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懂车帝被撇清关系,推翻德国P3结论,到底是谁不懂车?,懂车帝和38号

时间:2025-07-30 06:34 作者:北野道北

懂车帝被撇清关系,推翻德国P3结论,到底是谁不懂车?,懂车帝和38号

作者

鲁镇西

懂不懂车不重要,懂流量就能活下去

7月23日,“央视新闻”联合懂车帝,录制了一期“过度依赖辅助驾驶有何隐患”的智驾科普视频,采取对支持“辅助驾驶”的36款车型进行横向比对,给大众一个“特斯拉辅助驾驶位列测评榜第一,其他国产车型均靠后”的结论。

视频发出后引起众多网友关注,部分网友对其科普内容展开质疑:包括问界关键画面车内镜头被切换至车外;测试距离不统一;疑似人为干扰问界智驾退出等动作,甚至有网友怀疑,评测过程中是不是故意遮挡雷达。

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在“懂车帝”发布完测评视频后,博主“一针见车”迅速吃瓜,连发多篇博文质疑问界车辆测试时存在人为干预情况。

7月24日,测评博主“Navis-慢点评测”在复盘视频中,再次详细论证了懂车帝对问界车辆测评中人为干预的可能。

问界M9车主“怼怼姐”更是直言:“我是XX,我不应该买国产……国内做了这么久的智驾,原来都是一堆垃圾”。怼怼姐宣泄完情绪后,在视频中提出懂车帝解决当前质疑的最佳方式,就是作为车辆拥有者,懂车帝可以“让华为公布后台数据……用事实打揪着小辫子不放的车主的脸”。

如果懂车帝觉得这个办法过于繁琐,不妨继续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开车撞“标记物”,只是这次要记得把标记物换成“实心”的,比如满载的皮卡,网友们还是相信懂车帝的,毕竟这种背景下,驾驶员再勇,总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智驾到底是不是主动避障,这种情况下最容易看出来,如果真不会自动避障,驾驶员也会及时刹停车辆,避免了网友因“驾驶员人为干预智驾系统”争吵。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鸿蒙智行”,发文称“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并附图鸿蒙智行上半年辅助驾驶报告,总里程16.7亿公里,用户活跃度94.8%。

一边是漏洞百出的“测评视频”,一边是不断累积的“作弊证据”,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下定某一款车之前,除了看这些所谓的测评视频之外,恐怕还是应该遵循老传统,参考已经拥有这辆车的亲朋意见或建议,或者通过现在分享为主的各类互联网平台,用知识武装头脑,避免人云亦云,或者偏听偏信。

比如另一批问界车主,博主“第一智驾”联合一众亲朋,在夜间复刻了“懂车帝”测评内容,并对比了懂车帝的测评视频录像,在第一智驾的测评视频中,问界搭载的华为智驾系统AEB成功启动,平稳刹停。

关于懂车帝“测评”内容的客观性,本文没有完整的证据链给出结论,但关于智驾系统,可以梳理一下当前市场主流观点,以供网友们参考。

01

鼓吹“纯视觉方案”这批人,早就惹毛了参与国标制定的教授

今年6月,参与L2、L3标准定制的上海交大密科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空降博主“桶哥偶尔说”直播间,对鼓吹“纯视觉方案”的网友现场教学。

首先从生命安全角度来看,所有传感器的增置都是为了防止小概率事件发生,国内造车牌照发放的严格管理,就是为了确保车企具备造车的基本能力,所造车辆符合所有安全标准,这套逻辑放到无人驾驶领域,当前唯一一个获得路权的无人驾驶系统,就是九识科技(Zelos)。

因为九识科技的智驾方案采用的就是“全场景传感器的解决方案”,所有能用的传感器一个不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治安巡逻等各个场景。

这是因为单一数据来源势必会导致数据飘逸,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现阶段人力无法避免,所以就要在视觉方案基础上,增加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丰富数据来源,不仅能降低数据源错误,还能降低数据计算的算力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就连懂车帝此次评测的第一名特斯拉,都是借助雷达开始研发智驾系统。

至于FSD在雷达越来越便宜的今天,反向操作增加摄像头数量,无限降低摄像头使用数量的原因,只有马斯克知道,外界普遍认为,是马斯克认为国内厂商算力不足,从而在手握数万块英伟达最新GPU前提下,通过算力优势弥补数据来源单一的弊端,并借此进一步降低成本,毕竟一个摄像头和一个雷达相比,显然是摄像头更便宜。

只是伴随科技进步,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早就实现白菜价销售,在固态激光雷达实现量产的今天,激光雷达从高端车型往中低端车型快速渗透,禾赛科技ATX、速腾聚创MX产品价格已下探至200美元价位。

按照上交大密科院教授的观点,大多数车企出于安全考虑,不会在乎这几千块的成本增加,所以使用雷达为智驾系统加一层保护是未来趋势。

02

德国P3和懂车帝,到底谁不懂车?

表面看,此次懂车帝“测评”视频争议的主角,是曾经在发布会上通过智驾避险视频做宣传卖点的问界,实际上是所有国产智驾厂商,包括了智驾系统供应商和整车厂,因为按照懂车帝给出的“测评结论”,国产智驾系统高速避险表现简直是惨不忍睹。

但实际上,5月14日,知名特斯拉投资者、未来基金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Gary Black)在社交平台X上表达了他对FSD服务低订阅率的担忧。

他引用了投资平台moomoo 5月9日的博客内容,文章根据信用卡数据提供商YipitData的统计,从参与测试的约3500名特斯拉车主处获取了信用卡交易数据,发现只有50名车主在测试结束后购买或订阅了FSD。

关键同一车型,德国P3测试辅助驾驶的结果,华为问界M9排第一,特斯拉排名靠后。值得一提的是,图表中第六名的宝马厂商,未来车型使用的搭载智驾系统大概率也出自中国。

2025年7月15日,宝马中国宣布与Momenta达成合作,双方将聚焦智能驾驶辅助,打造基于飞轮大模型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宝马中国称,该方案将应用在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或许有人怀疑德国P3的测评含金量,但实际上,P3是一家德国权威汽车咨询机构,成立于1996年,分拆自德国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如今已经成长为全球性咨询公司。如果保持客观的网友们信任自媒体“懂车帝”的权威性,那德国P3的测试结论又算什么,难不成是被买了通稿?

个人认为,央视新闻想联合懂车帝做测评,是为了给本不具备“无人驾驶”资格的L2智驾降降温,让依赖L2,并认为L2可以完全自主驾驶的驾驶员们清醒一下。

如果说德国P3被买了通稿,国内主流整车厂大部分都选择和华为合作又该如何解释。目前华为通过“技术分层+生态整合” 双轮驱动,以智选车(鸿蒙智行)、HI模式、零部件供应全面赋能车企,覆盖从百万豪车到大众市场的全价格带。

以售价百万的尊界S800为例,上市50天大定8000台,虽然这个销量在动辄几分钟大定20万成绩面前不够看,但这8000位有钱人的智商,总不至于集体下线,毕竟网友们坚信“可以怀疑有钱人的人品,但不能怀疑有钱人的审美和智商”。

从尊界销量来看,德国P3的测试结果似乎是可信的,但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要各位潜在的车主们通过多渠道多方面了解信息,不要偏听偏信。

© THE END

本文由贝克街探案官原创出品,点击阅读更多往期好文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Top

1、广州医生去香港公立医院上班,高薪又轻松?,广州香港医院怎么样

2、佩杜拉:亚特兰大拒绝国米对卢克曼4500万欧元报价,亚特兰大和国米的球衣

3、转变城市发展理念,让生活更美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要在什么上下功夫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UTT/detail/aesdbb.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北野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