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寻味长江”价值链是怎样炼成的?
编者按:
时代之笔擘画新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铺就的壮阔画卷中,证券业正以创新之墨挥毫作答。这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更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证券业以“国之大者”为经,以“民之关切”做纬,让金融血脉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本强音。证券时报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证券业作答进行时”系列专栏, 本篇为系列报道之九,敬请垂注。
从绿色债券精准滴灌乡村产业,到“寻味长江”重塑农产品价值链,长江证券以金融专业与责任担当,在广袤乡野间写就一份普惠金融的特色答卷。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作出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战略部署,普惠金融作为其中关键篇章,承载着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助力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长江证券深刻把握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提升”与“发展可持续性兼顾”的核心内涵,将其融入企业战略基因,聚焦乡村地区、中小微企业等传统产业薄弱环节。
自2016年响应“一司一县”结对帮扶号召以来,长江证券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4400万元,通过金融工具撬动社会资本超165亿元,公益帮扶项目覆盖新疆、云南、四川等十余个中西部省份,探索出了一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生的普惠实践路径。
创新金融工具:打通乡村产业“造血”动脉
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以市场化方式激活内生动力。长江证券精准锚定乡村产业融资痛点,创新设计多种金融工具,积极引入多元资本,全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迈进。
长江证券积极扶持乡村绿色产业项目,助力乡村生态产业化转型,推动其迈上“可持续”良性发展轨道。具体来看,长江证券创设了“绿色+普惠”双轨的协同模式。2024年7月,长江证券独立主承销的青岛城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以下简称“GV青新01”)成功簿记,规模达4亿元。该债券创新性地融合“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双重目标,募投项目聚焦经济欠发达乡镇地区新能源发电产业。
据悉,“GV青新01”募投项目分布于我国核心经济圈以外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乡镇地区,一方面,将为帮扶区域居民生活、产业发展提供更稳定、更绿色的供电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农光互补”等形式,为当地提供稳定绿色电力,更将项目收益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深度绑定,有效防止返贫,为行业贡献了可复制的“长江样本”。
田埂上的脚印,才是普惠金融最深的根系。长江证券子公司长江期货还利用“保险+期货”形式,坚定守护农户钱袋子。最典型案例是湖北荆门沙洋县油菜“保险+期货”项目——作为郑商所首批油菜县域价格险项目之一,覆盖8.27万亩耕地、近5600户农户,总保费223.2万元。该项目通过高效期货对冲,成功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在复杂行情下实现有效赔付,显著提升了农户抗风险能力和种植积极性,可以说,“保险+期货”项目为5600户农民撑起价格保护伞。
据统计,长江期货子公司深入农业一线,在荆州、宜昌、荆门、黄石、重庆、石家庄等地开展了“保险+期货”产业帮扶项目,涉及品种包括生猪、豆粕、鸡蛋、油菜等,项目保费规模超2000万元。
文化品牌赋能:激活乡村产业“一池春水”
长江证券持续以品牌力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变“输血”为“造血”。
以长江证券塑造的“寻味长江”IP价值链为例,该系列助农文创产品是公司积极发现乡村农产品的资源价值,结合长江的IP元素,将特色文化理念延伸到农村产品圈、产业圈,探索出以极富特色的农产品文化品牌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的新路径。
2024年,在往期“长饮·长盈”“苹步青云”等助农产品的基础上,该公司持续拓展“寻味长江”系列助农文创产品的适用范围,与湖北保康县合作推出冻干银耳羹助农文创,该产品结合IP形象长小牛,原创设计祝福包装及多种图案,赋予产品更多美好寓意,为产品销售引入新文化、新思维。
“寻味长江”系列助农文创产品将金融文化与业务特色与产品策划深度融合,以品牌创新升级产品档次,力求引入先进食品深加工技术企业助力当地实现产业升级,从以往“一次性”消费帮扶转向了“持续性”的产业合作帮扶,累计促进当地消费120万余元,为县域帮扶模式打开了新思路。
与此同时,在普惠金融实践中,机构普遍面临农民、小微企业主金融知识欠缺等挑战。如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大多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有限,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金融工具来改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需要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但创新难度较大。
为此,长江证券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培训课程、投资者教育活动等,向小微企业主、农民等普及金融知识,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2024年,长江证券投教基地累计开展了3476场的投教活动,触达1270万余人次;联动全国200余家分支机构积极开展点多面广专项活动,开展专项投教活动2955场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投教活动,促进普惠金融全面覆盖。
另一方面,长江证券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发挥协同优势。与外部机构,如政府部门、高校、基金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数据、技术与渠道,共同研发贴合小微企业、农民等需求的创新金融产品。
智力帮扶筑基:点亮乡村发展“人才灯塔”
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离不开人才与知识的支撑。长江证券构建“融智+融资”双轮驱动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长江证券的“融智服务”直接下沉到一线。该公司积极培育金融专业人才,向多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派驻专业干部担任县长助理、金融办副主任等职,将资本市场经验直接输送到基层治理前沿。
2023年6月,长江证券在湖北恩施州举办“资本市场推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长江研究员一堂乡村振兴课”活动,集结了该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农林牧渔、文旅等多个行业首席研究员,向当地20多个关键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作主题报告,为当地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贡献研究力量。
长江证券深知,教育帮扶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长江证券公益基金会运营的“衣心衣意”项目十年间足迹遍布西藏、新疆、贵州等十余省份,累计帮扶近100所学校,34000余名学子,模式升级为“公益助学+智力帮扶+投资者保护+财商教育”的综合赋能。
更具前瞻性的是,长江证券还在2022年启动的“灯塔计划”——公司联合华中师范大学,为湖北红安、江西乐安、陕西延长等地的15名乡村骨干教师提供高端培训。项目邀请教育专家讲座,组织与华师一附小名师深度交流,显著提升参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技能,通过赋能教师群体,最终惠及万千乡村学子,点亮人才振兴的希望之光。公司公益总投入累计已超4400万元。
从单点帮扶到系统赋能,长江证券的普惠金融实践已形成清晰脉络——金融工具精准滴灌产业痛点,文化IP激活乡村资源价值,智力输送培育内生动力。
未来,长江证券将紧扣“乡村全面振兴”国家战略,持续深化三大方向:强化金融赋能纵深,拓展债券承销、股权融资等工具在乡村企业的应用;锻造绿色生态链条,加大对光伏、风电等绿色项目的金融支持;筑牢文化教育根基,扩大人才帮扶覆盖面,让普惠金融的根系深扎土壤,绽放共同富裕的时代繁花。
本文原载于8月4日出版的《证券时报》,原标题为《精耕普惠金融沃土 书写长江证券特色答卷》
责编:罗晓霞
校对:冉燕青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2、当前国际局势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的应对策略,当今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