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世界屋脊”上非遗正青春

时间:2025-08-21 09:43 作者:虚绊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世界屋脊”上非遗正青春

身着“普兰服饰”的普兰县科迦村村民(6月10日摄)。“普兰服饰”,主要由袍子、披风、头饰、项链、腰带、耳坠、靴子组成。其中最精美、最独特的为妇女服饰,外形设计如同孔雀开屏,被誉为“孔雀”服饰,一套重达20多公斤,装饰有黄金、白银、蜜蜡、珊瑚、绿松石等。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近年来,西藏阿里地区通过系列措施,推动当地非遗从静态保护转向活态创新,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西藏立足文化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成效显著。

据悉,2012年至2024年,中央和西藏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73亿元,用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开展传习活动及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等。西藏现有各级各类代表性项目2760项,代表性传承人1668名。

身着“普兰服饰”的普兰县科迦村村民(6月10日摄)。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普兰县西德村村民在表演“果尔孜舞”(6月10日摄)。“果尔孜舞”有1300多年的历史,传承沿袭传统的口口相传。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札达县群众在古格王国遗址脚下表演“宣舞”(6月12日摄)。“宣舞”是西藏阿里民间传统舞蹈,融合藏戏、舞蹈、说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内容涵盖礼仪、风俗、节庆等。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自治区级“宣舞”非遗传承人央金(右)在古格王国遗址脚下伴奏鼓乐(6月12日摄)。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噶尔传统服饰”地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达次仁在介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噶尔传统服饰”(6月14日摄)。“噶尔传统服饰”由羊羔皮和呢子内外两面缝制而成,形状为正方形,制作简易,内里均为纯白色的羊羔皮,羊羔皮既保暖又有装饰性。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噶尔县群众在展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噶尔传统服饰”(6月14日摄)。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日土县群众在演唱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谐巴谐玛”(6月16日摄)。据悉,“谐玛”有12个唱腔法,“谐巴”有9个唱腔法,每个唱腔都有不同的舞步和舞蹈姿势。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革吉县艺术团演员身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吉服饰”跳锅庄(6月20日摄)。男装大襟长袖,下摆至膝盖以上,背后形成一个大囊,囊内可揣随身携带的物品;女装下摆较长,系带后能露鞋尖即可,襟围比男装瘦小,宽围边,颜色鲜艳。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身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森郭服饰”的改则县群众在湖畔跳锅庄(6月21日摄)。“森郭服饰”被誉为“五彩彩虹服”,主要由红、绿、黑、黄、蓝五种颜色的氆氇制成。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身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森郭服饰”的小女孩(6月21日摄)。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措勤县艺术团在表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磁石“帕”卓(6月23日摄)。该舞蹈动作优美欢快、充满动感,带有弹性舞步。近年来,措勤县将磁石“帕”卓改编为课间操进校园,让学生感受当地非遗魅力。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Top

1、湖北一村民自述被老虎袭击后受伤,是华南虎还是其它野兽正在调查,湖北男子被老虎咬死

2、OpenAI未来或出售AI基础设施服务,openai项目

3、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众多新型装备将首次亮相,阅兵出现的新式武器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UUN/detail/avdwzs.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虚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