促使全球磁体制造商将生产线迁往中国,帮助缩小技术差距,并加速了中国在下游磁体制造领域的布局”。
1998年,美国麦格昆磁公司被中国投资者收购后,在天津建立工厂。2003年,该公司关闭了其在美国的最后一间工厂。2000年,日本精工爱普生也将其全部粘结钕磁体生产迁至中国,并与中科三环合作。港媒指出,如今,中科三环已具备生产音圈执行器的能力,这种由磁场和线圈驱动的线性马达曾长期被日本垄断。
中国通过长期发展全产业链,已牢牢确立其稀土行业地位。现在,中国稀土企业已更进一步,开始着手用科技赋能,构建“绿色+智造”双轮驱动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目前,除了五角大楼对美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的投资外,苹果公司也与其签订了价值5亿美元、为期四年的稀土磁体供应协议。芒廷山口材料公司今年1月宣布,已开始试产车用烧结钕铁硼磁体,并启动钕镨金属的生产。
“现在美国是通过强力重新进入市场。”特里略-菲格罗亚分析称,这不再是商业行为,而是国家安全工程,“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的项目仍不完整,但对他的支持表明美国打算不惜一切代价重建整个稀土供应链”。
庞超贻解释说:“磁体制造对许多国家来说有着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因为当前仅中国与日本掌握核心技术,甚至日本三大磁体制造商都是在中国完成主要生产工序的。”
在稀土出口管制问题上,中国一贯秉持负责任、非歧视的态度。中国外交部此前多次回应称,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继续加强出口管制领域对话合作,维护世贸组织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稳定。
1、一加亮相2025ChinaJoy,高通高管现身展台,一加手机高管
2、我们应该拿出举国办奥运的那股劲头,把南京大屠杀惨案推向国际,南京大屠杀提醒我们
3、东莞塘厦小车被卷入积水,警民合力成功营救,东莞塘厦水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