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日本专家学者走进内蒙古通辽

时间:2025-07-30 07:37 作者:文抄公

日本专家学者走进内蒙古通辽

  7月28日至29日,来自日本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访内蒙古通辽市,深度感受当地人文发展与生态之变。

  盛夏的内蒙古扎鲁特旗山地草原,草木葱茏,满眼青翠;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努古斯台治沙项目区内,水波荡漾,绿意盎然;库伦旗银沙湾,塔敏查干沙漠景色宜人。

  “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凉爽,民族风情独特,令人印象深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加茂具树身着蒙古袍高兴地说。在位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的山地草原腹地,日本专家学者观看顶碗舞、呼麦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深入领略蒙古族传统文化。

  7月28日,参访的日本专家学者在扎鲁特旗合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在扎鲁特旗版画院,日本专家学者纷纷驻足,观看版画刻制、拓印制作流程。版画艺术家安玉民介绍,扎鲁特版画运用“留黑”大面积阳刻等手法,写实、质朴、线条粗犷、艺术效果强烈。日中友好会馆会长,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说:“中日两国可以以艺术为纽带,进一步加深民间交往交流。”

  7月28日,在扎鲁特旗版画院,参访的日本专家学者观看版画作品。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努古斯台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片片樟子松映入眼帘。“以前是沙漠,现在竟有数百个湖泊?”日本中央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服部龙二惊讶道,“难以想象,短短二十多年间,科尔沁沙地竟变成了‘森林’。”

  日本东海大学健康学部教授堀真奈美对中国如何实现治沙奇迹感到好奇。科尔沁左翼后旗林业工作站朝克图向她介绍:“这里曾经是草原,因为过度放牧导致沙化严重,一度危及农牧民生产生活。经过努力,我们创新出一整套的科学治沙方法,通过浅埋滴灌技术,把苗木成活率从50%提高到90%,实现了绿进沙退。”

  回顾此次参访,宫本雄二说:“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日中友好会馆共同努力,成功创办了‘中日友好与人文交流’论坛这一平台,为未来交流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次参访的日方学者都很年轻,我相信,中日两国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更多更好地交流,中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也会越来越好。”(记者连振)

Top

1、谈恋爱、生子、开演唱会,法事明码标价:日本和尚有多猛?,日本和尚叫什么名字

2、国家防总针对江浙沪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浙江台风四级应急响应要求

3、知情人士解读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主要系外部商业环境变动,中国大陆苹果直营店计划开业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UWY/detail/zcsylx.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文抄公